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男子顺同事回家出车祸赔偿90万”事件被媒体曝光后瞬间引爆网络舆论场。媒体、网民、自媒体对此掀起火热的线上讨论,在男子该不该赔、同事搭车能不能同意、媒体是否存在引战嫌疑、面临道德人性和法律问题时如何选择等等话题推动下发酵成为热点舆情事件,相关争议持续不断。围绕“男子顺同事回家出车祸赔偿90万”舆情事件,最终演化成为了典型舆论冲突,一方面,网民道义感性与法律判决之间的冲突;另一方面,媒体传播话语表达与网络民意选择之间的冲突。
一、舆情事件:媒体初始曝光引发舆论热议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自1月11日中午至13日,男子顺同事回家出车祸赔偿90万舆情热度趋势整体呈现“舆情酝酿—骤然爆发—缓慢回落”的倒“V”字形传播态势。
1月11日11时左右,“星视频”率先报道了“福建男子顺同事回家出车祸负全责,赔偿90万”的消息。报道称,男子戴某下班时顺路搭载同事王某回家,行驶至某路段时碰撞到路边墙体,造成同事王某当场死亡。交警认定:戴某负事故全部责任,王某不负事故责任。戴某与王某家人对此均无异议,王某家人要求戴某赔偿130万余元。经海沧区法院审理,本案中,戴某与死者王某系同事关系,事故车辆系非营运机动车,戴某搭载王某并未向其收取费用,且事故认定书中并未发现戴某存在故意或明显重大过失的情形。法院酌定戴某承担70%的赔偿责任,判决戴某赔偿王某家人因本起交通事故造成的各项经济损失90万余元。经新浪福建、福州头条等当地自媒体以及凤凰周刊、北京青年报等媒体转发报道后,该事件随即引发小范围内的网民关注,舆情触发,进入酝酿期。
1月12日,#男子顺同事回家出车祸赔偿90万#登上社交网络平台热搜榜,舆情开始全面爆发。其中,有自媒体发起投票“你觉得车主承担70%赔偿责任合理吗?”,也有媒体评论表态“‘搭不搭’没有对错,但安全始终是第一”“‘好心办坏事’并不可怕,怕的是,有好心,但不办事”,还有律师借此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在多方力量下场参与、搅动之下,网络民意的观点之争更加走向分化。
二、舆情解析:舆论冲突的具体表现
“男子顺同事回家出车祸赔偿90万”事件本身属于确定性的判决结果,正是媒体积极设置议题而使舆论在事后触发,并由此随着媒体、自媒体、网络大V的合力推动,舆情到达峰值。不同网络民意之间的撕裂以及针对媒体报道、专家解读的批判性审视都表明着这一判决结果与网络舆论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冲突。
1、道义与法律的选择
继“扶不扶”“救不救”之后,网络上又出现了“搭不搭车”的两难选择,出于道德的善意行为和出于法律的价值评价再次展现出矛盾和对立。在大部分网友看来,“顺同事回家”出发点是助人为乐的行为,做好人好事理应值得肯定,出车祸是双方意料之外的风险,戴某被判赔偿90万“好心没好报”、“破坏了人性的美好”、“有违常理人情”,表示“以后同事搭车需要签生死免责协议”;也有网友认为要求司机赔偿存在合理性,一来顺路载人和同事死亡没有因果关系,二来驾驶员对乘客负有安全责任,行车规范最重要。可见,受到朴素道德正义感的驱使,大部分网友对司机产生情绪化主导的同情,片面地接受“判罚90万”单一信息,忽视法律框架内的适用依据,民意走向了极端倾向的舆论审判,导致道德焦虑和法律的不信任。
2、网络民意对媒体公共舆论引导的影响作用
在事件传播过程中,有网友评论到“看媒体轻易挑事成功!你们就那么容易被媒体欺骗。这件事关键点是驾驶员戴某,这场车祸的原因是戴某违章造成的,但是戴某没有主观上的故意并不妨碍他违章导致同事死亡的事实。至于赔偿金额的多少,不讨论。只是提醒你们媒体就是这么暗搓搓骗流量的”。媒体忽略“违章”事实、重点关注赔偿金额,主观选择性地报道社会案件,遭到了网友诟病。以往媒体为公众设置议程的信息传播格局发生了变化,在日渐崛起的网络舆论面前,网民用一种质疑性的眼光来对媒体提供信息真实与否进行审视,从而弱化了媒体公共舆论引导作用。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