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青海省格尔木市的315国道部分路段成了“网红公路”,许多游客驻足并在公路中间拍照,甚至有当地导游将此地列为必去景点。媒体从青海交警总队获悉,自2018年至今315国道上因为拍照就引发了8起交通事故。即便当地交警加强管理措施,游客在网红公路上“拿命拍照”的危险行为仍旧屡禁不止。经过媒体对青海网红公路因拍照所造成的严重事故的报道,该新闻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传播热度,并引发网友的热议。
一、较长传播周期下的传播热度趋势演变
青海格尔木G315国道U型公路成为网红打卡地的相关信息早在8月3日就已经在网络上传播开来,最初是由@看看新闻KNEWS 对此进行的相关报道,报道内容主要为“游客扎堆网红U型公路拍照,差点被撞还笑……”该信息在当时也引发了一些媒体的关注,人民网、环球时报、人民日报等媒体对此进行了相关传播,使其在8月4日的传播热度形成了一个小峰值。随后该事件的传播热度呈现不断消退的趋势。直到8月9日,央视网视频关于“白岩松评马路中间成打卡圣地”的相关信息在网络上传播起来,该消息本身在8月9日并没有形成一定的关注度。而中国青年报、每日经济新闻等媒体传播了“青海网红公路因拍照发生8起交通事故”的相关信息在网络上的关注热度迅速被激发。在关于“青海网红公路因拍照发生8起交通事故”的信息热度不断升高之时,之前关于“白岩松评马路中间成打卡圣地”的信息热度再一次被央视新闻等各大媒体以及网络大V不断传播。使得关于青海网红公路拍照造成事故相关信息的传播热度在8月10日不断攀升,并形成较大的热度峰值。
总体来看,青海U型公路成网红打卡圣地这一新闻的相关信息,经历了较长的传播周期,从传播内容来看并无较大差异。但是在传播标题的具体细节上存在关键信息的差别,从“游客扎堆网红U型公路拍照”到“青海网红公路因拍照发生8起交通事故”,关键信息的差别在某种程度上对受众的吸引力是不同的。另外,各大媒体包括主流媒体预警式的信息传播以及对白岩松这位权威性意见领袖的评论式发言的积极宣传,也成为该事件传播热度不断升温的助推力。
二、网络舆论的多指向抨击
这则事件信息的传播在网络上传播以后,刺激了网民的情绪反应。从总体网络情绪的分布来看,负面情绪占据了绝对的的主导。从负面情绪的具体表达来看,网络言论多以抨击性话语进行呈现。从抨击内容的具体指向来看,主要分为对网红行为及网红效应、对不顾自己与他人的生命安全、对给相关部门添麻烦等抨击角度。
从对网红行为及网红效应的抨击来看,主要是立足该事件下网红效应的包装下表现出来的强大带动力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另外网红跟风效应下的虚荣、无脑、低智商等负面风气的形成也成为网友诟病的内容。加之之前关于网红的各种负面消息层出不穷,使得网民对当下网红这一现象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导致这些网民抛弃了辩证看待网红现象的可能性,呈现出对网红全盘否定的趋势;从不顾他人生命安全的抨击来看,主要是针对当下人为了表现、为了流量的扭曲价值观以及对社会公德低下的品格担忧;从对给相关部门添麻烦的抨击来看,则主要针对部分旅客无视当地交警的管控和提醒,为相关部门制造麻烦。
这些负面性抨击指向有时也会演化成调侃戏谑的表达,比如“这里拍完照,活着,那是:诗和远方。拍完照,死了,那是:尸和西方……”、“命可以不要,网红必须要当,可惜最后却是血红”,这些讽刺意味浓厚的调侃,也引得舆论的极大拥趸。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