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起舆情事件或者具有舆论影响力的某个热门话题,其传播过程必然表现出充满波折的趋向变化。舆情研判就是针对事件或话题从其酝酿形成、上升爆发到回落平息方面,研究分析热度走势、传播情况、网民反馈、涉事者回应、实情处理、舆情预测或预警等关键因素,从而进行风险排查、规避,为更好实现舆情应对提供强有力地支持。
舆情报告中,舆情研判如何落脚决定了分析研究的内容与方向,起到引领性和灵魂地位的重要作用。而受舆情回应、网民活跃性和传播者议程设置等的影响,舆情研判的维度多种多样。如果将舆情研判视角聚焦到回应者身上,那么舆情发生的背景、回应主体分类、回应具体内容、后续结果等都是舆情报告的重中之重,突出的是舆情处置风险,即是否会产生次生舆情、陷入塔西罗陷阱、造成舆情烂尾等等;如果舆情研判以网民为中心,网民评论、互动反馈、网民活跃性、讨论话题应在舆情报告中得以细化,考虑的是社会心理风险,包括非理性、群体极化、狂欢化、污名化等等;而如果将舆情研判侧重于新闻媒体的传播策略、社交媒体的传播方式、自媒体的传播秩序,那么舆情报告的核心则是剥离出个中复杂的网络传播现象作出解读,尤其是通过考察传播路径、传播者行为,关注到主要倾向和突出问题,防范化解诸如新闻反转、新闻误读、媒介审判、泛娱乐化、伦理失范方面存在的风险。
基于此,落实到操作层面,在将网络传播现象作为舆情报告重点内容进行分析时,首先要关注的是舆情事件特有的传播现象是什么—特别是某负功能传播现象出现的原因,其次针对各类网络传播现象带来的不良影响甚至重大危害提前预警,最后是综合评估网络传播现象并反思如何制定长效的应对策略。梳理近年来被舆论争议较大的网络舆情事件,我们总结出几种常见的网络传播现象,结合实例分析其在舆情工作中的实战应用,以便用于舆情报告写作参考。
一、后真相时代的新闻反转
新闻反转是指在互联网传播领域中,对同一事件的报道出现一次或多次显著变化甚至出现反向变化的现象。数字时代新闻环境的变化,导致新闻中混杂着各种各样的信息,虚实难分。由此,相关研究就与事实核查、虚假新闻、新闻纠偏联系起来。
典型的新闻反转案例频频见诸舆论场,网民几乎形成见怪不怪以至于戏谑其存在之势。伴随着新闻反转的常态化,不仅影响着媒体环境、社会及个人,同时也损害了媒体公信力。后真相时代,面对新闻反转的负面后果,媒体是应该求快还是求真、是理性还是感性,应该进行深思、选择和取舍。
鲍某明事件就是典型的例子。经网络媒体首发报道的《涉嫌性侵未成年女儿三年,揭开这位总裁父亲的画皮》一文引发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鲍某某成为了“板上钉钉”的坏人,遭到群攻,韩某某则是人畜无害的受害者,博得同情。但是后来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通告,鲍某某并没有涉嫌性侵。真相一出,众多网民惊呼事件反转。部分新闻媒体片面追求舆论轰动效应,枉顾事实偏信一方信源,造成新闻反转,如何从源头杜绝新闻反转现象值得思考。
二、炮制网络谣言搅动舆论场
在自媒体时代全面到来之前,网络谣言夹杂在重大社会事件当中,受制于传统媒体对社会舆论强大引导力以及有限的传播广度,并没有造成明显的社会危害和负面效果。技术的进步革新,为网络谣言的滋生提供了更广阔的温床。自媒体时代,网络谣言内容也推陈出新,演变成具体到个人相关事件,例如杭州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员事件,带有窥探隐私的特征。可以说,网络谣言逐渐由社会舆论构成部分变成了社会舆论的对象与主体。
杭州吴女士在取快递的过程中,超市老板郎某偷拍吴女士,并与何某编造聊天记录造谣吴女士出轨快递员,受害者吴女士被贴上社会性死亡的标签,最终激发起造谣维权及提高造谣成本的舆论普遍诉求。该事件详情可见《杭州女子被造谣出轨快递员事件》舆情报告。
三、信息噪音加重新闻误读
新闻误读是指传播者在解读新闻信息时对内容所指、内涵意义或传播者意图产生理解上的偏差,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噪音。造成新闻误读这一传播现象可能发生在信息发布者与传播者之间,被传播者有意为之。去年,天津大学“口服疫苗”曾遭媒体误读,而疫苗仅是研制成功,离上市还很远,最终效果如何需通过后续动物实验及人体实验才能证明,媒体在信息编码过程中导致事实偏差,是企图借助“新冠疫苗”博眼球的手段。
新闻误读也可能发生在传播者与受众之间,起因是受众主观上选择性理解。近日,商务部印发通知,提到“鼓励家庭根据需要储存一定数量的生活必需品,满足日常生活和突发情况需要”,网民产生联想,掀起囤货浪潮。对此,媒体发文《不要过度解读甚至误读储存一定生活必需品》,作进一步解释:“网友的密切关注可以理解,但如果因此过度脑补,累积焦虑,完全没有必要。通知的本意就是怕疫情散点突发让人们措手不及,大家想象力不要太丰富!”
