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签:高考 深圳交警 理综单选题 作文题目 00后
(2018年高考网络配图)
简介:2018年6月7日,又一批新的学子走入考场,这是千禧一代的高考首战,社会各界人士对此投来了关注的目光。与高考相关的话题量在6月7日、6月8日这两天居高不下,和往年一样人们关注“高考语文作文”“学生考前突发状况”等话题,相关舆情量在6月7日达到顶峰。
1.1教育部直属高校新增专业
教育部直属高校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管理的一批高等学校,在提高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根据其新增专业名单,首先,可以窥见新增专业瞄准科技前沿,如同济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开设的智能制造工程、3D打印、网络空间安全专业,都是紧跟科技领域最新的发展动向;其次,新增专业偏向复合型学科,面向国际。今年,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学生比例已有五分之一,学校新增了两个国际组织人才基地班和量化金融实验班。可以发现,这些新增专业都是围绕国家急需,如天津大学新增的智能医学工程是面向“健康中国2030”国家战略,培养兼具医学基础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医-工复合高端人才。对于2018年的高考生来说,其专业选择面扩大,同时专业选择的方向更加明晰。
1.2 人数变化
2018年全国高考报名考生人数达975万人,比2017年增加35万人,是近八年来高考人数最多的一年。根据各地公布的2018年高考报名数据,除天津、山西、辽宁、甘肃、西藏、内蒙古、青海七个地区外,其余地区高考报名人数都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河南增长11.8万人,河北增长5.02万人,四川增长3.72万人。
2.1 舆情趋势
2018年全国高考与往年一样,于6月7日开始,为期两天。相关讨论量于6月5日开始明显攀升,主要由于高考将近,大量网民参与讨论,为考生送去祝福。6月7日高考开考,相关舆情量到达顶峰,随着高考的结束,舆情量逐步回落到考前量级。
2.2 传播平台
关于2018年全国高考的讨论,有94.23%的内容被发布在微博平台上,大量简短的、情绪化的、戏谑的评语出现其中。大量网民在平台内持续热议,助推事件热度不断上升。其中,很多演艺明星发文祝福考生,得到大量粉丝的转评。
另外,新闻客户端、论坛、新闻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其他平台内信息覆盖辟谣、考前辅导、专业选取、政策解读、相关新闻事件等多方面内容,但占比相对较少,仅为5.77%。值得注意的是,新闻媒体在辟谣与权威信息发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全国卷I理综单选题答案出现争议,各地考试院也均及时发布声明回答网民疑问,事件经过新闻媒体的传播,使得广大学子及家长迅速了解最新情况。
高考热词(左2017、右2018)
对比近两年高考热词可以发现,过去两年高考期间发生的热点事件有很多重合之处,比如“迟到”一词在这两年的出现频率都相对较高,有不少考生因为迟到而错过高考或是向社会人员求助,警务人员便成为首要求助对象,因此“警察”“交警”等词也频频出现,体现了社会对学生群体的关注、对教育的重视。今年广东省高考期间恰逢台风来袭,省内各处大降暴雨,许多考生为此犯难,深圳一交警冒雨护送学生,事后反被投诉引起舆论关注。与去年相比,今年舆论更加关注高考前后的相关事件,围绕考生、家长、老师、警察等群体这几天的遭遇进行了大量讨论。
4.1 媒体报道分析
关注高考相关热门事件的媒体报道占36%,重庆考生向根因患白血病缺席高考、毛坦厂中学万人送考、警察护送学生参加高考却遭投诉、班主任被家长带人暴打等事件受到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
报道社会各界全力保障高考的媒体报道占24%,考前各级部门已经在道路交通、天气预报、现场秩序、饮食安全、后勤保障等方面做好应急预案,家长陪考、出租车送考、学校老师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等事件也受到媒体广泛报道。
提醒考生及家长谨防高考诈骗的媒体报道占18%,部分媒体归纳了高考落幕后不法分子实施诈骗的手段,提醒考生及家长谨防骗局。
提醒考生考前注意事项的媒体报道占10%,在考前倒计时的时候就发布了“高考注意事项”“考前须知”“心理辅导”等相关信息,为考生加油打气。
公布相关政策及公告的媒体霸道占8%,对各地成绩公布、志愿填报、照顾政策等信息进行公布。
其他新闻占4%,如高考后学生采取的放松方式、“后高考经济”升温等。
4.2 网民话题分析
勉励祝福考生的言论占37%,高考寄托了无数个家庭的殷切希望,多数网民对这一人生中的重要时刻都有切身感受。他们通过各种形式发表自己的感想,祝福考生们能顺利考出理想的成绩。6月6日,偶像歌手林彦俊发文表示“越努力越幸运!高考加油!”此篇文章引发众多网民共鸣。
点赞社会各界助力高考的言论占22%,每年临近高考是最繁忙的时候,不论是普通的志愿者,还是事业单位,社会各界总是给予高考最大限度的支持,他们的行为赢得了网民的一致好评。在高考期间,鹿晗吧志愿者们分别在北京、湖南、安徽、天津、深圳、陕西等地做2018高考应援,为考生和家长们准备了矿泉水、湿巾、冰贴等,还分别发布微博,祝所有的高考生都能够金榜题名,考取自己理想的学校!网民对此点赞,称满满正能量!
