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经济”是指近年来随着网络购物平台的日臻完善,围绕着女性理财、美容、服饰消费而形成了特有的经济圈和经济现象,女性对于消费的推崇产生推动经济增长作用。而近年来,随着女性收入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她经济”愈来愈成为消费市场中不可忽视的影响力,根据埃森哲最新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拥有近4亿年龄在20-60岁的女性消费者,其每年掌控着高达10万亿人民币的消费支出,也足以构成世界第三大消费市场,接近欧洲德国、法国、英国零售市场的总和。“她经济”细化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楼市“她经济”、买买买“独自美丽”、“她”的力量越来越强大突出,同时女性对于生活品质要求折射到消费市场的需求变化、“她经济”影响下共同崛起的女性观念也频繁成为社交网络上的常议话题。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后,“她经济”再次进入社交视野引发人们的热烈讨论,以此为契机简要分析网民是如何看待“她经济”发展浪潮?
网络热度发展趋势
通过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对相关网络话题信息进行分析,“她经济”的讨论热度在今年三八妇女节前后有所上升,商家塑造的节日仪式感氛围越来越成为拉动女性消费的外因之一,值得一提的是,三八妇女节已经不单单是庆祝歌颂女性的节日,在消费主义盛行之下,各大电商平台围绕该节日展开了一场优惠补贴活动拉锯战,越来越多的商家将女性划为主要消费群体。从“她经济”网络舆论关注层面则体现为女性价值、女性思考、甚至女性面临的年龄、职业、焦虑等综合问题带来的流量红利及强调女性自我意识渗透,比如三八妇女节当天社交媒体平台上发起致敬“她力量”的话题,引发网络群体在这个节日里关注女性奉献与权益,这也是促使“她经济”被越来越多网友关注的原因之一。随着互联网社交媒体的进一步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观点态度得以表达、看见,同时随着互联网环境的复杂化和圈层多元化,网络舆论也容易朝着女权等极端化方向发展,在“她经济”盛行的同时也容易产生争议。
谁在传播她经济?
从“她经济”的话题传播情况来看,该话题进入网民视野经过了媒体话题设置引导、以及网络博主较为分散的观点传播,不同领域网民群体对其定义和内涵的解读差异明显。简要分析,主线讨论集中在“她经济”对消费所产生的不容忽视的价值,以@经济观察报 @每日经济新闻 等影响力广泛的财经博主报道近年来女性在消费市场的旺盛购买力,其中两组数据引发网民热议,其一是据中国年度消费数据,全国75%的家庭总消费由女性贡献,50%的男性定位产品由女性购买。其二是《2021年女性置业报告》中提到,有82%的女性计划在5年内置业,其中打算今年买房的女性占比14%,近四成女性打算两年内买房。“她经济”已经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在重点博主传播中,我们也能看到不少网络博主的身影,其对于“她经济”的关注重点不同,同样在舆论场中产生了众多观点的碰撞。比如@白鱼Fiasili 认为将“她经济”消费情况来替代真实的女性自我赋能以及群体反抗是片面的看法,抵制女王/女神节电商活动没有必要。消费主义并不只是影响女性而对男性群体免疫,而女性悦己消费也不应该等同于女性大手大脚花钱、指责女性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
“她经济”地域讨论热度
从网络讨论热度来看,“她经济”在北上广一线城市的讨论热度要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这与一线城市青年群体基数大、消费能力高、可选择的品牌范围更广、女性经济、性格更独立等因素有关。伴随消费升级,“她经济”已经不单纯停留于“买买买”,经济独立、舍得花钱、个性化等标签正在重新定义女性消费。
“她经济”背后活跃的网络文化思考
重新定义“她经济”女性消费的背后,其实更多是当代女性对于消费观念的更新换代,线上消费打破时间地域局限越来越被广大消费者所认可,女性越来越崇尚经济独立、自给自足的舒适感,而这样的观念崛起与现在的网络媒体环境分不开。当下互联网环境中,人人手里都有麦克风,赋予了网民更多的话语权,“她经济”折射出来的是女性经济独立拥有更多的消费市场价值,女性题材电视剧中宣扬的女性独立意识等,也成为活跃在社交网络上的话题,这让越来越多的商家开始在迎合女性消费上做文章。
与之而来的还有网民言论中消极的一面,诸多新闻报道女性在婚姻中遭受的不平等待遇、恐婚恐育、容貌焦虑、就业歧视等话题提高了社会大众对于女性群体的关注,比如众多社会话题下女性观点刚刚被推上公共领域就被冠以“女权主义”,形成污名化的偏见,产生男权女权的扭曲、过激言论,同时加剧了男女群体的观点对立表达。
新媒体背景下,女性话语权和女性在社会经济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得以凸显,这也让更多的女性力量得以看见。“她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也要警惕消费主义陷阱,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