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6月16日,受强降水云系影响,广东梅州多地出现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其中,平远县泗水镇24小时降水达369.3毫米,全市多地受灾严重。截至2024年6月17日,平远县泗水镇、仁居镇、东石镇、蕉岭县南礤镇、梅县区松源镇等多处发生山洪、山体滑坡,造成5人死亡、15人失联、13人受困。截至截至2024年6月17日20时,广东省消防救援队伍已接报强降雨相关警情267起,出动消防救援人员1424人,消防车267辆、舟艇198艘共疏散营救被困群众622人。
本报告利用网络舆情监测分析平台蚁坊鹰眼速读网系统对“广东梅州暴雨”这一事件的新闻媒体报道特点、事件传播特点、当地相关部门采取的措施等进行全面分析,以供参考。
二、媒体报道特点
1、报道迅速及时
暴雨发生后,新闻媒体迅速发布报道,通过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多种渠道传播,确保公众能尽快了解暴雨事件的最新情况。这种迅速及时的报道有助于公众及时做好防范措施,减少暴雨带来的损失。
2、报道内容丰富
新闻媒体在报道中不仅关注暴雨的实时情况,同时还报道了暴雨的成因、影响范围、受灾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另外,报道中包括了政府部门的应对措施、救援进展等方面的内容,为公众提供了全面、详实的信息,有助于公众全面了解暴雨事件,增强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3、报道形式多样
除了传统的文字报道,新闻媒体如今还广泛运用了图片、视频等多种报道形式。这些图片和视频报道能够直观地捕捉并展示暴雨现场的实际情况,大大增强了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种多元化的报道方式不仅满足了不同受众群体的个性化需求,还有效提升了新闻报道的传播效果。
4、报道关注度高
由于暴雨事件造成了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闻媒体的报道进一步提高了公众对事件的关注度,激发了公众的同情心和爱心。报道中传递的救援进展、受灾情况等信息也激发了公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更多人参与到救援工作中来。
三、事件传播特点
1、传播速度快:随着社交媒体等新媒体平台的普及,暴雨事件的传播速度极快。相关信息在短时间内就能迅速传播至全国各地。
2、传播范围广:由于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和互动性,暴雨事件的传播范围非常广泛。无论是城市居民还是农村居民,都能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相关信息。
3、传播形式多样:除了传统的新闻报道外,社交媒体上的短视频等形式更加直观、生动,成为了暴雨事件传播的重要途径,引起公众的共鸣和关注。
四、梅州暴雨应急响应
1、组织抢险救援队伍
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立即启动抗洪救援预案,调派平远、蕉岭、梅江、梅县、兴宁等救援力量,共计29车174人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广东省消防救援总队随后调派潮州、揭阳、汕头、广州、深圳、惠州、东莞、佛山、河源、机动、训保等支队,协同森林消防广东机动队伍共1190名消防救援人员前往梅州增援。
2、加强现场救援工作
消防救援人员驾驶橡皮艇,携带激流救生衣、水域救援绳索等救援设备,赶往受灾严重的地区开展救援。发现被困人员后,消防救援人员迅速将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截至17日20时,已疏散营救被困群众622人。
3、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气象部门加强对雨情、水情的监测预报,及时发布暴雨、洪水、塌方、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山洪灾害预警信息。
4、及时发布信息
通过官方渠道及时发布暴雨预警信息、受灾情况、救援进展等相关信息,满足了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同时,还加强了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确保信息的准确传递。
5、加强协调配合
政府部门之间加强了协调配合,形成了合力。例如,广东省应急厅派直升机前往“孤岛”,转移梅州洪水受困群众、梅州公安奔赴一线、梅州市消防救援支队奔赴一线救援。
五、重点监测事项
1、天气变化情况:
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暴雨预警信息,包括预警级别、预警区域和预计影响时间等,以便及时做出应对决策。
2、灾情发展情况:
实时收集、整理和分析灾情信息,包括受灾地区、受灾人口、房屋倒塌、道路中断、农作物受灾面积等,以评估灾害损失和救援需求。
加强对重点区域和关键设施的巡查和监测,如水库、堤防、桥梁、隧道等,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
3、救援进展情况:
实时掌握救援队伍和物资的调配情况,确保救援资源能够及时到达受灾地区。
监督救援行动的执行情况,确保救援措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及时调整和优化救援方案。
加强对救援人员的安全防护和健康管理,确保他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4、舆情动态:
实时监测社交媒体、新闻网站等渠道上的舆情信息,了解公众对暴雨事件的看法、态度和情绪变化。
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和澄清不实信息,避免谣言和误解的传播,维护社会稳定和公众信心。
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与合作,及时发布权威信息,关注舆论走向。
5、次生灾害风险:
评估暴雨可能引发的次生灾害风险,如山洪、泥石流、滑坡等,并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
加强对次生灾害的监测和预警,确保在灾害发生前能够及时做出预警和应对。
6、社会民生需求:
关注受灾地区居民的生活需求,如食品、饮用水、药品、临时住所等,确保他们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
相关阅读推荐:网络热点话题分析:北方多地高温预警
咨询及申请试用:蚁坊鹰眼速读网舆情监测系统免费试用》》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