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签:985废物引进计划;小镇做题家;98five;985five;985废柴,媒体报道;公众舆论
(图源来自豆瓣小组截图)
简介:2020年5月10日,豆瓣上一个名为985废物引进计划的小组成立。该小组的简介为“985、211失学失业者的新校园,分享失败故事,讨论如何脱困”。截止目前该小组成立已有三个月,短短三个月的时间内,该小组已经吸引95000多名成员加入。而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的成立和发展,也带出了意指“出身小城镇,埋头苦读,擅长应试,但缺乏一定视野和资源的青年学子”这一带有强烈自嘲意味的话题——小镇做题家。随着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的壮大,吸引了一些媒体的关注和报道,由此进入大众视野并引发热议。
本文依托于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的数据来源,基于985废物引进计划、小镇做题家等相关信息在网络上的传播现状,通过分析这些信息传播主体下的传播视角,来研究这些传播视角下形成的网络舆论,以此来看网络舆论下的985废物引进计划、小镇做题家呈现出哪些内容,这些舆论内容是否与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本身讨论的内容存在偏差;是否具备更为积极的讨论价值等。在此基础上对这一问题下的舆论呈现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985废物引进计划作为一种现象成为网络中持续的存在
自985废物引进计划豆瓣小组于5月10日创建,它的相关信息就开始在网络上传播。通过对6月份至今两个多月的网络传播数据监测发现985废物引进计划相关信息的网络传播热度一直存在,并呈现出起伏不断、时高时低的热度趋势变化。从这些趋势的变化来看,985废物引进计划以及衍生出来的小镇做题家等信息较为繁复,就这些信息具体内容来看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985废物引进计划、小镇做题家这些话题本身的,如媒体对于这些话题进行的介绍性简短报道、深度报道、新闻评论等,以及媒体这些报道内容下引发的网民的互动参与;另一类是夹杂在某些具体事件的传播过程中,这些具体事件或多或少的与这一话题有所关联,如高校教育、高校生求职、学历问题等。关于985废物引进计划等这些话题内容不时被提及,成为散落在网络空间内持续性的存在。
源起于豆瓣小组的985废物引进计划,最初是一种社群建立行为,目的是搭建起带有相似境遇的人们之间的交流空间。但是当它被各大传播主体关注并进入到网络公共空间内,985废物引进计划俨然被当作成一种现象化的东西看待。之所以称985废物引进计划变成一种现象化的内容,主要源于以下几方面:第一,985废物引进计划相关话题在网络空间内连续性的存在,且与频发的某些事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而这些事件每每发生这一话题都会被触发,成为这些具体事件网络评论中用来或反驳、或佐证、或讽刺的语料资源;第二,985废物引进计划及其相关话题具有深刻而复杂的社会矛盾背景,它涉及教育问题、社会价值观功利化期待、高消费负担的跨地域迁徙、社会阶层鸿沟、内卷化严重等社会问题;第三,985废物引进计划及其相关话题涉及青年人多种个人化的内在剖析共鸣,比如性格反思、人生追求的价值所在、个人努力程度等等。由此可见,985废物引进计划它本来就是一个树洞式抱团取暖的讨论小组,进入网络公共空间后它背后的主客观原因成为了各大传播主体传播的焦点内容,进而使其演化成了一种具有极具话题的社会现象。
二、媒体视角下的985废物引进计划
1、新闻媒体的报道角度和导向
