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下午,两名小孩在大渡口万发码头长江段溺水。当时有两名男子跳入江中救援,并在数十名群众手牵手接力帮助下,将两名落水小孩成功救起,但其中一名下水援救男子不幸被江水冲走,搜寻后发现该名男子已不幸遇难。据悉,这名参与救援的失踪男子为大渡口区育才小学体育老师王红旭,今年35岁,围绕搜救王老师以及见义勇为的行为在网上引发多次关注与讨论高峰。
Ⅰ、网络传播过程
重庆老师救人遇难事件在网络上的传播历经数日,线上持续关注线下搜救行动形成网络围观效应,报道参与媒体多、报道频率密集、受搜救进度与网民情绪波动形成多次高峰。简要传播脉络如下:
6月2日午间11时许,重庆当地媒体 “大渡口发布”首先在微信公众号平台和新闻客户端播报《愿平安!两孩童长江落水获救,一救人者失踪,正在全力搜救》。
2日午间开始,重庆晨报、封面新闻、人民网等媒体于主流社交平台转载传播#35岁教师为救落水儿童被水冲走#的搜救信息,传播主体增多,传播范围由本地圈子扩大到全国范围。
下午17点52分, 封面新闻发布救人教师遇难消息,18点人民日报发文《痛心!#重庆一老师为救两落水儿童不幸遇难#》,王老师遇难的搜救结果刷屏使网络热度达到第一次高峰。
6月3日,漩涡视频凌晨发布的#重庆遇难老师不是第1次救人#得到多次转发,午间11时央视发布《#目击者回忆重庆35岁教师救人细节#》,王老师生前的事迹细节的挖掘报道使网络舆情达到第二次高峰。
6月4日,重庆市教委发布消息,重庆市教委、市人力社保局决定追授王红旭老师“重庆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同时报请教育部追授“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13时至17时,#重庆为遇难老师追授优秀教师称号#、#教师救两娃牺牲被追授重庆好人#话题使网络热度再次上涨。
6月5日,人民日报转载“大渡口发布”报道,王老师母亲的采访在网络上扩散开来,#重庆获救孩子家人长跪不起# #牺牲英雄的母亲说我们都是爱生如子#成为网民讨论焦点,当事人的发声使全网热度于当日下午14时再触高峰。
Ⅱ、传播特点与舆论情绪变化分析
时值夏日溺水事件多发,此次网络发酵爆发经历了老师救人、搜救老师行踪、救人者遇难全过程,公众聚焦舆情周期相应推进形成对事件的网络围观效应,在传播中占主导的各主流媒体通过相应的报道手法调动公众关注与情绪释放。
1)整体上来看,多家媒体全过程报道跟进扩大事件影响范围,易形成舆论参与感,使网民的心态从称赞救人老师同时担忧老师是否平安、到确认老师遇难的悲伤再到老师母亲发声形成感动激励,情绪变化呈现多样,且大体上随消息的陆续更新正负面情绪形成交锋。
2)在事件扩散中产生的话题与热门博文呈现出媒体细节化、场景化报道的特点。如老师好友讲述老师事迹#重庆遇难老师不是第1次救人#、遇难消息流出后#目击者回忆重庆35岁教师救人细节#、#救援队打捞出教师遗体站成一排默哀#、王老师儿子在岸边呼喊爸爸,老师母亲哭倒等,对特定事件与场景的捕捉报道以小处着眼使王老师的形象更为立体,网民对王老师家人的共情十分强烈,激发尊敬、哀伤等舆论情绪释放。
3)在舆论情绪的动态变化中,前期表现为对英勇救人王老师的致敬与搜救王老师的不安、伤感的正负面情绪夹杂释放,遇难结果确认后经细节化场景化报道的渲染效果迅速转为悲痛、伤感的大规模负面情绪冲击。另一方面,在主流舆论氛围充满对老师遇难的悲伤的同时由于缺少对被救者的报道,舆论臆测与想象随之而来、情绪转悲为愤,对被救者父母未能好好教育孩子导致发生悲剧性结果的指责与攻击声颇高,对见义勇为行为的功利性、必要性评价持续发酵。此种状态一直到6月5日,透露获救孩子家长长跪不起,救人老师母亲发声的报道发出后才有所变化,负面情绪缓和、主流舆论扭转为感动与对英雄母亲的致敬之情。
Ⅲ、见义勇为类事件舆情剖析
1)事件特点
见义勇为类事件在舆论场上的传播一般体现为较明显的情绪性舆情,舆论表态常为对施义者的赞扬以及对不义者或不义行为的谴责,道德评判色彩较重。也有的会触发对类似情境下“该不该见义勇为”“如何见义勇为”等对见义勇为带有功利性的评判与辩论,如何避免此类讨论发展成对公众道德观的挑战与不良影响,避免报道见义勇为事件原有惩恶扬善功能的偏离甚至丧失是面对此类舆情时需要关注考虑的一大方面。
2)舆情启示
在此次重庆老师救人遇难事件中,公众围观了搜救遇难全过程,参与感下舆论情绪不断积聚,带来的朴素情感动力充足。值得关注的是,在遇难悲剧性色彩强烈的结局激发公众伤感情绪后,部分转变成对被救者的指责与抨击形成道德审判,至传播后期获救者长跪不起、老师母亲发声后才变为平息。这与前期媒体放大伤感情绪蔓延的播报、缺少理性反思的报道失衡有关。
在见义勇为类舆情本就常发展为情绪舆情的基础上,情绪渲染性报道突出救人事件、英雄精神的宣传是合情合理且应当的一大角度,但另一层面,在这类鲜活的生命交换类事件中相应的如何吸取教训,减少悲剧性后果的理性反思也应为题中之义。在感怀宣传见义勇为、舍己为人精神之外,更需要在此事基础上对溺水预防做出宣传警示,督促家校对孩子做好相应的教育,促成情绪性宣泄向理性评析转变,在对见义勇为行为的“扬善”层面加大温度化支持与物质体恤,与公众的正义感与道德情感形成良性互动,施义精神才能得到更好的弘扬。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