为避免新闻误读现象,传播者应该从自身严谨性出发,切实满足公众对于真实性信息的渴求,在传播信息源头上做到实事求是;其次,公众与信源之间增加有效沟通途径,寻求直接对话机会,防止信息噪音的多级传播。
四、批评越界之媒介审判
媒介审判意指新闻媒介报道正在审理的案件时超越法律规定,影响审判独立和公正,侵犯人权的现象,这种现象多数是发生在刑事案件报道中。
在《黑龙江14岁女生弑母藏尸案》舆情报告中,我们提到,由于自媒体介入程度高于主流媒体,而主流媒体报道数量偏少且以传播警方通报和客观事实为主。相比传统媒体的报道,自媒体的文章“较软”,没有大量引用事实,而是从不同角度来表达对这个案件的看法,列出让人信服的种种可能和依据,使得人们相信真相就如推测的那样,“警惕你身边的天生犯罪者”、“恶魔不分年龄”等案件表态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合力,可能会对法院判决产生一定影响。
据此,媒体应坚持客观公正平衡报道,不能有所侧重,避免先入为主审判案件,更不能越过法律的界限,只有在一定范围内实施监督的权力,才能保持司法独立性。
五、恶意引战带节奏挑战媒介伦理
媒介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让公众接收到各种知识信息,另一方面又发展出一系列弊病,如网络霸凌、蹭热度、恶意引战、带节奏等等,带来传媒伦理的诸多挑战。
刚刚发生的“江西玛莎拉蒂女醉驾喊yuwei”事件即存在带节奏情况。一名驾驶玛莎拉蒂的女子(江西银行系统一名管理人员)因涉嫌醉驾被交警查获。但她却以各种理由拒不配合吹气检测,17分钟吹气66次,最后一次才成功。而且过程中,女子不断趾高气扬地对交警说:把“yuwei”叫过来,叫“yuwei”过来吧!随后,媒体聚光灯照在了“yuwei”身上,左右着公众看待这一事件的最初反应,将女司机具体酒驾事件划归到可能存在的不正当关系、权色交易,即便最后澄清“yuwei”与女司机并无关系,网民“一边倒”的刻板偏见却无法打破。
媒体在传递信息、提供娱乐之外,还有更为重要的伦理功能:引导价值观、纠正不良现象、协调社会关系。网络交往如此发达的当下,媒体如若失守,伦理失范问题将长期难以遏制。
六、大众传媒的泛娱乐化倾向
短视频平台“郭老师”掀起审丑的狂欢而被全网封禁、明星张哲瀚、吴亦凡、李云迪自身价值观扭曲被反噬接连塌房、各种无底线唯流量论的吃播大咖遭到打击,大众传媒展现的泛娱乐化内容使网民丧失独立思考、理性判断能力,阻碍公共领域话语空间的形成。
当前,通过制度层面打击泛娱乐化内容赖以生存的平台为解决负面倾向的主要手段。短视频平台、社交媒体平台上,一些娱乐化、低俗化信息大行其道,这就需要平台方加强监控处理力度。对于广大公众来说,亟需关注的是关乎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政治新闻、经济新闻以及民生新闻等等。因而,还需要不断扩大新闻宣传影响力,树立主流价值观的权威。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