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黄山风景区发现了两种哺乳类新物种,被分别命名为“安徽麝鼩”和“黄山小麝鼩”。据相关科研人员介绍,两种麝鼩属物种采集于黄山风景区浮溪猴谷,麝鼩和刺猬、鼹鼠的亲缘关系比较近。该消息在网络上被媒体报道后,随即在网络上引发了大量关注。
关于安徽黄山发现两个哺乳类新物种的消息早在3月3日12:11就被@中国新闻网 所报道,紧接着在当天13:00开始,该消息的网络传播热度呈现陡然上升的趋势,在一个多小时内其传播热度达到峰值,并迅速占据了微博客等网络平台的热搜榜第一名。虽然在15:00——17:00期间网络传播热度处于下降趋势,但是总体来看,其传播热度仍旧相对较高,随后其传播热度逐渐消退。
3月3日恰逢世界野生动物日,在3月3日23:00左右世界野生动物日的话题再次带动了黄山发现两个哺乳类新物种的传播,因此出现了一个小的峰值。
从该消息的传播主体来看,@中国新闻网 的传播影响力最为广泛。通过对@中国新闻网 的相关博文分析来看,该消息的传播层级高达9层,传播影响人数达6191.71万人。
安徽黄山发现两个哺乳类新物种为何传播热度那么高?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该消息在网络上的传播热度很高。从网民参与讨论的内容来看该消息之所以呈现如此高的传播热度主要有两大原因。
1.形似老鼠的新物种不符合受众的心里期待
该消息之所以传播热度那么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新物种与老鼠看上去高度相似,不符合受众对新物种的心里期待。从网民参与讨论的内容来看,新物种看上去就是老鼠的讨论占比为62%。他们普遍认为“所谓的新物种看上去不就是老鼠嘛、不明白这新物种与老鼠有啥区别?”由此可见,在网民看来,新发现的物种并没有明确表现出新在何处。
2.疫情环境下产生的衍生话题
由于当下正处于病毒引发的疫情环境中,新动物物种的出现容易引发网民的联想。从网友的相关讨论来看,“病毒”、“野味”、“野生动物”等词语不断出现。由此可以看出,该消息在疫情环境下传播后容易触及到网民的敏感神经,因而衍生出这些讨论。一部分网民表示“我只关心这新物种身上有没有病毒、看完我整个人都不好了”;还有一部分网民表示“远离野味,珍爱生命”;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网友呼吁“希望人类学会与野生动物和平相处。
从黄山发现哺乳类新物种这则消息来看,虽然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但是能引发如此之高的网络传播热度, 迅速占据热搜榜首且在榜首保持较长的时间,并不完全是由对新物种的新奇性所决定的。对于疫情环境下网民对新物种的联想,媒体可展开更为详细的报道。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