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广泛传播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极度关注。多方信息显示,病毒宿主是野生动物,可能为中华菊头蝠,这一论断让蝙蝠再次走进公众视野。据百度指数,近三十天来“蝙蝠”搜索指数整体日均值到达10万;资讯指数日均值100万。网络上关于“蝙蝠”的讨论热度趋势则更为直观,从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数据分析来看,自1月22日全网相关讨论量到达峰值后始终居高不下。
如此之高的讨论热度意味着任何有关蝙蝠的消息都会刺激公众的神经。比如,一段上线于4年前的“美女吃蝙蝠”视频被扒出继而遭到网友强烈声讨,女主播为此发文道歉;再比如,“蝙蝠袭击澳大利亚境内”引起热议,微信公众号文章《澳洲30万蝙蝠入侵!新型肺炎肆虐,美国流感10000人死亡,这是什么魔幻的2020年…》、搜狐新闻《70万只蝙蝠逃生遮天蔽日 救护直升机无法降落》、网易新闻《65万只蝙蝠入侵,12亿生命惨死……2020开年太魔幻!》、腾讯新闻《澳洲数十万蝙蝠攻陷城镇,翼展2米主动攻击人类,打了11针疫苗》等等文章令人触目惊心。而从文章内容上看,到底是30万、70万只、65万只还是数万只蝙蝠,各媒体报道存在巨大差异,这一消息是真是假困惑着不少网友。下面我们将从消息源头、传播发展过程两个方面探究一二。
对于消息溯源来说,舆情监测系统是一个比较得力的工具。首先,我们在鹰眼速读网系统使用“澳大利亚+蝙蝠”关键词组合,将时间范围界定在1月20日至2月9日,如下图所示,1月26日为第一个热度峰值,当天“澳大利亚+蝙蝠”命中率明显增多,讨论量相较于此前开始有大幅度提升。
然后我们将时间范围限定在1月26日当天,为进一步缩小关键词误差,使用“澳大利亚+蝙蝠”与“澳大利亚+蝙蝠+(英厄姆or小镇)”两组关键词进行比较,13时许后者网络热度初步显现并在16时左右与前者同时到达峰值,此后两者热度趋势变化基本趋于一致,这也说明了关键词设置的有效性。
通过鹰眼速读网系统我们发现“澳大利亚蝙蝠入侵”峰值的出现主要是受@梨视频体育 于13时28分发布的博文影响,其内容为“画面恐怖!#30万蝙蝠盘旋澳洲小镇上空#,医用救援直升机无法降落”。那么该博文是否为第一个消息源?经博文溯源后又有如下发现,由“土澳的生活”在今日头条上于10时54分发布了一篇文章《澳洲小镇被30万蝙蝠占领,天空黑压压,居民忐忑不安》,该文成为目前国内网络平台上公开能追溯到的最早的信源。
而在今日头条和微博客类社交平台上一前一后的两则消息是否存在关联性呢?从表现形式来看,@梨视频体育 以视频化表达为主,同时注明了视频来源“9News”;“土澳的生活”以文字性描述为主,“据悉”开头,未交待消息来源。从内容来看,不论是@梨视频体育 还是“土澳的生活”,都明确表达“澳洲一小镇的蝙蝠导致一架医疗直升机无法抵达医院”这一情况,对于蝙蝠数量均称“30万只”。也就是说他们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报道内容是一致的,我们可以确认“澳大利亚蝙蝠入侵”有时间接近、相对独立的两个信源。
那么,消息是如何传播扩散的呢?回到网络上关于“澳大利亚蝙蝠”的讨论热度趋势,从图中可见,2月4日起讨论量持续上升至2月6日出现次高峰,2月8日讨论量达到峰值。在这期间,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和微信公众号传播占比77%,成为引爆话题热度最为主要的网站来源。
在线社交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鹰击早发现能够帮助我们找到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上关于澳大利亚蝙蝠入侵事件的重点博主。环球时报、财经网、中国新闻周刊、观察者网等媒体均参与传播且影响力较高;活跃度较高的博主以个人认证的黄为主,@DS北风 @风中的云幸福乐园 @Elena爱丽丝 等等,此外还有部分媒体@中国经济网 @梨视频 以及蓝V@大同消防。
同样是重点博主,影响力TOP10中的媒体类博主跟活跃度TOP10中的黄V关注点有所不同。大部分媒体类博主在报道中引用了梨视频“约30万蝙蝠席卷澳洲小镇”的表述;黄V更侧重个人观点表达,例如@风中的云幸福乐园 称“为逃离大火数十万蝙蝠涌入澳大利亚城市”,实际已经模糊了数量概念,在真实性上打了折扣。
除微博客类社交网络平台以外,其他网站来源的热门文章分布如上图所示,在传播次数排名TOP5文章当中,从标题来看30万只、65万只、70万只蝙蝠说法不一,同时魔幻、重启失败、病毒王、一口咬断等词汇制造着恐慌情绪。有意思的是,不论65万只还是70万只,文章所给出的信源都是英国《每日邮报》——“根据《每日邮报》报道: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 65万只蝙蝠,分别涌入澳大利亚不同的城区”、“据英国《每日邮报》近日报道,最近在澳大利亚因为森林大火,超70万只蝙蝠涌入各个城市”,这就更加增强了消息的不确定性。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澳大利亚蝙蝠入侵事件的传播经过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围绕@梨视频体育 和“土澳的生活”消息源的传播酝酿期,此时网络热度较低,未造成公众普遍疑虑;第二阶段为由“两微”传播引爆的舆论高涨期,此时媒体信源停留在第一阶段、自媒体平台则多个信源串联,令公众难以辨别真假。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