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万买的车,一公里没开,让我换发动机。”
“我是受过文化教育的人,但是这件事让我几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耻大辱,我就是太讲道理才被你们欺负……”
近日,一位西安女车主坐在奔驰车引擎盖上“哭诉维权”的视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截图自@今日微博头条
事件回顾
据悉,女车主3月22日在西安利之星奔驰4S店付款66万买了辆新奔驰车,因新车检测(PDI)不能提车;3月27日,提车时还未开出4S店门就发现发动机漏油!15天的交涉,店方的解决方案却从退款、换车变成按照三包政策换发动机,令其无法接受,迫不得已进行非常规维权。西安奔驰女车主的遭遇引发了全网共鸣,一时间,针对此事的舆论汹涌而来。
维权难引发舆论热议
极富冲击力的视频经过网络传播,引起广大群众的愤慨与同情。舆情监测软件鹰击早发现显示,“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自4月11日13时许被曝光微博客社交网络后,迅速引发公众热议,舆论热度直线上升,16时即达峰值。之后,由于#奔驰维权女车主称受到威胁# #多名奔驰车主曝被收金融服务费#等事件的相关信息不断被补充加料,网络热度持续发酵,跌宕起伏,舆情量居高不下,蔓延至今。
微博客热门博文分析
其中,@奢车志 发布的博文【研究生美女买奔驰漏油大闹4S】产生的影响较大,截至目前,互动量高达16W+。
网友纷纷在其博文下方发表自己的看法,从热门评论可以看出,“消费者维权难”“对汽车销售体制的质疑”和“心疼并支持女孩维权”成为主要声音。
各方回应
1、奔驰回应
4月13日下午,北京奔驰@梅赛德斯-奔驰 发布声明进行道歉,并称,已派专门工作小组前往西安,将尽快与客户预约时间以直接沟通,力求在合理的基础上达成多方满意的解决方案。然而,并没有受到网友的认可,甚至有不少网友质疑其“连公章都没有”。
2、当地官方回应
14日7时许,西安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官微@西安发布 再次发布通报称,市场监管部门已对“利之星”立案调查,责成尽快退车退款。
目前,当事女车主拒绝接受退款,并表示愿意等调查结果出来再按相关规定处理。她表示,不能接受不明不白的退款,相信调查组能把车辆问题调查清楚。
奔驰漏油事件升级,“奔驰金融服务费”成为另一舆论焦点
13日,奔驰女车主与西安利之星高管见面谈话录音曝光,揭4S店另一“潜规则”。在录音中,女车主指出其在购买车辆的过程中,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要求支付给个人一笔“奔驰金融服务费”,共计15200余元,且没有开具发票,只有收据,认为“这是欺骗行为”。
4月14日,西安多名奔驰车主均表示,在买车时都被收取金额不等的金融服务费,且只能付现金或转帐到个人账户,不交钱不让提车。
就车主被迫交纳金融服务费1.5万一事,梅赛德斯-奔驰发表声明称:一向尊重并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开展业务运营,不向经销商及客户收取任何金融服务手续费。梅赛德斯-奔驰公开并反复要求经销商要诚信守法,确保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对此,有网友说“个人换车已不是重点,恶意收取服务费才是重点”。
河南国银律师事务所律师王亚中表示,4S店收取“金融服务费”并无法律依据且存在诸多问题。“正规收费应该进入对公账户并开具发票,工作人员要求车主打入私人账户,这种行为在税务等方面也是存在问题的。”
多名法律从业者也表示,目前尚无针对金融服务费的规范文件出台,因此才会发生4S店不提供任何金融服务而广大消费者被收取费用的情况。但依据《汽车销售管理办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规定,消费者可以拒绝该项费用。
主流媒体、知名资讯大V引爆舆论
维权艰难、欺诈式金融服务费、厂商对经销商监管乏力,“西安奔驰纠纷”事件引发全国声援,从舆情软件的分析来看,重点博主活跃度排名中认证博主占了绝大多数,其中,@头条新闻 @央视新闻 @中国新闻网 等主流媒体在此事上不但表现较为活跃,而且影响力非凡。另外,知名互联网资讯博主@吐槽曝料 爆料的“又一起!路虎4S店加收近3万附加费 女子讨说法遭销售追打”及知名本地博主@西安身边事 参与报道的对“学习奔驰女车主逻辑!女车主与奔驰4S店高管对话录音曝光”备受网友追捧。
热门文章分析
有关“奔驰女车主哭诉维权”事件的舆论阵地主要以微博客为主,但是新闻媒体凭借其自身的权威性、客观性在信息传播中也居于不可替代的地位,并对该事件进行了持续深入的报道。全网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各大资讯媒体都纷纷报道了此事,引发了网友的争相讨论和传播,其中晋江新闻网转载的中国新闻网的文章《三问奔驰车主维权事件:服务费进了谁腰包?能否三倍赔偿?》一文热度最高,传播548次。
奔驰女车主维权事件引发舆论搭车——各种“网络举报”
伴随着维权事件的进一步传播发酵,社交网络上出现了各种针对奔驰车的“举报”,#奔驰国五当成六卖##奔驰车主称天窗无端开启#等话题相继被推上热搜。
媒体、专业人士评析此次奔驰维权事件
律师评
陕西法智律师事务所律师刘涛:车辆是不是达到解除的条件,就要看车辆的鉴定报告以及车辆的三包手册。如果,消费者发现汽车销售商存在着故意隐瞒这种缺陷,那么有可能存在着消费欺诈,消费者可以要求三倍以内的惩罚性赔偿。
人民日报评
奔驰公司发了声明,但其回应不是“奔驰”而是姗姗来迟。一次维权控诉之所以引发全国声援,还是因为大企业傲慢比比皆是。用户只能靠“失态”式维权,是品牌管理最大的失败。全民围观式解决问题也非常态,法律应更好为消费者撑腰鼓劲。
红网评
红网在《“西安奔驰纠纷”事件的“病根”何在?》一文中道:全社会对于“西安奔驰纠纷”不能仅仅停留在言辞鞭挞的情感层面,更不能满足于此事最终圆满解决的个案层面。必须保持更高站位,从国家法律和行业管理层面寻求深层原因。政府应当以此次案件为契机,进一步推动汽车销售体制的完善,规范汽车市场销售秩序,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尽可能遏制“店大欺客”情况的发生。
新华网评
新华网在发布的文章《油漏了,别把良心也“漏”了!》中评到:耐心沟通不被重视,撕掉斯文才能讨回公道?“按闹分配”不应是社会常态,忠厚实诚也不应被欺负。涉事店的态度不仅砸了自己的牌子,还“漏”了自己的良心!奉劝商家,漠视消费者,最终伤的是自己。事件结果仍有待监管部门调查,但有一点必须明确,保障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需要消费者不断增强维权意识,更离不开监管部门的有效监管。维权,本不应如此之难!
北青报评
北青报认为商家行为十分恶劣,但我们更要高度重视“哭诉维权”的后续效应。现在,有必要针对此类事件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拿出针对性办法,恢复很多人对于“讲道理”的信心。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不能是达成和解协议就完事,这家4S店应该被列入诚信黑名单。这也提醒有关方面,必须进一步畅通完善机制,切实保证消费者“有地方讲道理”。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