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04日 00时——2023年01月03日 10时)
近日,囤药相关话题成为各大社交平台热点,频频登上热搜榜单,成为公众热议话题。从退烧药、抗原到蒙脱石散、血氧仪,囤药风波受到人们广泛热议。本文将利用互联网舆情监测软件鹰眼速读网系统对这一话题进行分析。
一、趋势变化
根据互联网舆情监测软件鹰眼速读网系统的分析,在2022年12月01日至2023年1月3日这一时间段内,全网有关“囤药”的相关舆情信息从2022年12月6日逐渐升高,共经历四波舆情高峰。其中,最高峰出现在12月15日。
第一波舆情高峰在2022年12月6日
新冠吃药顺序、囤药清单、N95口罩等有关囤药相关话题在社交平台中进行传播,网络热度开始升高。
第二波舆情高峰在2022年12月9日
自2022年12月7日疫情全面放开后,全国不再进行核酸检测,同时行程码服务也已下线,去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出市跨省都不再查验核酸证明、行程码。抢布洛芬、抢电解制水、抢黄桃罐头等囤药、囤货相关信息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中逐渐增多。“囤的不是药,是心安”的舆论情绪成为主流。
第三波舆情高峰在2022年12月15日
随着各地疫情的发展,布洛芬、连花清瘟等明星药在多家药房脱销。与此同时,社交媒体出现了一批“异地网购药品攻略”的文章,引发网友争议。部分博主发布“原价买药攻略”,引导近期有购买相关药物需求但是又买不到的网友,可以在线上买药平台将自己的定位改到目前疫情还不严重的省份和城市,通过外卖下单然后联系外卖员进行快递。在退烧药短缺的情况下,此举在社交平台中引发较大的舆论争议。
第四波舆情高峰在2023年1月2日
1月2日,全国第一波疫情已尾声,一些城市已经度过感染高峰,正在应对即将到来的重症高峰。囤退烧药、抗原检测试剂风波结束。另外,囤特效药、血氧仪、蒙脱石散等风波开始在各大社交平台中引发舆论热议,但是基于囤退烧药、抗原的经历,网民对于此波囤药显然更为理智,相关舆情信息在网络中的传播并没有形成较大规模。
二、传播平台
从整体上看,有关“囤药 "的传播平台主要是社交网络(占比43.2%)。其次为“视频”平台(占36.4%)以及“微信公众号”平台(占8.7%)。另外,在新闻客户端、新闻平台中也有一定传播。
三、文章类型
监测时段内,全网有关“囤药”的信息内容主要以原贴为主,占61.7%,其次为转发,占21%,评论信息较少,占17.3%。
四、看看专家怎么说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介绍,感染新冠病毒后,严格意义来说,中药和西药的作用只是辅助治疗,帮助减轻一些症状,控制病情发展,减少转为重症的风险。即使“小分子特效药”,它的机理也只是抑制病毒复制,并不能根除病毒。而且,这类药的治疗窗口期比较窄,只在感染后的5天内有效,且与他汀等多种常用药不宜联合使用。
张伯礼强调,感染新冠病毒后,用药时一定要理智,合理用药,还要有些耐心,药物发挥作用要有一定时间。切记没有神药,没有特效药。更忌有病乱服药、无目的联合用药,反生药害。对抗新冠病毒的“主力”是自身免疫力。因此,囤药不如囤“好身体”。调整好身体状态,注意休息,适量多饮水,多吃新鲜水果蔬菜,保证营养的摄入,保持良好的情绪,提高机体免疫力,才是顺利度过感染过程的最重要因素。
近日,蒙脱石散登上热搜。据央广网,专家表示腹泻的对症支持护理用药,要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预防脱水,蒙脱石散冲剂没有止泻作用,服用过多可能会便秘。用药须讲究精准,据网传指引吃药很可能适得其反。央广网评,有关部门也应及时组织专家讲解相关知识让人们在自我防护中有的放矢,此外,要警惕蒙脱石散等药物走红背后黑手,为防止有投机取巧者囤积药品、抬高价格,有关部门还要加强巡查,依法打击。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