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共情?
共情是一种社会性、动态性的心理过程。指的是为他人的幸福而欣喜,为他人的不幸而悲伤,这一现象在人际互动中颇为常见。当人们看到他人经历了某事或正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能够产生一种近似感同身受的体验,这就是共情。
什么是共情效应?
共情效应是指利用大众的同理心触发共鸣形成舆论声势的舆情现象。在民生舆情中表现尤为突出,由于涉事者损害或符合大多数人的利益,强烈的代入感易激发群体同理心,让网民能够突破年龄、阶层、性别等圈层走到一起,去表达共同诉求,发泄共同的情感。
通俗而言就是人和人之间在有差异的情景下,在不同的年龄、经历、状态下,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在同一种情绪里对话,互相感知、理解和分享,体验对方内心世界的能力。
共情效应的产生机制
这一过程包含着自下而上的情绪分享和自上而下的认知调节过程。情绪分享是刺激驱动的自动化过程,“共情”活动往往是在无意识的前提下进行的,投射活动把无意识的情感转移到了对象之中。与此同时,认知框架会对情绪分享产生调节作用,主体在意识到与客体不同的前提下,对其总体状况进行认知评估,并对客体产生伴有相应行为的情感反应。两个过程既彼此独立又互相作用以确保个体社会适应的灵活性。
共同与怜悯的区别
怜悯者可怜他人不幸,带有一种自上而下的优越感,甚至不用去费心分辨对方的情绪感受。例如乞丐虽然能获得不少施舍,但几乎没有人会去问他们还需要些什么,今天过得是否开心。而共情是建立在对等的心态上,富人可以与穷人共情,成人可以与幼儿共情。看一部电影,会为电影中主角所遭受的痛苦境遇而痛哭流涕。读一个故事,会为故事中的情节而紧张激动。这是因为与电影或故事中的角色产生了共情,把自己当成了电影或故事中的主人公,感受着他人的情绪,体验着他人的痛苦,就好像是自己在经历着一切。简单来说,共情是认同他人情绪与情感,并产生内心共鸣的一种心理现象。
舆情事件中的共情效应
在社会热点舆情事件中也不乏共情效应的存在。如:酒店偷拍摄像头暴露了酒店行业对于顾客隐私安全缺乏保护措施,魏则西事件中的疾病误导,杭州杀妻碎尸案的残忍和冷漠,扶老人被讹中的人性考验等,人人都担心类似事件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相似的痛点更易引起公众的恐慌和共情,从而引发网民关注事件并参与讨论、传播,推动相应部门尽快进行事件的调查,情况的说明及处理,相关人员及单位的追责,制度条例的完善改进等。
以孙海洋寻亲事件为例:2021年12月7日,据央视网《法治在线》栏目报道,2021年12月6日下午,在深圳市公安局,电影《亲爱的》原型孙海洋终于见到了丢失14年零57天的儿子孙卓,在这14年里孙海洋锲而不舍寻找被拐走的儿子,他的寻子故事也被大家熟知。随着孩子的寻回,一系列的后续问题也不断引发网民关注,吸引公众加入到事件的传播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来源:舆情监测软件 鹰眼速读网)
从鹰眼速读网的分析来看,“买卖同罪、重罚、判刑、度日如年、天下无拐、人贩子、买家、户口、养儿防老、不能原谅、重男轻女”等成为网民评论中的高频词汇。拐卖、寻亲相关话题一直以来在社交平台中就具有较高的关注度,相关信息也具有较高的共情传播效应,网民的共情也体现在多个方面。对于被拐家庭的的情感卷入,使网民更容易代入孩子被拐之后给家庭带来的痛苦、寻子过程中的艰辛、对人贩子及买家的痛恨、团聚之后的喜悦、对拐卖儿童落户产生疑问、团团圆后孩子的抚养问题、对买家的追责等情境。
其次,悬赏20万寻儿子店以及近年来打拐题材的电影《亲爱的》、《失孤》等作品的上映,让我们看到了最真实的失去自己孩子的父母的崩溃状态和悲痛心情,苦苦追寻的坚持与希望,成为引发观众共情的重要载体。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与影视作品的艺术表现相结合,给人带来情感卷入,引发网民情感共鸣。
最后,孙卓的认亲,被拐过程经历、认亲后的去向问题、被拐儿童落户问题、“养父母”是否该判刑等呈现出来的涉及社会现象、法律法规、养儿防老等观念与受众个体经验、情感诉求、认知观点等产生张力和意向联想机制,直接或间接影响了网民的共情模式和情感方向。在被拐事件多地屡次发生的情景下,网民对于拐卖儿童、买卖同罪等有着大致相同的观念框架,在这种大框架下,网民更容易产生共情效应。共情效应在舆情热点事件中的运用,就是这些事件与网民之间经由情感和认知的共同作用,产生情感互动,以及群体认同层面的共情效应扩散。
类似还有滴滴网约车事件,因涉及到乘客的人身安全问题,公众会担心类似事件发生在自己身上,因此会有更加强烈的代入感,从而引发更多网民的关注与讨论,形成了大规模的舆论传播,这也体现了“共情效应”对舆论传播的显著影响。
参考:
百度百科
共情不是怜悯,感同身受也是一种能力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