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网连年涨价、毛利率60%、大学生将知网告上法庭...
知网为何频频陷入质疑声?
翟天临一句“不知知网”激起千层浪,其学术不端饱受舆论声讨的同时,也顺带将知网的热度推向一个新高度。素来为社会提供知识信息资源的知网,在2月因为多例舆情事件风波不断。本文简要整理知网近期所发生的舆情事件,重点分析“知网收费”在全网引发的舆论争议。
一、舆情热度
(来源:鹰击早发现)
风波1:不断涨价,年收入近10亿
通过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对“知网话题”进行分析,知网先是被爆出年收入近10亿,利润丰厚的原因在于其高用户量和高市场占有率。然而对论文著作者的稿酬却主要以阅读卡的形式支付,其收费和支付是否合理,言论褒贬不一。
高校支付知网数据库商的访问服务是一笔高昂的费用,从下图的案例来看,知网任性涨价的新闻自2013年就开始不断爆出。
风波2:知网涉嫌垄断
无论是在校学生,还是研究人员,都免不了与知网打交道。由于缺乏竞争对手,知网有着近乎绝对的议价能力,#知网不断涨价被涉嫌垄断#也被推向话题的风口浪尖,据微博话题页显示,该话题阅读量超5000万,网民参与度颇高。
风波3:大学生诉知网胜诉
在网络争议不断的同时,线下某大学法学生在中国知网下载一篇7元的付费论文,却需先充值50元,遂将知网诉上法庭。该事件热度达到一个新高峰,网民对该大学生争取权益十分关注,更关心知网会如何改善自身服务。目前案件以大学生胜诉,知网将最低充值改为0.5元落槌定音。
二、网络热词
通过对近一月社交媒体上涉及“知网收费”言论进行聚类分析,“学术”、“垄断”、“稿酬”等热词出现频率较高。由此可见,知网作为人们使用频次最高的检索及下载资源的网站,在知识信息资源市场形成垄断地位,然而其定价也是水涨船高,引发网民热议。
三、传播平台分析
通过鹰眼速读网系统对话题的传播平台分析得知,关于“知网收费”的报道在全网不同平台都有分布报道。其中微博客类媒体因互动性强,信息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言论占比达到41%,而通过微信公众号传播的占比达16%。新闻及新闻客户端也占据一部分比例,“知网,知识不应变成高消费”一文受到诸多网友关注。
四、舆论倾向分析
由上图可知,除了@人民日报 、@头条新闻 等主流媒体的报道,在影响力排名中还出现了@传媒老跟班 等网络大V的身影,“知网收费”在一段时间内成为舆论场上的公共议题。
媒体观点:
@半月谈:【知网还要在垄断之路上狂奔多久?】知网的垄断是政府部门助力、历史形成的,且学术资源的集中统一管理能够提高使用效率,客观上具有一定合理性。但不管如何,垄断性产品实际上就是公共产品,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公益性质,绝不能为企业的一己私利,占了国家的便宜,又寒了学者的心。
@人民网:【知网垄断有错,但免费午餐没道理】对知网的批评,不能将收费理解为原罪,倒退回免费午餐有理的泥潭。质疑的矛头更应该是收费是否透明合理,以及是否存在垄断。而且退一步讲,即便有垄断,考虑到知网先行者的角色,也不该一棍子打死,不然中国的智力市场永远无法进入法治化发展的良性轨道。
网民观点:
网民观点中,以直接转发媒体报道及评论为主,原帖比例仅占12.4%。就“知网收费”的讨论中,负面情绪占比达到59.6%,主要是知网对作者支付稿酬不合理、对用户收费过高的观点。部分网友观点如下:
1、质疑知网知识垄断,收费不合理
@ALice梦游仙境奇遇:实在是太贵了,一家垄断!
@论文辅导员:知网上每一篇文章版权都是作者的,知网却向下载者收取每份7元费用,这不是巧取豪夺吗?国家建设它是为了学术进步,而不是为了谋求企业私利!
@啋吥紏:作者自己为了发表文章少则几百多则上千,费时费力,最后下载还要钱?
2、知识付费没毛病
@张宁1111111:知网可以便宜点但绝对不应该免费。
@_半岛没有铁盒_:并不应该,现在这个时代,应该为知识付费,但是知网这样垄断也是有点过了。
五、小结
知识付费能促进知识生产和创新,知网的“红”在于它拥有绝对的资源优势和庞大用户基数,适当的收费更能体现平台的价值。然而在前行道路上,知网似乎渐渐将“初心”抛弃,其自身存在的知识垄断和收费膨胀,不仅淡化了其公益属性,饱受舆论非议,更会抹黑这个资源共享平台,失去用户的信赖。如何改善收益分成机制,使平台进入良性轨道发展,依然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