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签:以房养老 以房养老保险 以房养老扩围 养老政策 保险公司
(图片来源于腾讯房产网 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简介:2018年8月8日,银保监会公布《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决定将以房养老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通知出台后,关于“以房养老试点将扩至全国”的话题一直处于较高的讨论热度,相关舆情量在8月9日到达舆情最高峰。
2.1 传播趋势
由上图可以看出,在2018年8月8日至8月14日,关于“以房养老试点将扩至全国”的舆情一直备受关注,其中8月9日到达舆情最高峰,主要原因是银保监会在8月8日公布的《中国银保监会关于扩大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开展范围的通知》信息发酵,引起网民热议。
2.2 传播平台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以房养老试点将扩至全国”的舆情信息中,传播量位居首位的平台为微博。新闻网站和新闻客户端作为官方媒体的重要发声平台,分别成为传播量第二、第三的平台,其信息的准确度及可信度都较高。在此次事件传播过程中,微博以其互动性强、言论自由度较高、用户群体广泛等特点占据了第一舆论场,@北京人捍卫北京城、@盘子微谈等用户的博文受到网民广泛的转发和评论,为事件的迅速发酵提供了重要契机,但网民的观点多以消极言论为主,认为以房养老“不划算”“行不通”。而“搜狐网”“凤凰网”“新浪网”等新闻网站和新闻客户端积极引导了公众舆论,客观报道以房养老频频遇冷的现象及原因,正视公众质疑,并肯定了以房养老政策的前景,通过客观、真实、科学、准确的报道,引导社会思潮和舆论走向。
3.1 媒体报道分析
2018年8月8日至8月14日,通过对媒体关于“以房养老试点将扩至全国”的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可知其倾向性如下:
34%的媒体报道以房养老试点将扩至全国。《经济观察报》发文《以房养老试点4年推向全国 保险普及待政策支持》,文中表示以房养老试点4年后推向全国,文称:7月31日,银保监会向各保监局、各人身保险公司下发通知,为进一步深化商业养老保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传统养老方式形成有益补充,决定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
27%的媒体报道肯定以房养老政策前景。《成都商报》发文《以房养老试点遇冷,缘何还要全国推开?》,文中客观报道了以房养老试点遇冷的现象,但仍对政策前景给予肯定,文称:一则,以房养老本质上是商业性养老保险,对于社会养老保险是有效的补充,对于建立我国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所以尽管试点与预期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依然要继续这种金融创新。二则,以房养老是一座巨大的商业金矿,它是未来保险业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方向,随着时间推移,以房养老必将成为保险业务的一片蓝海。三是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还有可能减轻家庭养老负担及整个国家的养老负担。
19%的媒体报道探究以房养老频频遇冷原因。《南国早报》发文《‘以房养老’遇冷 不仅是因为观念陈旧》,文中表示以房养老频频遇冷,除观念原因外,还有制度、配套措施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文称:如果完全把“以房养老”的失败归咎于观念陈旧是不公平的。因为这里面虽然有观念陈旧的因素,但也有制度设计的缺陷,一些配套措施也有待完善。显然,在现阶段推行“以房养老”还不合时宜。养老的事情还得从长计议,另想办法。既然眼下“以房养老”是大多数人难以接受的,就应该等到合适的时机再推行。眼下还是多想想老人能够接受的方式。
15%的媒体报道呼吁正视以房养老质疑。《证券时报》发文《正视质疑 ‘以房养老’全面扩围可行且必要》,文中指出了目前大众对以房养老存在的质疑,并呼吁相关部门正视质疑和解决问题,文称:总体来看,目前对以房养老的担忧主要集中在法律政策不配套、传统观念难改变、政府监管协调能否跟上等。比如有观点将以房养老解读成政府在推卸应该承担的养老责任,也有观点认为无法理解房子不留给子女。而在人口增长拐点出现、房地产调控力度加大等背景下,担心未来房价下跌、房产变现难,成为金融机构对开办该项业务最大的顾虑。但是,这些并不是否定以房养老的理由,而恰恰是试点扩围所需要正视和探索解决的问题。
5%的媒体报道关注以房养老保险的推行范围、寿命多长可以拿回成本、国外的以房养老政策现状等。
3.2 网民话题分析
2018年8月8日至8月14日,网民关于“以房养老试点将扩至全国”的言论主要来自新浪微博。通过对这些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主题聚类分析,可知其倾向性如下:
40%的网民言论质疑以房养老实为政府“割韭菜”,有网民提出政府在推卸应该承担的养老责任。自己在高昂的房价压力下辛苦半辈子买到了一套房,但老了却要抵押出去,相当于自己一辈子什么都没有剩下。而自己平时所交的各种税费、养老保险金等理应换来政府对自己晚年的照顾。此外,潜在的房价波动风险、现金流动性风险、舆论及法律政策风险、房屋处分风险等也将给保险公司带来更大挑战,亟待政府给予更多关注和支持。
31%的网民言论认为以房养老不划算。部分网民经过简略计算后得出结论,以房养老是否靠谱主要看保险公司给出的房产估值,从而贷出相应的抵押款,老人每月拿到的钱需要抵消通货膨胀。还要考虑如果以后房子涨价了,升值这部分的价值如何计算,另外老人的寿命也是不确定的,不一定能拿回全部的抵押款,所以目前来看此项政策似乎有点不划算。
