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当下的网络环境,我们很容易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当一件影响力较大的舆情事件出现之后,短时间内同议题的相似事件往往会相继出现在网络环境中,扩大这类事件传播议题的影响力。这类事件大多涉及负面性社会议题,当某个社会议题被某一产生传播影响力的舆情事件打开了出口之后,类似负面事件借助这个出口,以“蹭热点”的姿态出现在网络中,造成负面舆情的迅速积聚。例如,陈春秀考学被冒名顶替事件被曝光之后,王丽丽、苟晶被顶替事件也出现在网络环境中;徐州拐卖妇女事件出现之后,更多的妇女儿童被拐卖的信息随之曝光在网络环境中;杭州杀妻碎石案出现之后,好几起类似的杀妻事件被网友们议论纷纷;高空抛物事件接连发生成为讨论议题之后,各地各种类型的高空抛物案件也出现在网络公共视野中。类似议题的舆情事件扎堆出现,使网络空间在短时间内充斥着负面色彩,它们在不断激化网络舆论矛盾的同时,也为相关部门带来了舆情应对的压力,一旦应对不当或者应对滞后,则会加剧其负面效应,产生更大的舆情危机。因此,本文在对类似舆情事件扎堆出现的原因以及对负面舆情积聚效应下所产生的舆情危机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从不同视角提出如何应对的相关策略。以期在加强类似议题舆情事件所带来负面影响力的警惕性的同时能更好地提升应对这类负面舆情的能力,及时化解舆情危机。
类似舆情事件为何会扎堆出现?
类似舆情事件之所以会扎堆出现,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的同时,也离不开网络环境下强大的传播推动力和复杂的传播环境。从社会原因来看,当下社会环境中各类各样的矛盾仍旧十分突出,包括教育领域、民生领域、家庭关系、生育养育矛盾等,当某个领域内的相关矛盾被暴露出来之后,有了一定的网络关注度,更多同类的矛盾就会接踵而至,期望同类矛盾能够得以最大程度上的重视和解决,这充分反映出某一事件并不是个案,亟需相关部门重视,同时也反映出依靠舆论力量推动事件解决的公众期待。而从传播力量和传播环境来看,这来自于不同传播主体出于不同目的的推动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是议程设置的结果。当某类事件的新闻价值明确地暴露于公共环境中时,各传播主体往往会有意推动类似事件进入公共视野。这种推动有时候会带来舆论监督的作用,促成事件得以解决。但是有时候往往会为了博取流量,在传播过程中进行选择性报道、截取,造成新闻失真、夸大、谣言滋生、加剧刻板印象、煽动情绪等多重危害。
类似事件负面舆情积聚所带来的舆情危机
类似舆情事件负面舆情积聚所带来的舆情危机是多方面的。首先,会进一步加深网络中的舆论矛盾。同类议题下的负面舆情在短时间内迅速汇集,产生的负面效应往往是由点到面的,会给网民以这类负面事件其实是常态的感觉,进而产生各种失望、愤怒情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相互攻讦,加深网络矛盾,进一步影响到现实环境。其次,破坏网络舆论生态秩序。出于不同目的有意推动同类舆情事件扎堆出现,在新闻真实性有待核实之下的肆意传播,挑动舆论对立,谣言蔓延,破坏网络秩序的理性建立,导致舆论生态失衡。再者,加剧对相关部门的信任危机。同类负面舆情扎堆出现,往往会加剧官民矛盾,暴露出相关部门没有及时作为,或者作为不当的问题,此时负面舆情积聚,则会进一步有损其公信力,这为相关部门应对舆情带来了严峻挑战。
面对负面舆情的积聚效应该如何应对?
1、源头治理,及时回应,逐一核查。同类负面舆情事件扎堆出现启示我们要重视事件源头。在某类议题事件最初出现的时候,要及时评估这类议题的舆论敏感性,高度重视源头事件的舆情应对工作,做到认真调查,及时回应,切勿滞后回应或者选择性回应。同时当同类负面舆情事件交替出现时,要逐一核查,公布说明,尽可能减少负面舆情积聚,做到善始善终。
2、重视舆情,注重现实,线上线下联动处理。同类负面舆情事件扎堆出现要求相关部门要线上线下两手抓,重视处理网络舆情的同时,更要回归现实。一方面要强化现实中的工作处理,探究现实环境中是否存在如此多的同类事件,启动相关调查工作;另一方面,要重视类似事件所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的严峻性,在工作中及时解决相关矛盾。在立足现实的前提下,做好舆情应对和回应工作。
3、理性议题设置,强化负面情绪疏导。同类负面舆情事件扎堆出现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议题设置的结果,负面舆情的积聚效应所带来的强大的消极影响要求各传播主体要理性进行议题设置,切勿为了蹭网络热度而蓄意且不负责任的炮制或者夸大相关矛盾,做到实事求是,理性传播。除此之外,对于网络中负面情绪的无序扩张,各传播主体尤其是新闻媒体也应该通过议题设置,及时进行疏导,谨防负面舆情失控。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