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知沟”理论产生的背景
背景:60 年代美国,要求实现教育机会平等的社会呼声不断高涨,其背景之一是学校中贫富儿童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的差距引起了社会的广发关注。这样,在当时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美政府提出了一个补充教育计划,试图通过大众传播和其他手段来改善贫困儿童的受教育条件,其中一个重要项目就是制作了一部题为《芝麻街》的儿童启蒙教育电视系列片。
二、“知沟”理论及其反命题
(一)“知沟”假说
1、理论诞生:P.J.蒂奇诺,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低者更快获得信息,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二者间的知识鸿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
2、模式图:A.M.松伯格,大众传播的信息传递活动无论对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还是低者都会带来知识量的增加,但由于地位高者获得信息和知识的速度大大快于低者,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结果是二者间的“知沟”不断变宽,差距不断扩大。
3、原因:
1)接触媒介和学习知识的经济条件;
2)传播技能差异——获得关于公共事务和科学知识,需要一定程度的阅读和理解能力;
3)已有知识存储量差异——知识存储越多,对新事物、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越快;
4)社交范围差异——社交范围越广,人际交流越活跃,获得知识的过程就能加速;
5)信息的选择性接触、理解和记忆因素——生活的水准、层次与媒介内容约接近,对媒介的接触和利用越高;
6)大众传媒的性质——传播有一定深度的媒介主要是印刷媒介,其受众主要是高学历阶层。
7)“知沟”扩大的根本原因——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都处于有力状况。
(二)“上限效果”假说
1、内容:J.S.艾迪玛和克莱因于 1970 年提出,这个假说的观点——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不非无止境,达到某一“上限”后,知识量的增加就会减速乃至停止。社会经济地位高者获得知识的速度快,其“上限”来得也早;地位低者获得知识的速度慢,但随时间的推移也能在“上限”上赶上前者。这意味着,大众传播的信息活动的结果不是带来社会社会“知沟”的扩大而是缩小。
2、“上限效果“假说的三条论据:信息源的性质决定上限;受众本身具有上限;现有知识已达上限。
3、评价:这个“上限”在个人对特定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是存在的,但在人一生追求知识的总过程中是否存在则未必;社会经济地位低的人即使在某个上限赶上社会地位高者,但这种知识的实际价值早已大打折扣。所以,通过大众传媒的“知识平均化”效果不可能消除知沟、实现普遍社会平等。
三、“知沟”理论的应用研究及其意义
(一)N.卡茨的“信息沟”理论
1)新传播技术的采用将带来整个社会信息流通量和信息接触量的增大,这对每个社会成员都是如此;
2)新技术的采用所带来的利益并非对所有社会成员都均等。现有信息水准较高或信息能力较强的人能获得更多的信息(理由:早期效果带给传播活跃、既有信息储量大的群体,需要相关知识,经济条件等资源,现有信息水准程度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
3)既有的信息富裕阶层通过早期采用和使用电脑等先进机器,能获得信息优势;
4)新技术层出不穷,换代周期越来越短,其趋势可能是“老沟”未平,“新沟”又现。
(二)“信息沟”的应用研究领域:
1、新媒介的普及过程研究:主要从人们获得信息和知识的物质手段,即信息接受和处理设备的普及过程入手,来分析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乃至“知沟”现状及其产生原因。普及研究的成果,意味着社会各阶层间的“信息沟”或“知沟”的根源在于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2、地区开发与社会发展研究:早期关注重点是发展中国家区域开发问题;70 年代是发达国家的开发援助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新的社会不平等;90 年代后扩展到整个信息社会规划和建设的领域。
3、媒介素养研究:英国学者大卫·布金汉姆将它定义为“社会成员”“使用和解读媒介信息所需要的知识、技巧和能力”。按照美国“媒介素养领袖会议”的定义,是公众接近、分析、评价各种信息,达到沟通交流目的的能力。
四、新环境下知沟理论的变化
1、专业性高的“知沟”扩大,专业性低的“知沟”缩小。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中国各个地区的平均生活水平得到较大的改善,基础教育得到广泛普及,传统媒介如报纸、广播、电视等早已普及,并且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当然,根据社会地区的不同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差距,各地区、各个阶层所使用的主流媒介也存在着差异,但是人们的平均媒介接触率有很大提高。同时,电视、广播等在对人们知识的普及上也发挥了重大作用,尤其是对常识性知识的普及上,对于专业性要求较低的,并非需要专业人士才可解读的知识,人们接触和了解的机会越来越多,在电视、杂志、报纸等传统媒体上比较容易接触到,因此在这类知识上人们之间的“知沟”缩小了。而对于专业性较高的知识类,新媒介环境下,人们之问的“知识沟”则是呈扩大的趋势。
2、“知沟”变化的影响因素中,文化知识因素相比于社会经济因素发挥着更大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手机媒介的普及,人们接触信息的机会都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信源也呈现多元化,以往大众媒介掌握信息资源甚至垄断信息资源的情况已经不复存在。人们经济生活水平提高,互联网、手机媒介的接触门槛在降低,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地区,互联网、智能手机产品也在逐渐普及。同时,人口流动也将经济发达地区的信息、设备带入较落后的地区。但是原有知识文化水平的差距却并没有随着时代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新的媒介技术的推出而得到像当初义务教育普及那样大的改善。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使用互联网、手机及其他媒介产品的目的往往不是获取知识、信息,而是游戏、娱乐、交友为主,而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人则能更有效的运用互联网、手机等媒介上的知识性资源。新的媒介环境下,人们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元、更便利,那么知识文化水平较高的人们则在更便利、多元的基础上获取更多的知识,从而进一步拉开与知识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的差距。因此,知识文化水平对知识沟的影响会比经济水平的影响更强烈。
3、知识的“地区沟”扩大 。这一特点也与中国整个经济发展状况的城乡差异、地区差异相一致。在多元的新媒介的推动下,沿海发达城市信息流通快速、便捷,人们接触信息的机会相对均等。同时,沿海发达城市的人均经济生活水平和文化知识水平都相对较高,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人们接触信息的频率也较高,即使是处于社会底层的务工人员也可以在地铁、公交车上接触到移动传媒或者使用手机、网络陕速的获取信息。在整个信息高速流通的大环境下,整体知识水平会有所提升。而处于内陆、西北地区,尤其是贫困山区的人们,随着新的媒介时代的到来将会再一次被拉开距离。落后地区信息流通较慢,人们文化知识水平较落后,思想相对保守,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以及应用新技术的速度慢,因此,发达地域与落后地区之间的知识地区沟将进一步扩大。
参考资料:郭庆光《传播学教程》;
刘海龙《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