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数据杀熟”再一次出视在社交网络中,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网友发布的一篇【我被美团会员割了韭菜】的文章在网上引发热议,文章透露,作者开通美团外卖会员后在一家经常点餐的外卖店铺下单发现平时不超过3元的配送费涨至6元,随后作者分别用两部手机使用会员帐号和非会员帐号同步测试,结果发现会员帐号的配送费为6,而非会员帐号的配送费仅为2元,质疑美团对会员杀熟,几天后作者再次进行测试发现,几乎同一时间,同一店铺,同一地址,会员帐号的配送费为4元,非会员帐号的配送费为二元,此事经过发酵,#美团被爆杀熟外卖会员#迅速登上当日微博热搜榜。随后,美团外卖方面发声明回应称,配送费差异与会员身份无关,由于软件存在定位缓存,错误地使用了用户上一次的历史定位,与用户实际位置产生了偏差,导致了配送费预估不准。在实际下单时,会按照真实配送地址计算,不受影响。
然而,美团方面的回应不但没有平息公众质疑,反而掀起舆论热议之潮。网友们在微博、知乎、黑猫投诉、朋友圈等“控诉”美团对老会员的差别对待:配送费更高、同一家店吃两三回就涨价、开通了会员反而满减金额减少,甚至续个会员费都感受到了美团的“喜新厌旧”,美团再一次站上了舆论风口,股价大跌3%,逾400亿市值蒸发。而且,不仅是美团有这种情况,饿了么以及其他电商平台同样存在上述问题,由此引发公众对多个网络平台曾陷“大数据杀熟”争议的再度关注。
2020年9月15日,央视点名在线旅游平台的“大数据杀熟”现象,提到在线旅游平台针对不同消费特征的旅游者对同一产品或服务在相同条件下设置差异化的价格。当日,在微博上发起的一个投票显示有1.5万人认为自己遇到价格明显差异的情况,占所有投票人员的近八成。
2019年3月,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发布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结果显示,88.32%的被调查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普遍或很普遍,56.92%的被调查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同时,被调查者认为网购平台、在线旅游和网约车等消费“大数据杀熟”问题最多,在线旅游高居榜首。
2018年12月20日,“大数据杀熟”当选为2018年度社会生活类十大流行语。
根据蚁坊软件舆情监测软件鹰眼速读网对#大数据杀熟#相关报道媒体类型进行分析,微博客类社交网络、新闻APP、微信公众号、新闻网站等成为主要报道平台,占比达到95%,这与人们对于移动媒介的使用、碎片化时间、碎片化阅读习惯以及这些平台快速、便捷的传播特点有着较大的关系。
2018年,“大数据杀熟”问题开始进入公众视野。
所谓的“大数据杀熟”,在经济学上被称为“价格歧视”,通常指一个新用户和一个老用户购买同样的商品或服务时,老用户看到的价格要比新用户高。2018年起,“大数据杀熟”问题开始引起广泛关注。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中国消费者协会、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评选的“2018年十大消费侵权事件”中,“大数据杀熟”的案例便占一席之位。
近年来,“大数据杀熟”已在在线旅游、网约车、网购等多个网络平台多次引发争议,根据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于2019年初进行的调查,有超过五成的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的经历。不过,涉事平台多对此予以否认,有在线旅游平台将价差解释为酒店和航班库存变化等带来的价格实时变化。
从关注#大数据杀熟#的网友地域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四川、湖北、河南、福建等地。这些地区网民对网购、出行、旅游、外卖等电商平台的使用更为广泛和依赖,用户习惯和用户行为使得大数据杀熟相关问题的议论更为热烈,对电商的依赖意味着对杀熟这种割韭菜的行为更为敏感,影响更为广泛。
从数据分析工具鹰击早发现的分析来看,对于#大数据杀熟#有38.4%的网民持负面观点:互联网时代下的“大数据杀熟”,一方面,违背了商业伦理。越是老顾客,越应该受到照顾,这是商家应该遵循的基本伦理。而现实却是越是会员,越被“算计”的多,这无疑是在透支熟客的信任。网友认为,大数据杀熟的本质并不是价格歧视,而是对用户的欺骗。价格歧视的初衷,是针对不同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能力,给出使企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然而,杀熟的出发点并不是基于用户真实的购买需求,而仅仅是利用了忠诚用户的路径依赖和信息不对称。部分网友表示一些平台对老客户提高服务费用,这种通过收集数据分析后的不公正对待,让所有的消费者都痛恨不已。另一方面,大数据“杀熟”还侵犯了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和知情权。从表面上看,消费者通过网站选购商品,得到了一个明码标价的商品和服务,但其实这种所谓的明码标价却是信息不对称背景下的歧视和暗算,剥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对于电商平台的诚信度而言也大打折扣。
38.9%的网友持正面观点,认为蚂蚁金服事件以及互联网巨头盯上社区买菜、社区团购等事件后,引发出来的“ 关于互联网巨头垄断 ”的担忧,也在舆论场上掀起了不小的风浪。随后国家三部门(市场监督总局、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约谈阿里、京东、美团、滴滴、饿了么、同程、腾讯等27家中国互联网巨头企业,就规范线上经济秩序开展行政指导。以及2020年12月14日,中国反垄断法正式开出“ 第一枪 ”,阿里、腾讯、顺丰成为了第一批被“ 打中 ”的互联网巨头等收获舆论好评,大数据杀熟问题此时被摆到公众面前,无疑可以引起大家的重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是一件好事。
专家意见:
在北京交通大学信息安全系主任王伟看来,“大数据杀熟”在技术上没有什么难度。他指出,平台掌握了个人信息、行为习惯等数据后,判断其偏好、用户黏合度、价格敏感度等,利用大数据技术实现“千人千面”,使不同用户看到的不同的价格或搜索结果从而“杀熟”。
中国传媒大学大数据研究中心教授沈浩指出,互联网平台通过用户数据量以及数据更新频次,可轻易判断出是“生客”还是“熟客”。结果是平台大赚,商家、消费者利益受损,还容易导致垄断。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