讨论各地高考作文命题的言论占15%,高考作文命题总是全社会津津乐道的话题,从某个角度讲高考作文命题最能体现各地的文化差异,网民纷纷对此展开讨论,回忆并分享自己高考写作文时的经历。其中@Vista看天下发文《2018全国各地高考作文题目汇总》引发众多网民互动,有评论称上海和天津的作文命题最好。
传播高考应急知识的言论占12%,对于初次进行高考的考生来说,紧张与不安在所难免,尤其是在遇到突发情况的时候,处理不当极易影响考试成绩。网民在各平台上传播高考应急指南、25个突发事件怎么办、30招教你应对突发情况等各种应急知识,体现了他们对高考的支持。
关注全国高考突发情况的言论占8%,天气、交通拥堵、考生忘带准考证等突发情况几乎每年高考都有发生,网民对此类情况也很关注。其中广东肇庆政府的做法赢得了网民称赞:当地高考遇台风天,影响200多个监考老师、考生进入考场,市政府紧急调动冲锋舟及平板货车等赶赴支援,最终考生、监考老师、试卷全部安全送达。对于忘带准考证的考生,多数网民称早有心理准备,只是辛苦了紧急护送的警察叔叔。
涉及其他话题的言论占3%,网民主要围绕考生压力太大、高考使用盲文试卷、教育体制改革等内容。值得关注的是,高考首日河北承德发生一起高考学生跳楼身亡事件,网民表示令人惋惜。
5.1 关注人群性质分析
由上图可知,网民言论主要来自微博的草根阶层(普通+达人)占96.1%,其余言论来自微博的认证用户群(名人+政府+企业+媒体+校园+团体+其他),总共占3.9%。认证用户的言论又以名人博主最多,他们作为意见领袖发表了代表性的观点,在舆论场中具有较大的话语权;其次是政府博主,在助力高考中,公安、交警等政府职能部门采取了多种护航措施,并对高考及时进行了官方的报道和说明。
5.2 关注人群地域分析
由上图可以看出,广东的网民对话题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江苏和北京。高考后,“广东河南等5省发公告:高考理综第8题选A或B均给6分”成热议话题,加之“深圳交警暴雨天护送考生反被投诉”事件引起网民热议,因此广东成为话题最热的地区。江苏属于高考大省,江苏高考题被公认为是最难的,除了正常高考外,还有一个小高考,竞争激烈,有“全国高考看江苏”之说,因此江苏地区的话题热度也较高。北京是全国的教育重镇,集聚了全国各处的优秀人才,在校大学生数量及在北京就业的外地学子数在全国均位于前列,高考容易引起此部分人群的关注,因此北京地区对高考的关注度也较高。
5.3 社会情绪分析
从上图可以看出,网民看待2018年高考的情绪态度,多为正面积极情绪,占比61.2%,多是祝愿考生能够高考顺利、旗开得胜的鼓励支持;其次是中性舆情,占比32.5%,主要是部分网民呼吁理性看待高考、追忆高考经历等;负面舆情占比为6.3%,主要是班主任被家长带人暴打、高考诈骗等相关信息。
6.1 专家点评
6.2 启示
2018年高考,是千禧年宝宝们的高考,第一批“00后”正式走入人们的视线。2018年的高考,迎来了许多变化,如加分项大幅度缩减、高考人数增加35万。
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无数人的命运得以改写。高考,是这个社会上最为公平的一场竞争。莘莘学子都指望通过高考实现梦想,加速阶层流动。为此,高考成为每个人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也牵动着太多人的记忆。
为促进教育公平,中国早在2014年就出台了高考改革的相关政策。反观这几年的变化,高考改革在不断回应着人们的诉求,同时也顺应着时代的发展。
1.高考回应着社会的诉求
清理加分项目、整顿加分流程,清除权力寻租空间确保高考公平,一直是社会的普遍呼声,今年的高招录取全面取消“五项加分”,进一步强化了阳光原则。强调综合成绩评价、加强语文科目的难度,也是社会愈加重视传统文化和国学教育的反映。
2.高考顺应着时代的发展
随着高科技的发展,今年的高考还有两点显著的变化。一是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专业急剧升温,为了加速新时代网络空间安全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新专业和“爆款”专业增多。同时,“00后”正是在网络社会环境成长起来的一代,对这类专业有天然好感;二是在高考考试中,安保更严格,如北京提前启动覆盖全市和局部远郊区的固定监测网,排查可疑信号,严防高科技舞弊。
3.重视“尊师重道”的传统美德
高考是一种考试制度,同时也反映了中国的教育制度。围绕如资阳老师被家长打伤的高考相关事件,结合前段时间的六安教师维权、教师给家长写道歉信等事件,社会应该意识到,教育的主体是学生,也是教师。高考制度需要改革,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也不容忽视,中国传统的“尊师重道”的美德不能弃如敝履。
40年来,高考制度的存在,使全社会形成了一种尊重知识、重视教育的风气,并不断佐证着“知识改变命运”的信条。在高考的制度改革方面,2018年已经向前迈出了一大步,希冀着未来,越来越多的学子能通过高考找到人生的新方向,高考不仅仅是为了选拔人才,更是为了教育的公平和社会阶层的流动。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联系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蚁坊软件
鹰眼舆情观察室
2018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