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电影《满江红》票房领跑贺岁档,影片中涉及了岳飞、秦桧等历史人物,与之相关的庙宇、建筑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尤其是有秦桧像的景点更为热闹,出现了多地秦桧像被砸的局面。1月29日,河南周口,男子拿起铁板暴打秦桧,被工作人员连忙阻止。杭州岳王庙也成为了热门打卡地。岳王庙秦桧夫妇的跪像被游客们纷纷抽打雕像,雕像上面还挂着“禁止吐痰”的提示。据介绍,这个雕像已经跪了500多年,因为总是被人砸烂,历史上重新修筑了9次。虽然秦桧像经常被砸,但是在这个电影上映的档口,秦桧像被砸的频率尤其高。由一部电影所引发的砸秦桧像热潮在网络中也引发了舆论热议。
一、多地秦桧像被砸舆情热度推动力分析
多地秦桧像被众多游客打砸这一事件的舆情热度演化呈现小范围扩散随后强势爆发且不断蔓延的状态,总体上传播热度较高。该事件之所以形成这样的传播热度与诸多因素相关。首先,这与电影《满江红》上映的档口有关,虽然打砸秦桧像在一些地方成为风俗,每年都会发生,但是电影中影视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观众们的愤怒情感,唤醒了他们对于忠奸憎恶分明的历史记忆,加上春节期间旅游需求的旺盛,涌向相关景点用扇、砸等暴力方式发泄自己的愤慨。其次,自媒体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将相关画面进行扩散,引发了网友们的关注,而新闻媒体将以多起具体事件进行积极报道,如一男子搬钢板砸秦桧像、游客们在景区内高喊还我河山怒砸秦桧像等事件经过媒体们争相报道,将这一现象推入公共视野,形成全网关注,舆情热度攀升。再者,事件本身是否是一种过激反应推动了舆情热度的扩散,激发了网民们的讨论热情,这也成为事件持续引发关注的推动力之一。
二、秦桧像被砸这一事件下舆论立场分布
对于该不该通过怒砸秦桧像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悲愤情绪无疑成为这一事件舆论内容的核心焦点。从网络舆论态度分析来看,反对砸秦桧像的舆论意见占比最高,这部分舆论普遍认为这种方式不可取,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泄愤行为,更有网民抨击称这是一种上不了台面的“血性”行为,实际上是懦夫的表现。整体来看,反对的态度虽然占据多数,但是反对的理由存在多样性,分为对群体心理的解读、无脑泄愤的抨击、对不文明行为的指责等等。其次仍有部分网民支持这种做法,高呼砸的好,以此发泄自己内心对秦桧的憎恶。而这些舆论态度又与反对者的意见形成了对立,斗争对立的趋势不断显现。
三、秦桧像被砸舆论戏谑回归到严肃议题
随着秦桧像被砸在网络中被舆论纷纷,舆论态度也不断分化,呈现出喧嚣凌乱的态势。新闻媒体逐渐表态,发表评论文章表明立场,“正义感的抒发不应冲破理智的束缚”、“打砸秦桧像是寻衅滋事,不是‘尊岳’”、抽打秦桧雕像别走‘极端’,等媒体评论文章不断涌现,其共同态度为公众朴素的爱国情感不应被情绪绑架,更不应该损坏社会公共设施和影响他人旅行体验,将家国情怀和对英雄的尊崇之情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社会国家建设做出努力。与此同时,景区也发布倡议,呼吁游客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爱护旅游资源。对极端打砸行为交由警方处理,公安部门受理案件。由此来看,在景区内打砸秦桧像这一事件经过网络传播、舆论发酵,在媒体正向议题设置,景区严肃倡导,将其舆论风向由戏谑转向严肃,即摒弃情绪化裹挟下的极端正义行为,提升个人针砭时弊的能力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部分文字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