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签:老年人;短视频;假靳东事件;信息辨别;代际间信息鸿沟;网络关注度;传播特点;舆论聚焦
(图源:央视网视频截图)
事件简介:
最近,江西赣江61岁的黄女士,在短视频平台上因迷恋假冒的影视明星靳东而与老公吵闹,为了短视频中假冒的靳东不惜与老公分房睡甚至要离家出走。黄女士之所以对短视频中的靳东如此迷恋,是因为假靳东在短视频中向全中国人宣布了喜欢她,并给她五六十万买房子,后来经证实黄女士在短视频中看到的靳东是假冒的。假靳东事件在网络上被广为传播,引发了大量网友的积极讨论。在假靳东事件在网络中的传播逐渐平息之时,人民日报旗下平台@侠客岛 发布了一篇题为《【岛妹说】沉迷短视频的爸妈们》的文章,在网络空间内得到了大量的阅读和转评,并引发了关于“老年人为何沉迷于短视频”的话题讨论。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这一现象不仅得到了强烈的舆论共鸣,而且产生了多元的相关解读。
研究概述:
短视频在当下网络环境中已经是一种极其普遍的内容传播形式,短视频这种传播形式容易让人上瘾并且不自觉地沉浸其中。随着智能手机的不断普及,老年人也渐渐成为庞大的用户群体,短视频基于操作观看门槛低、自身相对有趣通俗等特点,吸引了大量老年人的观看,甚至会沉迷其中。随着老年人对短视频的依赖程度不断提高,在现实生活中也因此出现了不少负面问题。本文以老人沉迷于短视频为研究出发点,通过分析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这一现象在网络环境中的关注度、各传播主体对于该现象的深度分析以及衍生讨论、网络舆论的多角度聚焦等问题,从网络舆论的视角唤起社会对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的重视,提高老年人对短视频信息的真伪辨别能力,利用舆论压力来强化短视频平台对各种不良信息的及时监管等。以此尽可能的避免老年人因沉迷短视频而对自己或他人的现实生活造成负面影响。
一、假靳东事件及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相关信息网络关注度分析
1、假靳东事件引爆网络关注热度,传播周期绵长
近期围绕着老年人沉迷短视频而产生的信息量很多,直接原因是由假靳东事件所触发。假靳东事件最初是被江西二套特别策划的《幸福配方》这一节目所曝光,这期节目播出后被不少自媒体大V所关注,并且将其关键信息在各大网络平台上传播扩散,并获得强大的网络关注度。10月11日,该事件在网络空间内开始传播,其传播热度呈现不断上升的态势,这一期间“靳东的大妈粉有多疯狂”、“假靳东评论区让人好难过”等话题被创造,并成功的引发了网民的积极参与和关注。10月13日,@靳东工作室 发布了起诉假冒者的声明,真靳东工作室的回应将假靳东事件的网络关注度推向了高潮,并在10月13日当天达到了峰值,且关注度的数值极高。随后开始呈现下降的趋势,虽然有所下降,但是这期间网络上关于”“大妈们的‘东弟弟’”、“假冒明星在短视频中欺骗中老年人产业链”等信息层出不穷,这些信息在一定程度上维持了其相关热度,并为后期出现的关于对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的探讨提供了动力。总体来看,假靳东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周期较长,虽然舆情演化趋势相对简单,却形成了较多的讨论话题,而这些话题大多围绕着中老年人展开。
2、老年人沉迷短视频被广泛关注,网络讨论欲望凸显
10月21日,就在假靳东事件的传播热度基本消退之际,各大网络平台出现了关于“老年人为何沉迷于短视频”的讨论话题。这一话题是基于假靳东事件产生,具体的讨论中又有大量以假靳东事件为例子而产生的衍生内容。从其网络关注热度来看,该话题的网络关注热度明显低于假靳东事件,但是其总体的热度值来看并不低。除此之外,其网络关注热度的演化周期也有4天之久。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关于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这一现象较为普遍且出现了不少现实问题,这使得该话题在网络中存在很大的讨论空间。
二、假靳东事件及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相关信息传播特点分析
假靳东事件及老年人沉迷短视频在网络公共空间内得到了极大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积极参与的传播主体以及传播视角等都表现出一定的特点。基于假靳东事件以及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本节对其相关传播特点进行分析。
1、假靳东事件娱乐类博主活跃度高,中老年女性这一传播视角被突出
假靳东事件最初虽然是由一档电视节目所曝光,从节目定位看该节目的关注重心体现在夫妻关系的调节上。但是利用明星光环假冒靳东、六旬大妈让人啼笑皆非的痴迷行为、假靳东短视频评论区各种匪夷所思的大妈式评论等内容被自媒体博主所捕捉,这些自媒体博主大多为有强大粉丝基础的娱乐类博主,如@白桃乌龙冰冰茶 、@吃瓜君爆料 、@综艺奇葩酱 等,她们将其捕捉到的、具有吸引力的关键信息以及截图内容发布在网络中,并表现出较强的活跃度,最终产生了积极的传播效果。最初的网络传播效果体现出较强的娱乐性,这种奇葩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颠覆了大众的认知,因此搞笑性的调侃比较多。
