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各大高校毕业生典礼正在如火如荼的开展,在新媒体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高校通过线上线下多渠道开放毕业典礼观看形式,与海内外学子共同见证毕业生青春风华。伴随着各大高校毕业典礼纷纷出圈,可以看出相关媒体视角在报道毕业典礼的焦点不同,网民讨论毕业典礼关注重点也不尽相同,相关话题中呈现出复杂的网民情绪反馈。以下简要对6月下旬部分高校毕业典礼舆情进行梳理分析~
一、毕业典礼相关网络信息动态
从近期与毕业典礼相关的网络信息发展趋势来看,毕业典礼相关信息与各大高校毕业典礼发布时间相关,基本集中在6月中下旬,高校多通过自身新媒体账号发布网络同步直播毕业典礼盛况,以及设置相关高校2021毕业典礼社交媒体话题吸引校友及学子互动,产生了较高的网络声量。除了高校自身影响力以外,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等媒体平台积极推动话题热度扩散也是促使毕业典礼相关舆情讨论度居高不下的原因之一。
二、多元视角报道毕业典礼网络话题
从相关网络话题及网民言论反馈来看,在围观高校毕业典礼直播网络氛围下,部分网友接受信息反馈的同时也容易受到舆论场中情绪感染,追忆青春,寄语对毕业学子美好祝福。如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典礼报道篇幅中提及的家国使命、清华研究生毕业典礼顶尖高校自带热搜体质,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从不同高校的毕业典礼的网络热词可以看出呈现出来的报道特色。
歌唱青春:青岛大学毕业典礼上毕业学子们快闪流行歌曲串烧表演,集体唱出了美好校园生活的缤纷和绚烂,在掀起现场歌唱浪潮的同时也感染了众多网友。同时北师大学子现场大合唱“起风了”也在网络上出圈,拉满了毕业典礼的氛围感与仪式感,歌唱青春,开启人生新征程,愿每个毕业生伴着歌声展翅翱翔,前途似锦。
感动励志:还有部分报道则聚焦毕业典礼上的优秀学子,比如西南大学邀请此前论文致谢走红博士黄国平进行演讲,此前这封致谢信已经在网络上引发过励志力量热潮,看哭了众多寒门求学子弟,在该次演讲中,黄国平寄语学子“命运的终点由我不由天”再次让众网友挥洒热泪,在舆论场中形成对毕业学子的正向激励力量,彰显勇敢拼搏精神,书写灿烂人生。在话题中还有很多视角转向遭受过生活苦难的学子,比如曾请求带母上学的残疾学生从清华毕业,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将回家乡直博,用所学的知识报效祖国和家乡。从这类正向亲情化报道中很容易形成舆论场中的感染激励效果,引发群众产生共鸣,刺激形成为新时代奋发图强的奋进力量。
无人机浪漫:苏州大学毕业典礼上400架无人机集群渐次升起,绘制出苏大标志性建筑,“前程如画 再见苏大”、“苏大荣光 由你来续”等毕业寄语,现场引发学生们欢呼、泪目。这份苏州大学的浪漫让网友高呼“有排面、热泪盈眶、后会有期。”
师生幽默互动:从相关话题中也可以看出,还有一部分毕业典礼报道则聚焦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在相对严肃、感伤的新闻中形成一种轻松幽默的效果。比如某高校毕业典礼遇大雨,校长寄语学子“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幽默致辞化解,烟台高校毕业典礼校长被抱转圈圈、吉林动画学院毕业典礼校长又被强吻...高校学子“突袭”校长的新闻让网友忍俊不禁,幽默之余也反映出当代学生对于高校与校长的热烈之情与亲切之感。
关于毕业典礼、青春等议题是舆论场中经久不衰的话题,每当毕业季都能在舆论场中与不同年龄层、不同群体产生情绪共鸣,给网民产生追忆青春,祝福毕业学子的温暖情怀,祝愿毕业的学子都有一个美好的锦绣未来!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