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中午,深圳赛格大厦楼内租户称感觉大楼明显晃动,大楼管理人员迅速有序的组织了楼内人员撤离,由于晃动原因不明,该消息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据悉,赛格大厦是深圳市跨世纪的标志性建筑以及整个华强北商区的招牌与支柱,总建筑层79层。耸入云端的大厦左右摇摆晃动的信息在网络上传播后引发民众的热烈讨论,相关话题热度也不断上升。从舆论传播的角度分析,这类突发事件在网络上是如何传播,网民的情绪和意见反馈如何?
一、赛格大厦事件舆情热度演化分析
自5月18日以来网络舆情热度呈现,关于该事件的舆情信息量经过了迅速上升阶段,舆情回落后事件讨论热度反复发酵,基于公众对事件关注监督下形成了较长的舆情长尾效应。以下进行具体分析:
第一阶段:赛格大厦晃动下形成的网络恐慌情绪促使讨论热度急剧攀升。从5月18日的舆情发酵来看,讨论热度几乎是呈直线上升阶段。这一阶段传播主体主要由网民和部分自媒体大V构成,通过视频及图文第一时间抢占话题头条,发布赛格大厦晃动相关信息。从视频中来看,摇摇欲坠的赛格大厦与被吓得四处流窜的工作人员刺激网民产生了恐慌情绪自发进行转载传播,网络环境中关于晃动的猜疑言论众多,比如工程自身问题,风力共振等影响...同时迫切希望了解网络流传信息真伪及官方说法,促使舆情热度在短短几个小时内迅速爆发。
第二阶段:多部门及时回应安抚公众情绪。晃动事件发生后,当地相关职能部门迅速组织专家调查事故原因,及时披露检查结果,大楼周边场地未见地面开裂情况,未见幕墙板块脱落损坏。应急管理局,住建部门的迅速介入有效的安抚了公众情绪,可以看出舆情较当日已经明显降温。
第三阶段:大厦晃动原因不明拉长舆情周期,催生次生舆情。对于大厦晃动的原因迟迟没有明确公布,坊间猜疑声音仍未消退,可以看出自事件发生一周后形成了较长的舆情讨论周期。随着自媒体时代到来,关于该事件的无数碎片化内容汇聚成一条舆情长尾。一方面,网民关注信息进展的同时对大厦晃动原因进而产生众多主观猜测性言论。另一方面,围绕大厦工程建造历史、问责程序及大厦内员工安抚措施、商家业务处置等问题产生了众多次生舆情。比如其中争议较大的事件之一,有网友扒出一篇20年前研究赛格大厦的硕士论文,其中就曾提及楼顶天线震荡、边施工边改设计等问题的“神预测”强化了部分网友主观上归因于工程缺乏阻尼器等问题,后续论文作者及导师回应“缺乏研究”等分散了部分网民注意力。
二、相关信息传播渠道及类型
对网络信息进行聚类分析,46%的讨论信息来自于网络社交平台,#深圳华强北赛格大楼#、#深圳赛格大厦初步检测情况#等话题信息发布吸引网民互动。新闻客户端等传播渠道占比26%,主要是腾讯新闻、搜狐新闻等APP传播量较大。新闻网站信息发布主要以报道赛格大厦晃动最新进展为主。另外微信公众号在其中也承担了部分资讯传播,比如《三个原因!70层高楼摇晃,初步调查结果来了》、《官方证实!封楼!》等文章经过了几百个网站转载,为事件传播扩散影响力。
三、舆情传播特点及思考
1、公众信息获取不明朗下议题发散性明显
在舆情发酵初期,由于对于该大厦的信息了解甚少,这类只在电影中看到过的大片场景迅速冲击公众认知。同时在信息渴求影响下,仅仅凭借网络不知名来源图片和视频的传播影响下容易产生片面武断、揣测性,甚至盲目传播恐慌的网络言论。尤其是涉及群体的利益,极易激起大规模讨论热潮及发散性言论。比如网民会自发对比代入此前韩国三丰百货倒塌事故反面案例,进而产生恐慌及担忧情绪,担心殃及周边建筑以及呼吁当地部门加强安全检查工作。还有部分言论则开始猜测晃动原因,比如地下商业街修建、豆腐渣工程,甚至出现挖比特币、楼市不稳信号等调侃性言论。
2、情绪化倾向易指向当地责任部门
其次是部分网友基于情绪化表达将矛头指向当地利益相关方及责任职能部门,比如公权力大、质检以及当地住建部门等。进而衍生豆腐渣工程等网络舆情最易聚焦的敏感话题。目前赛格大厦各项监测、检测和鉴定工作正在加快推进当中,但是检测结果未由官方渠道公布,舆论非议仍然大量存在。但同时大厦晃动原因未经官方公布,部分博主言论趋于理性,自发主张不信谣不传谣,促进了舆情向良性化方向转化。
针对此类突发性、可能导致民众利益受损的事件,舆情往往容易朝着极端化情绪化方向发展,再加上部分博主揣测性言论一传十,十传百的转载,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容易真伪难辨。对此,一方面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发声安抚公众情绪,避免谣言的进一步传播。第二在事实真相未公布之前,建立起完善的舆情应对机制避免次生舆情发酵,借助舆情监测工具如鹰眼速读网等及时关注网络信息动态,全面把握实情。第三,规范信息发布渠道,积极进行信息公开,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支撑与畅通的民意互动才能有效缓解公众紧张担忧情绪。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