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传播时代,网络谣言成为较为常见的传播现象,网络谣言事件的频繁发生,往往会带来多重负面影响,谣言的传播不仅会导致网民盲目相信破坏舆论环境进而对事件的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还会对被造谣者带来不可估量的伤害。而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谣言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其中短视频、社交媒体传播下恶意编故事的造谣行为开始层出不穷。依靠社交媒体传播的便利性、短视频传播的迅速性,为了实现流量聚集的目的,仅仅凭借一个画面或者背景事件就开始恶意编造极具情节性的故事、传播虚假信息,在网络中产生了一定的轰动效应。从网络谣言的泛滥传播到当事人的艰难辟谣再到网络舆论的对立转变,在破坏网络信息传播环境的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网络谣言治理的强烈诉求。
本文选取了11月份较为常见且在网络中产生较大关注的几起谣言事件,着重分析这些网络谣言事件之所以产生的原因,其中的传播动力表现在何处。基于此提出几点关于在自媒体环境下谣言治理以及网络辟谣的策略建议。
一、11月份常见网络谣言的传播动力分析
从11月份这几起谣言事件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基本上都是依托于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为传播载体,蓄意编造能引发公众关注的故事信息,在具有普遍关注度的信息价值下,谣言得到迅速传播,使受众产生情绪反应。因此,这些谣言事件的传播动力离不开技术加持、流量诱惑以及受众信息素养低下等几个方面。
1、技术赋权降低谣言准入门槛加剧谣言滋生
社交媒体平台以及短视频平台的崛起,使得原本作为普通受众的网民得到了从“受众”到 “用户”身份的转换。这些媒介平台作为普通大众被赋予了更大的参与社会信息传播的权利,使大众发挥自己的媒介接近权,可以直接进行信息生产、信息传播以及二次传播,而且在意见交换和信息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信息对流,丰富了信息来源的同时,也使得大量未经事实核查的信息进入网络空间,为谣言的传播提供便利。不少别有用心的网民也正是因为技术带来的便利条件而蓄意制造谣言,仅仅通过用户注册就可以发布虚假信息,编造故事,形成传播影响力。从11月份这些常见的谣言事件中,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到,基本都是普通用户以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为造谣载体,仅靠一个平台ID,就可以利用其平台便利性进行网络造谣。
2、流量追逐环境下形成信息编造的驱动力
社交媒体平台、短视频平台成为谣言滋生的重灾区。这不仅是由于这些平台拥有数量庞大且媒介素养良莠不齐的用户,短视频自身碎片化内容拼接的特质,迎合了受众信息传播与接收的偏好;而且这些平台中的自媒体对流量追逐、流量变现有着“狂热”的追求。因此,为了获得流量的关注,他们一方面不惜利用网络中不相关的图片、画面,对这些画面进行别有用心的解读,编造具有争议性、且颠覆伦理、能引发受众关注的故事内容,形成关注度。就像11月份发生典型的三起“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谣言事件,凭借图片画面造谣“老夫少妻”、“海王中的女霸王”、“异性网友奔现”,捏造根本不存在的信息内容,在短视频平台都获得了极大的流量关注。另一方面,不少自媒体依托于当下疫情背景、名人身份等进行谣言编造,其中疫情病例的造谣、王健林去世的造谣完全就是依靠具有普遍关注度的事和人进行的谣言制造,而这些谣言所形成的关注能量也是不言而喻的。
3、网民媒介信息素养较低,情感的圈层化传播加剧谣言扩散
社交媒体时代,人们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渠道接触网络信息,但是人们在海量信息中筛选有效信息的能力有限,对信息进行辨识、分析和批判的素养较低,这将进一步增大谣言传播的可能性。而谣言在受众的碎片化参与中不断增添新内涵,并在“众声喧哗”中不断扩散形成各种谣言的新版本。另外,受众们缺乏充裕的时间和精力去深究事件背后完整的真相,更倾向于以围观心态去关注发生了何事,人们常常只是凭借碎片虚假的信息内容发表意见,加剧谣言的不断扩散,导致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加广泛。除此之外,社交媒体平台滋生的谣言会导致情感偏好的圈层化传播,圈层传播下形成情绪迅速传染的巨大力量,导致不少人失去了信息辨别的能力,主动选择相信谣言,进而扩散谣言,导致谣言的波及范围更加广泛。
二、社交媒体环境下谣言治理以及辟谣策略建议
对于社交媒体环境下的谣言的滋生该如何治理,谣言发生之后该如何及时辟谣是值得关注的重点。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从从传播平台、造谣者处罚、信息接收者等几个方面着手展开。
1、平台强化内容真伪审核标准,落实及时辟谣的平台责任
社交平台、短视频平台为信息传播提供便利的同时,虚假信息的泛滥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暴露出平台在信息真伪核实审查方面存在很大的欠缺,也暴露出网络信息平台管理上具有一定的混乱性。因此,平台有责任也有义务强化信息真伪的审核工作。首先,平台要建立谣言素材数据库,对平台上用户发布的信息进行入库审核,尽可能减少网络谣言的产生。其次,谣言信息因刺激用户情感会带来高互动率,而平台算法会加速高互动率的内容的分发从而导致谣言可能会短时间内带来大量传播,因此,对于因算法分发下的那些带有刺激用户情感的信息内容应该给予重点关注,及时核实信息真伪,识别谣言,阻断传播。再者,平台及相关方面应该加强关注当下网络传播中容易滋生谣言的事件话题,重点监测,甄别真伪,如当下疫情常态化环境下的谣言四起、在具有争议性的性别话题下编造谣言以激起对立等。除此之外,平台也应积极落实虚假信息辟谣的相关责任,对于平台上出现的谣言信息,平台应第一时间进行辟谣说明,以防谣言信息扩散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2、提高并明确造谣者的处罚标准,强化宣传以形成威慑力量
针对于造谣者的造谣行为,平台以及警方等积极作为,对造谣者采取封号,影响严重者也受到法律的制裁。但是网络谣言仍旧屡禁不止,这从侧面反应出针对造谣行为的处罚标准并未完善,同时也没有得到广泛的普及。因此,相关方面应该尽早出台有针对性的规范性文件,提高对造谣者的处罚标准,积极宣传造谣可能产生的处罚后果,通过宣传形成威慑力量,使公众在意识上明确造谣可能面临的负面结果。
3、提升网民信息甄别能力,形成多方辟谣合力
谣言得以滋生扩散,是因为有受众相信接受。网民信息素养存在问题被造谣者利用,被谣言信息牵着走,这反映出网民信息甄别能力有待提高。面对模糊信息、不明确的信息内容、以及有违常理的信息内容要提高警惕,保持冷静判断、理性思考,不要盲目的表达意见传播信息,以免成为谣言的传播者。
网民提高信息甄别能力的基础上还要提高辟谣的责任意识,同时新闻媒体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强化事实信息的核查,识别虚假信息,并依靠自身的传播影响力积极进行辟谣,形成多方辟谣信息的传播合力,驱散谣言。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