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9月05日 00时——2022年09月06日 10时)
一、舆情简述
5日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磨西镇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公里。截至当日23时40分,地震已造成46人遇难。另有16人失联,50人受伤。甘孜州救灾指挥部决定将州级地震应急响应调整为一级。(央视新闻、人民日报)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高度重视并作出重要指示,四川甘孜泸定县6.8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要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全力救援受灾群众,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要加强震情监测,防范发生次生灾害,妥善做好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等工作。请应急管理部等部门派工作组前往四川指导抗震救灾工作,解放军和武警部队要积极配合地方开展工作,尽最大努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出批示,要求抓紧核实灾情,全力抢险救援和救治伤员,注意防范滑坡、泥石流等次生灾害,妥善安置受灾群众,尽快抢修受损的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有关部门要对地方抗震救灾加强指导和支持。
根据习近平指示和李克强要求,应急管理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卫生健康委等部门已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指导救援救灾。四川省、甘孜州已组织救援力量开展救灾工作,并紧急调拨帐篷、棉被、折叠床等救灾物资运抵灾区。抗震救灾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进行。
二、趋势变化
在各大平台中,关于“四川泸定6.8级地震”相关新闻的传播、各方救援力量前往震中开展救援、各类捐助渠道及捐助信息、#地震男子高楼跳伞逃生##成都某小区大楼被震歪#等关于地震相关谣言等不断传播扩散。
根据舆情数据监测平台蚁坊鹰眼速读网系统的分析来看,从9月5日0时至9月6日10时,全网有关“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舆情信息量急速升高,网民参与相关话题的传播迅速增多,其舆情最高峰出现在9月5日17时。随着救援情况、受灾群众避险安置的不断跟进报道,以及有关谣言的及时澄清,网络热度不断下降。
三、媒体类型
从整体上看,有关“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舆情主要集中在"社交网络"平台(占比92.4%)。其次为“视频”平台(占4.1%)以及“新闻客户端”平台(占2%)。
四、网站来源
通过统计分析,有关“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舆情量主要来源于“抖音”网站(占2.8%)。其次为“今日头条”网站(占1.4%)和“西瓜视频”网站(占不足1%)。
五、热门文章
六、文章类型
监测时段内,全网有关“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信息内容主要以转发为主,占78.2%,其次为评论,占11.7%,原贴信息较少,占10.1%。
七、话题传播
从网络话题的传播情况进行分析,#地震瞬间老师扔下碗筷冲向午休孩子#、#泸定地震最新动态#、#泸定地震已致65人遇难#、#地震瞬间老师扔下碗筷冲向午休孩子#、#地震瞬间母亲用身体护住患病宝宝#、#财政紧急调拨1.5亿元支持四川抗震救灾##泸定地震46人遇难##地震造成中科院观测站垮塌1人遇难# 等话题登上各大平台热搜榜,引发舆论热议。
八、自然灾害舆情传播特点有哪些?
特点一:持续性强。一般像这类的自然灾害舆情,往往属于负面类,负面舆情的传播持续性会比一般的正面舆情要强。
特点二:复杂性。互联网时代,自然灾害舆情的传播途径丰富,其中也不乏一些不真实的信息的传播。
特点三:即时性。新媒体、自媒体等各类媒体平台为舆情传播提供了即时性,如自然灾害舆情可以在短时间内容传播至各大媒体平台。
九、如何做好灾害网络舆情监测?
方法一:人为追踪浏览
可以通过聘请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员,负责去各位网站、自媒体、新媒体等平台去搜集浏览有无所需关注的自然灾害舆情,实时关注去传播动态变化,及时反馈上报舆情。
方法二:搭建舆情监测平台
自动构建一套专门用于自然灾害舆情监测的大数据平台,通过这样的技术平台,自动去搜集监测所需关注的灾害网络舆情信息。
方法三:借助专业的舆情监测软件
借助专业的网络舆情监测系统辅助监测。如像蚁坊鹰眼速读网这类支持定义目标信息全网24小时监测,自动识别敏感负面消息,及时告警,报送舆情,生成舆情分析简报的舆情系统。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