985废物引进计划及其衍生话题进入大众视野最主要的推动力来自于新闻媒体和部分自媒体大V。新闻媒体的相关报道从内容上大体分为人物故事性报道、深度报道、积极性的新闻评论等。从人物故事性的报道来看,这些故事主角成功于高考、沉寂于大学、失意于步入社会,然后进入人生的重新思考阶段。如澎湃新闻的《“985废物引进计划”,了解一下》就是以这样的形式撰写的一篇文章。从深度报道类的新闻来看,大多从其背后的社会原因、当下高校教育的相关数据、对比或引申到其他国家的现状等。如中国青年报的《“小镇做题家”跌入了沉迷学霸人设的陷阱》、界面新闻的《“小镇做题家”背后的世界:出身小镇的985大学生为何自嘲废物?》、澎湃新闻的《谁是小镇做题家》等;从积极性的新闻评论来看,这类新闻的数量最多,它们大多为从现象概述出发,最后落脚到对这群人心态调整上,基调多为积极向上的。如光明日报的《把自信握在手上,“小镇做题家”》《985毕业自称“废物”?小镇做题家不能自丧应该自警》、半月谈的《反思“985废物”:愿你我一身韧性,可“佛”可“刚”!》、中国青年报的《“985废物”只是自嘲,没有理由自暴自弃》、新京报的《“985”中没有“废物”,只有心态需调适的“人才”》、南方周末的《“小镇做题家”是“985废物”?太妄自菲薄了》等。总体来看,新闻媒体在关于985废物引进计划及小镇做题家等新闻报道,并没有过多的赋予其悲情色彩,立足于现状的讨论进而给予探寻出路的心态性引导。
2、自媒体涌入下的多重解读
除了新闻媒体对985废物引进计划相关话题的新闻报道之外,自媒体也表现出强烈的积极性,纷纷涌入对相关话题的多重解读。最初自媒体的传播内容多以将985废物引进计划抛出来,其内容有一定的灰暗无奈的底色。其中影响力最大的就是真实故事计划公众号发的一篇名为《小镇做题家:一个211高校学生的命运陷阱》,从标题上看就暗含一定的无奈嘲讽的意味,其内容讲述了一个考入211高校化名叫赵韦的人从高中到大学再到进入社会的故事。这篇文章在网络上得到了较大的传播,引来了更多人的关注。随着关注的人越来越多,对这篇文章的评价也越来越多,有人认同、有人感动,也有人质疑文章的意义,甚至有人指出这是《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的续篇,怀疑其目的就是企图制造网络爆款自媒体文章。除了这篇文章之外,社会学了没也发了一篇名为《985废物,一个名为“优秀”的命运陷阱》也受到了广泛的转载和传播,这篇文章与上篇不同,其内容主要是讲述了这群头顶光环的名校生面临的现状以及造成这些现状的社会性因素。除此之外关于985废物和小镇做题家产生最大的原因是出生寒门、985废物慌了、985废物的焦虑感等这类的自媒体文章充斥在网络上。
除了上述类型的文章之外,还有很多自媒体文章是将当下发生的事件与985废物和小镇做题家联系起来,比如与优秀硕士自杀只因是小镇做题家、钟同学报北大考古系引争议:小镇做题家的梦想与现实、清华学生回老家当老师、硕士毕业做月嫂等,其中有些文章为了制造焦虑而利用其中牵连的逻辑联系,博取大家的关注度。
另外,还有一些自媒体文章从学历是否有用、读书无用论、985废物源自于应试教育背后的残酷、985废物不过是这群人线性竞争的执念、985废物下的阶级创伤等角度进行解读。当然还有部分文章是带有强烈的戏谑、讽刺色彩。纷繁多样的自媒体解读文章在网络环境中层出不穷、不断交织、引发认同和争议。
三、公众舆论视角下的985废物引进计划
自从大量关于985废物、小镇做题家的相关内容进入网络,这些内容便引发了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议论。从网络对985废物引进计划相关信息的整体情绪分布来看,正负面情绪都占据了一定的比例,且相差无几,除此之外中立情绪也占据了20% 的比例。对于985废物、小镇做题家这种负面性字眼,以及被媒体、自媒体从社会负面背景、身份焦虑等角度进行的传播解读,并没有给大众带来很强烈的负面情绪。这说明对于这个问题有影响力的传播主体对广大受众的注意力引导并没有起到很大的作用,某种程度上表现出一定的失效性。也可能是这些传播主体聚焦的内容与大众所期望得到的解读内容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可能是现在媒体、自媒体制造话题的套路受众那里得到一定程度的免疫。总之,网络舆论并没有与985废物及相关话题自带的负面色彩保持一致,而是呈现出多样的表现。具体表现概括如下:
1、985废物是一种特殊性问题还是普遍性问题
