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今年是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大发展的一年,国产大模型的技术水平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如零一万物的Yi-Large、阿里的通义千问等大模型性能上逐渐步入国际一线行列。伴随着技术的迭代与创新,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应用生态日益丰富,尤其在社交网络领域,各类智能交互服务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重塑着信息传播与人际交流的方式。
在社交网络领域,人工智能回复机器人是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现阶段,人工智能回复机器人服务的用户数和影响力目前都在快速提升阶段,其舆论影响逐渐展现。
本文所指的人工智能回复机器人并不是传统意义上批量发布评论的机器人水军,也不涉及非开放式的对话场景的人工智能如ChatGPT、通义千问等。人工智能回复机器人(下文简称为回复机器人)是指那些由社交网络平台自主研发或第三方机构开发,并获得平台认可的智能体,它们能够自主解析用户发布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和视频,进而生成符合情境的回复,如安慰、鼓励、信息补充或问题解答等。这些机器人通常不会主动发起话题,而是基于用户的需求或提及,例如微博的“评论罗伯特”、百度的“贴吧包打听”以及快手的“AI小快”,它们的存在既丰富了社交网络的互动模式,也对公众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因为其回复内容直接发表在社交网络中,默认全网可见,和普通的问答对话机器人相比更有可能会产生舆论影响力。在接下来的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这些回复机器人会如何影响我国的舆论生态,分析其背后的运作机制,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正面与负面影响,最终提出合理的监管建议,以期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空间。
在深入探讨回复机器人对舆论生态的影响之前,我们必须首先理解其技术基础——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s)。这些模型通过深度学习技术,在海量文本数据上进行训练,从而获得了强大的自然语言处理能力。理解这些模型的能力和局限性,对于分析回复机器人在社交网络中的表现至关重要。
大语言模型的能力
大语言模型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色:
· 语言理解:能够理解复杂的语言结构和上下文,捕捉语言的细微差别。
· 文本生成:可以生成流畅、连贯且符合语境的文本。
· 情感识别:能够识别文本中的情感倾向,并做出相应的回应。
· 知识整合:具备广泛的通用知识,能够在回答问题时融合多方面信息。
· 上下文适应:能够根据对话历史和当前语境调整回复的风格和内容。
这些能力使得回复机器人能够在社交网络中进行看似自然的对话,提供情感支持,回答问题,甚至参与到复杂的讨论中。
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性
然而,大语言模型也存在一些重要的局限性:
· 事实准确性:模型可能产生"幻觉",即生成看似合理但实际上不准确的信息。
· 推理能力:在需要复杂逻辑推理的任务中,模型的表现可能不如人类。
· 数学计算:对于需要精确计算的问题,模型的表现往往不够理想。
· 时效性:模型的知识基于训练数据,可能无法反映最新的信息和事件。
· 特定领域知识:对于高度专业化或小众的领域知识,模型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入。
· 上下文理解限制:虽然模型能够处理上下文,但对于长期、复杂的对话历史,其理解能力仍有限制。
在社交网络应用中的特殊挑战
将大语言模型应用于社交网络的回复机器人时,还面临一些特殊挑战:
· 多样性和不可预测性:社交网络上的用户输入极其多样,包含各种网络用语、俚语和新词,这对模型的理解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实时性要求:社交网络互动要求快速响应,这限制了模型进行深度思考和推理的时间。
· 安全性和道德考量:模型需要避免生成不当、有害或具有偏见的内容,这需要复杂的过滤和安全机制。
· 个性化需求:不同的社交平台和用户群体可能需要不同风格的回复,这要求模型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 舆论影响:由于回复内容可能被广泛传播,错误或不当的回复可能引发舆论风险。
“评论罗伯特”为微博官方推出的评论机器人,它能够根据用户发布的微博原帖内容,生成具有安慰、鼓励、肯定或调侃等多种情感色彩的回复。这种机器人的设计旨在通过情感共鸣,增强用户与平台的互动。微博作为以订阅模式为主的社交网络,普通用户的发帖相对于算法推送制为主的平台难以得到阅读和互动,该回复机器人也是为了弥补这方面的不足。