随着该事件的传播广度进一步拓展,网络上不断出现了关于中老年大妈的精神空虚、情感孤独、爱与慰藉等内容,一时间中老年女性群体这一讨论视角被突出。除了中老年大妈的情感需求外,中老年大妈粉在网络短视频中的真伪信息的鉴别能力也被讨论,这些讨论围绕着中老年大妈对新媒体上的各类信息认知能力差、使用网络的能力也不强,因此才会陷入各种网络骗局。正是假靳东事件中出现了对于中老年大妈这一群体的集中讨论,虽然这些讨论中有不少刻意吸引关注度的引战言论,但是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于中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这一现象的关注潜力。
2、老年人沉迷短视频大V博主意见表达严肃,网民互动体现经历上的接近性
老年人为何沉迷于短视频这一话题的积极参与者大多为不同专业领域内较为严肃性的大V博主,除了@侠客岛 发布的那篇《【岛妹说】沉迷短视频的爸妈们》之外,@应旺 、@地瓜熊老六 等大V博主对这一问题不仅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而且发表了很多具有观点评论性的长篇意见。除此之外,移动内容平台趣头条联合澎湃新闻于10月23日发布了《2020年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报告中显示全国或有超过10万老人在手机网络上呈现极致孤独的生活状态,几乎全天候生活在移动网络上。手机已经成为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资讯、娱乐工具,其中资讯、小视频、小说、小游戏等功能缓解了老年人生活的孤独。这一报告进一步说明了当下不少老年人对网络严重依赖。这些传播主体对于老年人沉迷于网络及短视频这一社会现象总体上都抱有相对严肃性的分析态度。
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不少网友参与发表意见的积极性较高。他们从自身环境发出,暴露自己的爸妈、老年亲人以及邻居等日常沉迷于短视频的事实,这些老人不仅发布土味十足的短视频内容,而且还对短视频中的各种内容信任度极高,甚至还有不少老人陷入短视频的各种信息骗局的经历等。这些网民在参与传播的过程中体现出现实经历上的接近性,并得到了相互之间的积极互动和认同。
三、从假靳东事件到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网络舆论的多元聚焦
由假靳东事件引发对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的讨论,在较长周期内的讨论中也形成了一定的网络舆论,这些网络舆论的聚焦点总体来说是相对多元的,既有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的原因分析,也有对老年人过分沉迷于短视频造成现实影响的分析,还有呼吁对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给予重视和关注的内容。具体来看,这些网络舆论的多元聚焦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老年人为何沉迷于短视频的舆论解读
关于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的原因,早在假靳东事件时不少网友就有了一些探讨,当时主要集中在中老年大妈的情感空虚这一方面。在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话题出现后,围绕着老年人为何沉迷于短视频产生了非常多的讨论言论。总体归纳可以分为内在视角和外在视角两大方面。
内在视角主要是指老年人自身的原因。首先是老年人的情感孤独,尤其是老年女性的情感孤独。不少网友认为中老年女性情感孤独主要是来自于前半生为家庭、为老公、为孩子操持半生,作为处理家庭琐事的奉献者,在精神上往往会相对空虚。因此才会在短视频这种带有强大互动功能的形式中寻求慰藉,展示自己。其次是老年人辨别信息真伪的媒介素养低,短视频往往会以通俗有趣的形式传播观点和知识,因此这些老年人喜欢对短视频中的内容盲目接收,并且具有高度的信任感,以修正自己对某些内容的错误认知或者填补自身对某些知识的空白。再者,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还与老年人较为清闲有关。有人提出了“无处安放的退休生活”的讨论话题,在这个话题中老年人因为比较清闲,再加上老年人受到网络中的各种新事物的诱惑,短视频这种这种短小且让人上瘾的传播特质,才会让清闲的老年人们沉迷其中。
外在视角主要是指外部因素诱导老年人沉迷其中。这一方面是由于老年人自身的弱点被短视频创作者所利用,投其所好来割老年人的韭菜。从网友对于老年人热衷的短视频内容类型的总结来看,鸡汤文、传统婚恋观、生活常识、养生健康等内容常常被老年人观看,另外廉价的产品推广、便宜打折的广告等也受到老年人的高度青睐。另一方面是因为当下的平台监管不严格导致。平台监管不严才导致老年人沉迷于那些低劣、无脑、反智的短视频内容。
2、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不良影响的舆论认同