985废物、小镇做题家作为网络空间内新兴的关于教育身份光环陨落现象的代名词,他们火爆于网络被广为热议,被当作一个特殊性的问题去探讨其背后产生的原因,教育机制、阶层跨越、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内卷等这社会问题成为重要的归因要素。而学生个人视野不开阔、价值追求迷茫、适应社会能力差、心态失衡等也成为重要的个人原因。但是从网络舆论对此的表现来看,很多网友对此表示不以为然的态度,理由是这些背后原因普遍存在于社会上的很多问题。比如应试考试体制是中国很长时间以来普遍通用的人才选拔机制、阶层难跨越资源分配不均是当下的普遍表现、社会内卷也已经发展到卷一切的局面;而985高校学生从学校进入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和不如意,从某种程度上也是学生思维向社会思维难以转变导致,这是大部分学生都要经历的过程,不止985高校的学生,而涉及到人生价值追求、心态失衡这也都是每个人成长的必经之路。所以有些网友指出,他们经历的困境是绝大部分人都要经历的过程,唯一不同的就是他们头顶985的名校光环而已。因此,原本被当作一种特殊现象看待的985废物,其特殊性在部分网络舆论中得到解构,也由此印证了任何事物都是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
2、985废物不过是一种主观性感受
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的成立意在吸引那些在985、211高校读书且并没有发展很好的人,废物是他们给自己自嘲性的界定。但是废物本身没有统一的界定标准,而是一种基于自身现实状况的主观性感受。因此这群自称985废物的人对废物的态度与大众对废物的态度并不相通,这也就是为什么舆论会认为这群985废物有90%的人都比自己优秀,这群985废物不过是一群伪废物而已,进而产生了这群学生可能就是无病呻吟、闲的矫情等相关网络言论。985废物是一种主观性感受的另一个表现在于人生价值方向,部分自称985废物的人其失败经历大多在于追求那种被现实所倡导的更有前途的工作、更多的钱、更大平台。对于人生价值追求的单一界定却被舆论所诟病,这部分舆论表现为“承认自己就是个普通人是走出废物陷阱的第一步”、“适合自己的才是做好的”、“开心快乐是重要的人生追求”、“不以社会功利化追求为标准也许是不错的人选择”等。因此,这群自称985废物对于废物一词的主观性感受,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不符合大众对于“废”的程度的界定,也并不契合那类倡导人生价值追求多元化的网络舆论。
3、985废物引进计划小组积极力量被舆论忽视
不管是媒体报道还是公众评论,对985废物引进计划及小镇做题家等相关话题的讨论都是将其作为一种现象来分析的,并没有回归到豆瓣小组本身里面讨论的内容的多样性。这或许是由媒体对这个小组里面全面性的讨论内容进行选择性忽视,导致大众也对此产生了就媒体内容而争论的话语内容。但是从豆瓣上这个小组讨论的具体内容来看,985废物的丧情绪表达也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里面设有明确的吐槽经历、经验分享、打开记录、讨论咨询的分区,其中树洞式的抱团取暖、求学工作的经验借鉴、心态失衡后的自我和解、当下热点问题的看法、境遇不好下的彼此求助、甚至是娱乐分享等小组内容并没有被看到。这个小组中的希望、力量、温暖、包容等积极要素被忽略,进入到网络公共空间后反而变得单一而负面。因此,这原本就是一个相对私域的讨论小组,但是进入公共领域被公开随意评论后,这个小组已经变了样子,这可能并不符合这个小组建立的初心。这也是为什么在小组精华帖总吧规中明确禁止新闻相关人士私窥的重要原因。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些小组蕴藏的积极要素,远比媒体空洞的呼吁调整心态保持自信更有力量的多。
四、总结与反思
985废物引进计划从豆瓣上的一个小组变成了公共视野内大众知悉的话题,它被各种媒体不遗余力的挖掘、吸引大众的议论,在形成公众舆论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如部分传播主体用非全面辩证的视角对此进行窥视,企图制造话题传播焦虑;公众舆论对小组本身解读存在偏差等。但是也出现了一些较为理性的讨论内容,如各类媒体传播的负面内容的企图并没有被大众所顺应,反而对985废物看似特殊性的内容进行了解构,进而消解了其话题性。综观985废物引进计划及其小镇做题家等相关话题呈现在网络上的传播态势,我们或许可以发现,这些话题进入网络公共空间可能并没有什么非常积极的实际意义,对这群自称985废物的人也没有什么实际帮助,这不过是大多数青年所要面临的共同问题而已。或许985废物、小镇做题家这类词语放在更多领域内会变得越来越通用,最后也只不过变成了一个充满娱乐自嘲的网络流行梗而已。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