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发生在北京房山野山之中的一次救援,让身经百战的房山蓝天救援队队员感慨:“这是建队以来,单日救援最难最危险也最累的一次。”当天,为营救18名迷路、受伤被困的驴友,30多名蓝天队员在断水断粮的情况下,在崇山峻岭中艰难搜寻一夜,历时18个多小时,将18人安全护送下山。期间,不断有蓝天队员加入搜救队伍。11名驴友渴坏了,蓝天队员们把自己的水给了他们。正是这个举动,导致后半夜蓝天队员断水。此事在网上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并就此问题展开了相关讨论。
从这一事件的网络传播来看,形成传播热度的时间大体始于5月13日下午,当时有网友率先爆料称“18小时救18人救援队断水,驴友却泡水烧茶”,随后北京晚报、澎湃新闻等媒体报道了此事件,继而一些自媒体大V们扩散此事,并以“驴友对救援队恩人留一手”为传播话题,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网民们的关注积极性,使该事件的网络传播热度形成峰值。5月14日,该事件的网络传播热度再度攀升,参与报道的媒体力量不断扩大,加之此事中救援队救援行为和被救援者自私行为在公众道德认知上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以人性、道德为话题的讨论势头逐渐扩大,助推该事件的传播热度再次出现较大峰值。
总体来看,这一事件的传播热度演化相对简单,但是在简单的演化中形成如此高的传播热度,主要是由事件中驴友们这一自私行为致使公众产生的强烈负面情绪所驱使,进而激发了公众发表意见的强烈欲望。从网民的情绪表达来看,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众人声讨“驴友”们的自私行为 直呼人性经不起考验
在救援过程中并不是救援的实际困难,而是有些驴友的表现让蓝天队员心里不好受。水是救援中的宝贵资源,蓝天队员发现一名驴友在自己有水的情况下仍然问蓝天队员要水。还有一名年轻驴友不仅拒绝帮助同行的女驴友,还一次次要求先把自己送下山。“到了山下,这人竟然从包里掏出两瓶水,开始烧水泡茶。我们问他山上早就断水了,你怎么还有水,这名驴友竟说,‘做人需要留一手’。”蓝天队员说,“最想告诫他们的就是,出来就是一个团队,需要团结,互相照顾。”据了解,蓝天救援队是免费公益性的。加入的队员都是有正式工作的,平时该上班上班,有救援就随时待命,并没有义务为遇难驴友服务,只是出于道义与良心对其展开救援。就此网友们集体对驴友们的自私行为感到气愤不已,集中针对驴友言论“做人需要留一手”展开强烈的声讨。如有网友所言,“救援队义务舍命冒险去救援,驴友们却认为这是理所应当,不配做人”。
网友对救援队的声明并不买账
5月13日晚,救援队做出声明,在80多人的队伍中,这位登山爱好者只是个案,不代表其他人都是这样。“其实,作为救援队我们也非常的自责,误判了救援的难度,补给带的不足。我们去救援,给被救援者食物和饮水这是一个救援队必须做的,今后我们会吸取教训。声明称媒体报道此事是为了警示广大登山爱好者:珍爱生命,远离野山。救援中某位登山爱好者的做法是人的本性,“如果换成别人,也许也会这么做的,毕竟在陌生的野山中,生死未卜时,人们想到的是自己的家庭和孩子,‘留一手’没毛病。”但是就大部分网友的情绪来看,网友们对此声明并不买账,仍旧对此次事件中“驴友”的自私言行表达强烈的愤怒,如有网友所言,“理智的说,利己可以,但是损人利己就是道德问题。所以为什么网友要原谅驴友?”
网络上形成对“驴友”这一群体的社会反思
此前社会上关于“驴友”的社会新闻也都是涉及一些负面报道,例如“驴友”造成自然景观的不可修复等,而且关于对驴友遇难救援队展开救援是否属于资源浪费的话题展开过不少讨论。而就此事件中驴友的自私言行再一次引起了众网友对“驴友”这一群体的反思,并且针对蓝天救援队对“驴友”展开救援是否应该收费展开讨论。大部分网友表示公益性救援使驴友更有底气肆意妄为,更加助长驴友的自私行为,所以社会公益没有必要为此类个人行为买单。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