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造成的现实影响也是舆论讨论的重点。大部分网友对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会产生很多负面影响表达了高度的认同。从网络情感分布中也可以看出,绝大部分网友对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产生了比较负面的情绪表达。他们的负面情绪的表达主要集中在沉迷于短视频会使老年人眼脑健康造成伤害、老年人被洗脑上当受骗、家庭关系疏离。除了这三方面不良影响,还有不少网友提到了价值观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有些老年人一些传统的观点尤其是婚恋、家庭教育等观点在短视频的互动过程中得以高强度的释放,这些观点往往带有相对绝对和偏激,进而造成了其他群体的抨击和不满。而这些冲突会在网络中被不断放大,进而激化不同群体之间的矛盾。这种负面影响或许并不是回避老年人与其他群体之间观点的差异性,而是在于这种差异性不是通过相对理性、温和的方式表现出来,最后演化为相互之间对某些问题的观点形成矛盾鸿沟。
3、加强重视对老年人沉迷短视频这一现象的舆论呼吁
网络舆论除了聚焦于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的原因和危害之外,还形成了对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给予高度重视的舆论呼吁。这种舆论呼吁的形成更多的来自于新闻媒体,不少媒体发表了相关的新闻评论。如新华社发表的《莫让老年人沉溺“问题短视频”成无解难题》得到了一些媒体的转发和传播,同时被不少网友认同和点赞。总体来看这些舆论认为对该问题加强重视的主体分为多方面的,家庭亲情的关照、社会相关方面提供更多可以面对面交流的场所、平台加强监管、传播更多高质量、权威性高的短视频内容等。这些舆论呼吁总体上来说并没有在网络环境中形成较强的舆论力量,除了媒体基于社会责任进行的舆论呼吁外,在民间舆论场的呼吁也大多局限在对短视频平台监管不力的不满。因此,加强重视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这一现象并形成较强的舆论合力,还需更多的传播主体及普通网民们积极的参与倡导。
四、从假靳东事件到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现象的总结思考
假靳东事件将社会舆论中数量庞大的特殊群体——中老年女性推到了风口浪尖,并在短时间内引申出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这一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成为舆论话题的显性问题。诚然,形态各异的短视频在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排解孤独情绪、弥合代际信息鸿沟等方面发挥着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充斥着劣质甚至虚假诈骗内容的短视频所带来的巨大隐患更应当值得我们警惕。为防止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现象发展到不可控制的地步,就需要主流专业媒体的正向引导、老年人身边群体的主动介入以及政府、平台的多方努力。
1、主流媒体践行专业主义精神,为老年人的理性建构提供事实基础
传统媒体时代,电视、报纸、报刊所报道刊载的消息成为老年人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并且深受信任,但在新媒体尤其是短视频如此发达的当下,主流媒体的反应往往慢了半拍,入驻短视频平台时间总体上较短,其目的多是为了迎合年轻人的需要。在此意义上,无论是从受众面的角度,还是专业性内容制作的角度,老年人都变成了短视频平台上受到忽略的一大群体。短视频平台的发展加剧了老年人的风险性,降低了老年人生活的健康度,这就需要主流媒体通过专业报道,加强防止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的议题设置,触及到老年人的情感需求,为其构建起理性认知提供事实基础。
一方面,主流媒体注重收集老年人沉迷于短视频的负面案例进行集中性报道,从情理法的角度出发深度调查和判断。假靳东事件的受害者除了江西赣江61岁的黄女士,还有26岁丧夫36岁再嫁遭背叛48岁苦等靳东的苏丽梅,主流媒体对这些悲剧性事件的集中传播能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另一方面,主流媒体在老年人沉迷短视频的报道上注重不同群体之间的对话,平衡呈现各方观点。从当前媒体评论性报道来看,老年人沉迷短视频折射出的是代际间信息鸿沟,即子女对于父母难以辨别信息真伪的担忧。这与舆论场上普遍认同的老年人沉迷短视频会带来负面影响相一致,老年人的失声加深了双方的对立。
2、多种手段治理短视频乱象,防老年人沉迷亟需社会合力
短视频准入门槛的降低使得部分自媒体丧失基本底线,加之与文字、图片相比,短视频“有画面有真相”本身颇具迷惑性,信息真假难辨。部分自媒体瞄准老年人市场,用粗制滥造的内容获取信任达到或是流量至上甚至诈骗等不良目的。因此,采取多种手段打击乱象,防止老年人沉迷短视频亟需社会多方合力。
首先,伴随着老年网红在短视频平台上的迅速崛起,发挥老年意见领袖的积极作用或可值得尝试,毕竟同龄人之间的信任感更容易被建立。部分老年人曾经为社会作出过极大的贡献,有着丰富的人生经历,通过平台算法将这一部分作为老年网红进行推荐,能够更好地吸引同龄人的目光,用优质内容打造老年人群体社交圈。其次,老年人身边群体包括子女、老伴和朋友等协助老年人迈过“信息鸿沟”。针对防不胜防的劣质短视频,在老年人难以辨别的情况下,需要子女等身边人加强沟通和交流,及时科普毒鸡汤、谣言、诈骗内容的特性,提高老年人接触社交网络的警惕性。最后,明确短视频平台的权利和责任,加强行业自律,提高准入门槛。对于子女无法时刻陪伴的老年人而言,平台权责是最后一道防线,建立预警提示、负面清单、举报系统等措施及时挽救受害者,带动短视频行业走向健康有序的发展阶段,这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