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人民网在主流社交平台转载了一篇标题为《#毕业生学位论文查重乱象#:#买了降重服务论文照抄不误#》的报道。该篇博文主体提到目前硕博学位论文查重服务的高价,突出描写了毕业生采用的“见红就删,见黄就改”此类降重技巧(标红表示系统查出的抄袭部分,标黄表示引用部分)与部分学生购买降重服务的现象,博文发出后引发网民热议。
舆情发展过程
根据媒体报道与舆情监测系统对全网关于“毕业生学术论文查重乱象”这一关键词的追踪,原始信息源来自11日上午6时左右新华每日电讯发布的原创报道,之后多家媒体对此报道进行了传播。9时人民网在社交平台转载此篇报道,不仅关注的网民数量开始增长,参与报道的媒体数也上升。
至当日下午,参与该话题讨论的以个人账号居多,关键传播博文的扩散层级也多表现为单一信源在几小时内的多次普通网民一级传播,热度得以持续积累,最终于18时左右达到话题高峰。后续也有博主账号对此发表看法,但媒体方面,除了传递源报道之外,后期少有媒体进行评述或跟进,舆情高峰期过后最终声量也趋于消散。
毕业季论文查重话题自带高关注
尽管本次所报道的焦点是硕博论文,但查重是目前本科学生、硕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都要经历的必经步骤,所以网络平台上也有不少本科阶段毕业生参与此次讨论。此外,临近毕业季,论文相关话题是正苦于查重降重的应届生讨论的一大热点。在以上事件背景与时间背景两方面的影响下,调动的以应届生为主的网民群体对该话题的关注强度就较为显著。仅在主流社交平台上,相关话题就一度冲上热搜榜单,阅读量也超3亿。话题下的舆论反馈表现为部分网民吐槽调侃自身查重降重的各种操作,相当一部分的负面情绪涌向了最初转载信息的媒体与当前论文查重要求的讨论。
转载媒体为何受到网民诟病?
原创报道来自新华社,但转载媒体特别是热门转载成为大部分网民不满的直接对象,这与应届生群体认为目前查重机制存在一些问题、近段时间内苦于降重的烦闷情绪有一定关系,另一方面则是作为关键传播主体在转载源报道时,在博文内容对信息提取、聚焦重点的处理不恰当有关。
(转载博文)
原文调查的是目前毕业生查重过程存在的一些现象以及对主要依赖查重机制对毕业论文进行评价是否恰当的探讨。但媒体转载博文主体在作简要的信息说明时,虽然信息都是原来文章中的内容,但选取组合之后触发网民不满。
提取的信息如查重服务、“删红改黄”降重技巧是目前对学位论文较低重复率有硬性要求下每个毕业生都要进行的基本操作,虽然最后引用了专家对查重机制的评述,但整体上着重对毕业生查重降重的描写使大部分网民看到博文与话题词条后很容易认为自己响应降重要求的这一基本操作被批为“乱象”、“学术不端”,特别是当网民怀着对查重这一机制进行分析评判的期望点进报道,却发现似乎是在批评近期忙于查重降重的自己,因而迅速产生愤慨情绪。还有部分网民在点击原文链接进行阅读之后,发现原文整体上还是对低重复率、论文评审不能查重至上的探讨,进而认为转载介绍上存在偏颇,于是猛烈批评、指责转载媒体曲解文意等。
主流舆论关于查重率的看法
在激发网民对查重话题的吐槽热情之后,主流舆论中主要指向查重降重过程中对重复率过低、查重检测方式过于机械不讲理、查重服务价格过高等几个方面。
目前部分高校强调低重复率,学生们提出在查重结果上连学术用语、专有名词、概念定义甚至实验仪器都会被计入重复率,导致整段飘红,解决办法有的靠自己把这些专业用语、简洁句子拆解成冗长的大白话,有的靠语言互译降低重复但也难避晦涩等。几番操作过后论文内容被改得啼笑皆非。而撰写论文降重过程中往往需要多次送检重复率,学校免费检测次数有限,用完之后还得学生自己在网上找机构购买查重次数或服务,单次查重价格过高,还有的机构软件为增加查重订单获利故意提高结果的重复率等,这些花费对还在校园,没有固定劳动收入的学生来说难以承担,在网上找的机构查重还有使自己的论文面临泄密的风险。
(来自网友@不过教招不改名 的查重降重分享)
可做评审参考,但不该查重至上
舆论反馈与专家意见认为,重复率低也不意味着该篇论文就一定是一篇好的学术论文。如果是本身对抄袭就有强依赖的学生写论文,其通过购买降重服务、洗稿之后,重复率的约束在这里是失效的。在目前机器查重方案尚且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之时,不应过度依靠查重进行学术评价,可承认其一定的辅助和参考作用,但真正关键的仍然是人为的对学生知识掌握与学术创新的考核,这样学生也可以在学术内容方面而不是一味追求降重上花费精力。
有学者指出,国际上通行的学术评价方法是同行评价,查重率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唯一标准,学位论文评审需要从“技术为主、以人为辅”转向“以人为主、技术为辅”,可建立相应的学位论文评价体系和操作手册,并加强学术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学术诚信的意识。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