17%的网民言论担忧以房养老在中国行不通。根据中国的传统和国情,部分网民认为单从亲情上讲,就违背了中国传统“家”的定义,子女赡养老人,老人将房产留给子女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是天经地义的。此外,网民对以房养老的担忧还集中在法律政策不配套、政府监管协调能否跟上等。
9%的网民言论表示将保持观望状态。部分网民认为以房养老只是一种养老的方向,是个人的自由选择,没人强迫必须采取这种养老方式,因此可以继续观望。
此外,还有3%的其他网民言论,如担忧政策朝令夕改、不理解试点受冷但政府依然热推、认为这是养老政策的趋势等。
4.1 原创及转发分析
由上图可知,在网络平台关于“以房养老试点将扩至全国”的相关言论中,有10.5%的原帖,由原帖引发的转帖占44.3%,评论占45.2%,大量评论和转帖为话题增强了传播效果和影响力。
4.2 关注人群性质分析
由上图可知,网民言论主要来自微博的草根阶层(普通+达人),占88%。其余言论来自微博的认证用户群(名人+企业+媒体+团体+政府+网站+其他),共占12%。认证用户的言论又以名人微博最多,值得注意的是,有众多律师参与讨论,他们作为意见领袖发表了代表性的观点,在舆论场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其次是企业微博,房地产相关企业账号参与讨论较多,他们对舆论的发酵起到了推动作用。
4.3 社会情绪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全网有关“以房养老试点将扩至全国”的言论中,以负面言论居多,负面言论占比62.2%,网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质疑以房养老实为政府“割韭菜”、认为以房养老不划算等;中立言论占比26.8%,网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担忧以房养老在中国行不通、不理解试点受冷但政府依然热推等;正面言论占比11.0%,网民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非强制政策可保持观望状态、认为这是养老政策的趋势等。
4.4 地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北京网民有关“以房养老试点将扩至全国”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广东和上海。2014年7月,原保监会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正式开展第一批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试点。当试点范围扩大至全国的时候,作为第一批试点城市,网民对相关信息的关注度相对较高。并且“北上广”作为我国一线城市,经济发展迅速,人口众多,生活压力较大,人口老龄化问题及房价问题凸显,因此以房养老政策备受关注。
自2014年以房养老政策试行,到如今试点范围扩至全国,在长达四年的试点期内,国人对以房养老这一新型养老形式的接受度并不高,推出的保险产品也频频遇冷。有舆论观点将以房养老解读成政府在推卸应该承担的养老责任,也有观点认为无法理解房子不留给子女,甚至出现过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行骗的案例。同时,金融机构也担心未来房价下跌、房产变现难,导致开展该项业务时顾虑重重。毋庸讳言,在当前人口老龄化加剧、生活成本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养老问题无法回避。而从我国现有国情来看,将老年人住房反向抵押养老保险扩大到全国范围开展的确是一种解决养老问题的办法。但说易行难,以房养老政策继续推行,还有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以房养老扩围有待加强制度设计。以房养老在政策上涉及我国下一阶段需要改革、尚待突破的领域,比如国家支持以房养老的具体政策尚未出台,70年产权使用期限等问题依然存在等。推动以房养老扩围,除了自下而上的市场化运作、逐步发展,更需要将其纳入市场化改革顶层设计范畴,在法制保障、政策引导、市场配置、行业发展等方面加强规划和统筹协调。
其次有待发挥保险机制的重要作用。开展以房养老以及相关配套业务,是对现代保险所具备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辅助社会管理三大功能的综合运用,对我国保险业而言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激活“以房养老”保险市场,首先要将“以房养老”的服务模式标准化和精细化,提高其可信度;同时,做好信誉背书,有力保障老年人和保险机构的相关权益。
第三,需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以房养老涉及房产业主、房产中介、银行、保险公司、养老机构等多个市场主体和各有关方面的利益。由于老年房产业主在各市场主体中处于相对弱势的地位,在整个以房养老的服务安排中,既可能受到金融机构、房产中介不实承诺、夸大收益、隐瞒风险等不规范操作的误导,也可能受到养老机构、护理机构不完善、服务不到位以及遭遇不公平的待遇,甚至还出现过打着“以房养老”的旗号行骗的案例。这些问题,需要相关部门健全法律法规,加强市场监督,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防范行业风险。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蚁坊软件
鹰眼舆情观察室
2018年8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