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关于“人们越来越不信任专家”似乎已经达成了社会共识,有些专家甚至被称为“砖家”,其意义也从权威代表变成了贬义词。直至2020年春节期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全国性肆虐爆发,特别是1月20日钟南山院士“肯定存在人传人现象”一锤定音,在这之后,相关政策伴随着疫情变化进行了一步步调整。与此同时,社交网络环境当中,钟南山院士、李兰娟院士屡屡登上热搜,面对疫情的未知风险他们多次关键现身,不但起到了稳定人心的作用,也为重塑专家权威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专家权威的消解
在公众与专家之间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为主导的传播途径之下,人们习惯于优先利用信任度甄别信息以强化固有的价值观,进而推动现实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当专家观点迎合公众认知的时候即拥有了绝对话语权,反之则易陷入信任危机。
再者,对于作为信息传播过程中“二传手”的媒体来说,与专家合作可以实现一种双赢状态。专家或者具有一定身份地位的人物在某些重大新闻事件当中掌握着大量素材,媒体通过内容报道赋予了他们新闻话语权,同时还能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但这一不留神就会取得反效果,专家自身认知的局限以及或多或少存在的操纵手段,都会导致专家的权威和价值被严重消解。社交网络空间更是加剧了偶然性、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如同“你总能找到异见去攻击别人的观点或证明自己的观点”一样,专家或专家之间的前后矛盾和立场分歧在网络环境中更易被放大凸显。
2、民间舆论场的智慧
传统意义上的网络民意,往往是喧嚣混杂并充满着非理智和情绪化的。但当重大灾难事件来临的时候,网络又成为了传播信息、集中民智、凝聚力量的重要平台,这几天,一则“抗疫神对联”的广泛流传充分体现了民间舆论场的智慧。据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分析,@风息神泪 @我是落生 @不开心治愈所 等博主传播“上联:火神山,雷神山,钟南山,三山齐聚克难关。下联:国内捐,海外捐,李兰娟,众捐纷来达通途。横批:共渡难关”活跃度较高;@老爆科技 @品道在影响力方面排名靠前;从认证情况来看,活跃度、影响力TOP10均以个人认证博主为主。
1月28日,人民日报发布了一条微博,“钟南山:春节前我说过,请大家目前不要到处跑。现在我还是强调大家不要出行,特别是武汉一带的,这不仅仅是个人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事情。”在该博文下方,“听您的!”“钟南山让我动我再动!”“听专家教授的!”“钟南山不说动 我绝不动!”等评论获赞无数。同样地,李兰娟带领10人左右团队再次出征武汉的消息发出后,网友纷纷表示“国士无双”“李院士辛苦了”“国宝级的专家”……
不论是“抗疫神对联”还是网友评论,钟南山院士和李兰娟院士都以绝对权威的形象刻画在民众的心中,民间舆论场形成了一股积极向上的合力,在新型肺炎疫情下,信任重塑的可能性正在增强。
3、不确定性的减弱
疫情爆发过程,是信息空窗期和无序期必然存在的过程。若此时,专家权威能够出具承诺,提升社会战胜疫情的信心,将会最大限度满足公众对消除不确定性与缓解焦虑的需求。从目前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相关热搜不完全统计来看,一方面,专家与公众之间暗含着一种直接对话的机制,“示范”“说”“谈”“回应”“释疑”“提倡”拉近了心理距离,有效缓解公众的焦虑情绪;另一方面,对普遍关心的各方面事项如自行隔离、复工复学、疫情进展等,专家权威性的指导和解答消除了公众的疑虑。
纵使如此,这是否意味着专家权威的消解不复存在了?疫情爆发之际,我们可以看到,口罩、护目镜、药品的抢购风潮一波又一波的发生,只有当“沉默的大多数”的声音被倾听、被传播的时候,才能形成与之抗衡的力量。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