“贴吧包打听“一般为主动提及后回复(用户在回复帖子里@贴吧包打听),生成的内容一般为回答问题为主。
“AI小快”一般为主动提及后回复(用户在评论里@ AI小快),生成的内容兼具回答问题、触发AI功能(如帮助用户绘图等)
目前大部分机器人并不会主动发表观点。
回复机器人为新生事物,结合当下AIGC、大语言模型的热潮,其举动会带来大量的舆论关注。
以微博 “评论罗伯特”为例,当该类机器人回答不当时,会被大量传播。特别是其中反差感强烈(不像传统服务类机器人语言)、带有“侮辱性”的回复,因其流量属性还会被其他营销号反复截图转发,引发更大关注。
如图为因 “评论罗伯特”回复不当被截图广泛传播的某案例。
同时我们观察到发博内容以@评论罗伯特 异常类回复为主的 微博账号@罗伯特受害者联盟,开博半年即迅速变为微博的头部账户。目前已经有521.7万微博互动数据。这也从侧面说明该类信息被大量关注的情况。
类似的情况也出现在百度的“贴吧包打听”上,一些错误的回答在网络上流传,成为网民讨论和嘲讽的对象。
因为这些错误及其传播情况,很多普通用户对该类回复机器人持负面态度。同时一些新闻报道也有类似观点,如“微博官方推出的回复机器人,骂起人来比谁都狠”,“在评论区大杀四方,微博AI毒舌程度遥遥领先”等。
回复机器人显著提升了社交平台的用户体验和互动质量。它们能够24小时不间断地提供即时回应,满足用户的互动需求。通过分析用户发布的内容,这些机器人能够生成个性化的回复,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归属感。在情感支持方面,机器人能够识别用户的情绪状态,提供及时的安慰和鼓励,特别是在用户表达负面情绪时。这种情感陪伴功能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了人际互动的空白,为用户提供了情感寄托。
下图为回复机器人的情感支持案例。
从回答问题、获取信息的角度来看回复机器人的作用更为复杂。对于一些常见问题,机器人能够快速提供准确的答案,提高了信息获取的效率。但对于一些需要复杂推理、计算或较为小众的知识,回复机器人经常会给出错误答案。且由于其幻觉特点,这个错误答案往往会被包装为“肯定、专业”的形态,误导用户。
回复机器人在舆论形成和传播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由于这些机器人的回复往往直接、迅速,且容易引起注意,它们的言论很可能成为舆论的焦点,特别是在热点事件中。机器人的回复可能会引导公众讨论的方向,影响舆论的走向。例如,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上,机器人的表态可能会被广泛传播,形成初始的舆论导向。
然而,这种影响也带来了潜在的风险。由于大语言模型的局限性,机器人可能会生成不准确或片面的信息。在专业性强或小众的话题上,机器人的回答可能存在错误或偏差。这些不当的回复一旦被广泛传播,可能会误导公众,影响舆论的准确性。更严重的是,一些错误或争议性的回复可能会被截图、转发,在社交媒体上引发更大范围的讨论,形成负面舆论风暴。
在舆情风险方面,回复机器人带来的挑战尤为突出:
a) 舆论操纵风险:
恶意用户可能会利用回复机器人的特性来制造虚假舆论或放大某些观点,影响公众认知。例如,他们可能通过反复触发机器人的特定回复,制造某个观点被广泛支持的假象。在一些敏感话题或社会热点问题上,这种操纵可能会造成严重的舆论偏差,影响社会稳定。
b) 信息茧房效应加剧:
回复机器人的算法可能会强化用户的既有观点,加剧信息茧房效应。由于回复机器人倾向于根据用户的历史互动和偏好生成回复,这可能导致用户长期接触到与自己观点一致的信息,减少接触不同观点的机会。长此以往,可能会加深社会分化,不利于多元化讨论和社会共识的达成。
c) 敏感话题处理不当:
在涉及政治、宗教、种族等敏感话题时,机器人的回复可能会无意中触及禁忌或引发争议。由于这些话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回复机器人可能难以准确把握分寸,给出恰当的回应。一旦出现不当言论,可能会迅速引发大规模的负面舆论,甚至导致社会矛盾。
d) 突发事件应对不足:
在社会突发事件或重大热点话题讨论中,回复机器人可能因缺乏最新信息或对事件复杂性理解不足,而给出不恰当的回复。这可能会加剧舆论的混乱,误导公众对事件的理解,甚至干扰官方的信息发布和舆论引导工作。
e) 真实性识别困难:
随着回复机器人技术的不断进步,用户可能越来越难以区分人工回复和机器人回复。这种模糊性可能会影响信息的可信度判断,使用户更容易受到虚假信息的影响。长期来看,这可能会削弱公众的信息辨别能力,增加舆论被操纵的风险。
f) 用户信任危机:
如果回复机器人频繁出现不当或错误回复,可能会导致用户对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信任度下降。这种信任危机不仅会影响平台的声誉和用户粘性,还可能延伸到对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质疑,阻碍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回复机器人在提升用户体验和平台活跃度方面具有显著优势,但同时也给舆论生态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风险。这些风险不仅涉及信息质量和用户体验,更关乎舆论导向、社会稳定和公众认知。因此,在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社交网络体验的同时,我们需要高度重视其潜在的舆情风险,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理和规范,以维护健康有序的网络舆论环境。
