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行业的迅速崛起,促使了新媒体人才的需求呈现井喷状态,许多高校的新媒体运营课程也在与时俱进的进行改革。这不,河南某大学就因为《社会化媒体运营》课程的创新考核方式“以微信好友数算成绩”登上了热搜。截至目前,话题阅读2.7亿,讨论2.3万。
截图来自热搜神器
据梨视频消息,3月10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多名学生爆料在《社会化媒体运营》的课程中,任课老师要求学生加微信好友,并以新增好友人数为平时成绩,学生加到1001算及格,加到1667个才算满分。
这门课程的成绩判定有个不一般的名字——村队青年进省城计划。详情如下图:
从上图的具体考核详情来看,这份计划可以说很具体化了,既详细又形象,可见老师的确也是煞费苦心的。
然而,鉴于实现的难度,无数学生吐槽“ 一千多个夸张了吧,正常大学生哪里能加到一千多个? ”“好友加到快秃头”“非得加到1000以上才及格的话,那我宁愿挂科”......另有网友“幸灾乐祸”的调侃道“学校为你关上了及格的门,但为你打开了微商人生的窗”。
此事在网络上爆光后更是引起了民众热议,通过蚁坊软件全网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对“以微信好友数算成绩”的舆论热度进行分析发现,从13日的6时到19时是网友参与讨论的主要时段,其中舆论高峰是在当日的9时。
针对此事,河南财经大学传播学院教研室陈老师回应称,该课程是核心课程,并且这也是他们的基本技能。但也表示如果不想训练,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来调整成绩的计算方式。
截至目前,事件热度趋于平息。
对关注该事件的微博客群体进行分析,普通微博用户是主要声源,而@梨视频 、@头榜头条 、@热门话题探究 等资讯博主也有一定比例的参与,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带动了众多网民广泛参与这一话题的激烈讨论。
另外,知名自媒体@耿向顺 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赞同这种做法,我不太喜欢加陌生人,另外注册一个还差不多”,同时他向粉丝推广的包括新媒体运营:内容创作、平台维护、编辑排版、视频图片制作处理、数据分析、用户裂变等多个板块,以及短视频、小程序、图文、社群运营h5等多种玩法的“一套新媒体运营工具”很受欢迎。
通过舆情监测软件鹰击早发现对此事的网络情绪进行分析,67%的网友对此事持负面态度,主要表现为对“大学课程以微信好友数算成绩”的吐槽和质疑。19%的中立情绪主要来源于对完成任务的建议及介绍自己的微信好友数。另外,还有14%的网友对此事持正面态度,认为“这位老师还是很负责的”“人家这个课程用这个当作业合情合理,其实1000个好友其实不多”等。
舆论双方代表性观点整理如下:
支持方:
@蘇小yK多:老师不会为了坑学生去布置作业的。肯定是根据最近发展区原则去安排的啊。这个作业没有多大问题,对于学网媒的来说,人际交往不是基本功吗。
@颖ingying:这个专业的话很正常吧,算是一种锻炼吧,而且这只是平时作业,财大的期末总成绩的计算是平时成绩30%,期末成绩70%的比例算的,而且平时成绩还算出勤率等,这作业完成度在平时成绩的占比应该很小了,根本不可能影响是否挂科。
@刂酗酒佐证:正常大学生是不需要这些社交活动,但是这门社会媒体运行课程针对的的是网络与新媒体的学生,将来网媒学生也将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老师提前锻炼学生能力有错吗?
@中观拥军水肥:社会化媒体运营,想做好这类,还社恐,何苦学这个专业呢?
@亅打你灬:现在这个社会很多人就是断章取义,听风就是雨,你们没有身处其中,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希望你们能好好了解一下事实,不要被舆论左右,毕竟,有些媒体只是为了掀起舆论的高潮,脱离了客观事实。
反对方:
@fk-yr-opinion:一千多个夸张了吧。正常大学生哪里能加到一千多个。
@左烝民:微信只是社会化媒体之一吧,这种方式加的好友有运营价值吗?不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
@谦虚哥:纯扯,这种非学术课程得老师有成功案例才能教人吧。
@磁体蔬果里层库伦:老搞形式主义,加那么多人全在好友列表里躺尸,这样就社会化媒体运营了?怕是对社会化媒体有什么误解[挖鼻]
@梅淡雪:新增1001个算及格,1667个才满分,这是什么路数?难不成大学也要搞微商?
@格子z_ft:这和我们学姐的老师要求抖音直播多少多少人看才算合格一个性质。
毫无疑问,大学生在校期间除了注重理论学习之外,还要更加注重实践锻炼,只有将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为将来的就业做好准备。
而作为高校,也需要与时俱进,依据市场需求进行改革创新,至于如何塑造全新教学环境,设定教育模式,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等等,仍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