一、事件概述
近日,湖北大学大一学生张钰臻失联多日引发众多关注。此前媒体报道,张钰臻自3月15日下午5时多离校后至今未归,其手机信号最后出现下午5时54分许,地点距离学校约一公里。
3月18日,张钰臻的衣物、背包及随身携带的钥匙等物品在鄢家湖岸边被环卫工人发现,并交给了武汉长江新区分局,随后这些物品被转交给湖北大学。警方已经找到了张钰臻的两部手机,但均已关机。
3月21日,湖北大学发布情况通报,3月14日离校出走的湖北大学阳逻校区大一学生张某某的遗体,已于21日凌晨在校外一水域中被发现。
二、舆情趋势
由上图趋势可以看出,有关“湖北大学一女生失联”的媒体舆情于03月20日15时达到最高峰,网民舆情于03月20日19时达到最高峰。
三、传播平台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湖北大学一女生失联”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短视频平台,相关舆情量,占总量的63.5%,其次为社交网络占23.9%,新闻APP占11.8%。
四、情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湖北大学一女生失联”事件公众的情感倾向主要集中在中性,这一比例高达58.2%。紧随其后的是负面舆情,占比29.3%。相比之下,正面舆情相对较少,仅占12.5%。整体来看,公众对于这一事件的情绪反应呈现出复杂性,既有关注和同情,也有对事件进展的不满和批评。
五、热词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湖北大学一女生失联”的话题提及频次较高的词语有“失联”、“湖北大学”、“女生”、“3月”、“学校”等。
六、网民情绪
通过对有关“湖北大学一女生失联”的网民言论进行情感倾向分析,大众情绪分布如下图:
七、媒体报道
媒体对此次事件的报道主要观点可归纳如下:
1.关注湖北大学女生失联事件
据新闻晨报、封面新闻、广州日报报道,湖北大学阳逻校区的19岁大一女生张钰臻自3月15日下午离开学校后失联,至今未归。张钰臻的母亲赵女士表示,警方通过监控录像发现张钰臻最后出现在校门外约一公里处,手机信号最后出现在下午5:54分。家属焦急万分,与警方合作展开搜寻,但至今未有明确线索。家属和警方均表示,没有迹象表明张钰臻有入住宾馆或打车的记录,且天气寒冷,她的下落不明令人担忧。目前,警方已经找到了她的两部手机,但均已关机,人仍未找到。此事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家属和警方正在全力搜寻中。
2.聚焦张钰臻失联后家属与警方的搜寻行动
据封面新闻、广州日报、齐鲁晚报报道,张钰臻失联后,其家属和警方迅速展开了搜寻行动。家属在得知消息后立即赶往湖北大学,并与警方合作。警方通过监控录像追踪到张钰臻最后离开校门的时间和地点,并发现她的手机信号最后出现的位置。此外,警方还利用警犬等手段在鄢家湖附近进行搜寻。家属表示,张钰臻的衣服、背包以及随身携带的钥匙等在鄢家湖岸边被环卫工人发现,这使得搜寻重点转向了鄢家湖。目前,搜救人员仍在鄢家湖进行打捞搜寻,家属和警方均在积极寻找张钰臻的下落。
3.讨论湖北大学女生失联事件中的学校责任
据广州日报、齐鲁晚报、四川观察报道,张钰臻失联事件中,家属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质疑。张钰臻的姐姐张女士表示,校方在妹妹失联3天后才将情况告知家属,对此,家属认为校方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张女士指出,直至3月18日晚,辅导员才告诉他们“联系不到张钰臻了,你们家属也帮忙找找”,此外再无其他行动。张女士还提到,张钰臻平时与舍友关系不太融洽,基本上早出晚归,平日里经常呆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家属希望通过媒体的传播,让更多的社会人士帮助寻找女儿,同时也对学校的管理提出了质疑。
4.关注湖北大学失联女生随身物品被发现的情况
据齐鲁晚报、四川观察、羊城晚报报道,张钰臻失联后,其随身物品在鄢家湖岸边被环卫工人发现。这些物品包括张钰臻的衣服、背包以及随身携带的钥匙等,这些发现为搜寻工作提供了新线索。家属和警方基本确定张钰臻可能在鄢家湖中,因此搜救工作主要集中在该区域。这些发现使得家属和警方的搜寻行动更加紧迫,同时也增加了社会对这一事件的关注。
5.聚焦警方搜寻湖北大学失联女生的进展
据羊城晚报、新黄河、新华日报报道,警方在搜寻湖北大学失联女生张钰臻的过程中,已经找到了她的两部手机,但均已关机,人仍未找到。警方表示正在利用各种手段进行搜寻,并呼吁市民提供任何可能的线索。同时,警方对一名老人进行了笔录,该老人称在鄢家湖边捡到了张钰臻的手机,并打算拿去刷机时被警方找到。这些信息显示警方正在积极调查此案,并利用技术手段寻找失联女生的下落。
八、网民观点
1.对学校责任的质疑与讨论
部分网民认为学校在学生管理上存在疏忽,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尤其是在学生心理健康和安全保障方面。他们指出,学校应当加强对学生的关怀和监管,避免类似事件的发生。同时,也有观点认为大学生作为成年人,应当具备自我管理的能力,学校不可能无时无刻监管每一个学生,因此责任不应完全归咎于学校。
2.对家属行为的评价
一些网民对家属的行为表示质疑,认为家属在寻找失踪学生的过程中,过于情绪化,甚至无差别攻击学校和室友,这种行为不仅无助于寻找学生,反而可能引起公众的反感。他们建议家属保持冷静,集中精力寻找失踪学生,而不是将矛头指向他人。
3.对网络舆论和谣言的担忧
部分网民担忧网络上的舆论和谣言可能会对事件的真相造成干扰,他们呼吁公众不要轻信未经证实的信息,避免传播不实言论。同时,也有观点认为,网络上的一些言论可能会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应当谨慎发言。
4.对失踪学生安全的关切
许多网民表达了对失踪学生安全的关切,希望她能够尽快被找到,平安无事。他们认为,当前最重要的事情是集中资源和精力寻找失踪学生,而不是纠结于责任归属。
5.对事件处理方式的建议
一些网民提出了对事件处理方式的建议,比如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改进学校的管理制度,以及提高家长和学生之间的沟通等。他们认为,通过这些措施可以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保护学生的安全。
九、热门文章
上述报告,为“鹰眼早报告”人工智能编写。若需要查看更多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分析研判报告,可申请免费试用蚁坊软件的AI智能舆情分析报告工具。(舆情分析报告自动生成工具免费试用入口>>>)
相关阅读推荐:舆情简评|安徽一女子疑因被拔错牙后坠楼身亡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