鉴于回复机器人对舆论生态的深远影响,在这里提出一些面向社交网络主管部门的监管建议,以确保其正面作用,减少负面影响:
1. 技术监管与安全管控
督促社交网络平台持续优化人工智能算法,提高机器人回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建立实时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当言论。特别是在敏感话题和突发事件中,应当设置更严格的审核机制,必要时可以暂时限制机器人在特定话题下的回复功能。
此外,要求平台建立完善的数据安全保护体系,防止用户数据被滥用或泄露,避免因数据问题导致的舆论风险。
2. 提升透明度与用户识别
要求社交网络平台明确标识机器人身份,让用户能够轻松识别机器人的回复。这不仅有助于减少用户对机器人回复的误解,还能提升整体交互的透明度。
3. 建立多层次内容审核机制
鼓励平台构建人工智能自动审核与人工审核相结合的多层次内容审核机制。对于机器人生成的内容,特别是涉及敏感话题或可能引发争议的内容,应进行更严格的审核。同时,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处理用户举报的不当言论。
4. 建立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建立针对回复机器人的专门舆情监测系统。定期分析机器人回复对舆论走向的影响,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及时识别和应对可能引发的舆论风险。
5. 促进行业自律
鼓励社交网络平台和人工智能企业成立行业协会,制定行业标准和自律公约。通过行业内部的相互监督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回复机器人的服务质量和安全性。
6. 设立用户反馈与干预机制
要求平台为用户提供便捷的反馈渠道,允许用户对不当的机器人回复进行举报或反馈。同时,赋予用户更多控制权,如允许用户选择是否接受机器人回复,或调整机器人回复的频率和类型。
7. 开展定期评估与公开报告
督促平台定期对回复机器人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其对用户体验、平台生态和舆论环境的影响。要求平台公开发布评估报告,接受公众和监管部门的监督。
本文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回复机器人在社交网络中的应用及其对我国舆论生态的多层面影响。随着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这类回复机器人已成为社交平台上一个新兴且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参与者。
从技术基础来看,这些机器人建立在大语言模型的基础之上,展现出强大的语言理解、文本生成和情感识别能力。然而,它们在事实准确性、复杂推理和特定领域知识方面的局限性也不容忽视。这些技术特性直接影响了机器人在社交互动中的表现,也决定了它们可能引发的舆论反响。
在实际应用中,回复机器人如微博的“评论罗伯特”、百度的“贴吧包打听”等,通过提供即时回应、情感支持和信息补充,显著提升了用户体验和平台活跃度。然而,它们也引发了一系列舆情风险,包括信息准确性问题、舆论操纵风险、信息茧房效应加剧等。特别是在敏感话题和突发事件中,机器人的不当回复可能引发大规模负面舆论,甚至影响社会稳定。
针对这些挑战,本文提出了一系列监管建议,包括加强技术监管和安全管控、提升透明度、建立多层次内容审核机制、构建舆情监测与预警系统、促进行业自律等。这些措施旨在平衡回复机器人的积极作用与潜在风险,确保它们能在促进社交网络互动的同时,维护健康有序的舆论环境。
展望未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监管机制的逐步完善,回复机器人有潜力成为社交网络中的重要资产。它们不仅能为用户带来更丰富、更个性化的社交体验,还可能在信息传播、舆论引导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然而,我们也需要保持警惕,持续关注和应对它们可能带来的新挑战。
回复机器人代表了社交媒体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的一个重要趋势。如何在发挥其优势的同时有效管控风险,将是社交平台、科技公司、监管机构和整个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课题。只有在技术创新、用户体验和社会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人工智能技术在社交网络中的价值,推动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
相关文章推荐:ChatGPT类生成式人工智能产品及技术对我国网信和舆情工作的影响浅析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