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周内,市场监督管理与消费类领域发生了多起突发舆情事件,其中最为引人关注的是福州市晋安区60家问题餐饮店被“红牌罚下”、成都成华区3人在街头偷捞“地沟油”、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等用语。这些事件的不仅引发了公众对消费安全的高度关注,也揭示了消费领域的诸多问题。本文有将相关舆情事件进行了汇整,具体如下!
1.广西梧州市市场监管局开展美妆专项检查行动
概述:为保障广大消费者美妆产品使用安全,近日,广西梧州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美妆专项检查行动,对美妆市场进行全面“体检”,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2.福州市晋安区:60家问题餐饮店被“红牌罚下”
概述:日前,福州市晋安区市场监管局与抖音生活服务平台携手开展网络餐饮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双轨机制,对辖区内餐饮商户进行全面排查。
3.成都成华区回应3人在街头偷捞“地沟油”:将加强巡查力度
概述:3月23日凌晨1时许,成都市民陈先生和朋友结束聚餐,走到成华区东郊记忆附近时,偶遇了正掀起井盖捞地沟油的“三人组”,眼前的一幕伴随着刺鼻的臭味,让他直言“差点吐出来”。担心他们将打捞的废油回收加工后再流回餐饮店,陈先生拍下视频并向封面新闻反映,希望相关部门能展开调查。
4.食品安全新国标:禁止预包装食品使用“零添加”等用语
概述:3月27日,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50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和9项标准修改单。其中明确提出,不允许再使用“不添加”“零添加”等用语对食品配料进行特别强调。
5.四川眉山市市场监管局:对千禾味业抽查23批次,均符合国家标准
概述:3月23日晚间,四川省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近期,我局监测到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产品被媒体送检事件后,立即组织对该公司成品库房、商场超市在售的相关产品进行监督抽检,共计23批次。经检测,结果符合企业标示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 18186)。
6.浙江市场监管局通报19批次不合格食品:涉农兽药残留超标等
概述:近期,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抽检方便食品、饼干、速冻食品、薯类和膨化食品、蔬菜制品、水果制品、炒货食品及坚果制品、食糖、水产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糕点、餐饮食品、食用农产品等13类食品562批次样品。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检验和判定:抽样检验合格543批次、不合格19批次(见附件)。不合格项目涉及食品添加剂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更多市场监督管理舆情舆论信息查看,可申请免费试用舆情监测系统平台免费试用入口>>>)
相关阅读推荐:最近的市场监管网络舆情有哪些?舆情汇总周报(25.3.17-3.23)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