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政务重大政策出台前的舆情风险评估,就是指评估政策出台后可能在互联网环境中产生的舆情反应以及引发的舆论效应,并据此形成评估结论后以采取措施完善政策,最终确保政策落地后得以有效实施。一般来说,大部分政务政策涉及与民生、教育、医疗等与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很容易引发群众的不同反应,尤其是在当下发达的网络环境下,不同的网络声音更容易积聚,因此,政策出台之前提前做好舆情风险评估意义重大。
一、重大政策出台前舆情风险评估的必要性
一份政务重大政策出台前做好舆情风险评估工作,不仅是应对复杂多变的网络环境的现实要求,也是满足群众知情权切实尊重民意的政策要求,更是确保政策科学性以便顺利实施的客观要求。由此可见,一份政务重大政策出台前进行舆情风险评估具有充分的必要性。
1、在公众参与中提前了解民意以确保政策科学化民主化
政策出台前需要满足群众知情权,提前让群众知晓即将出台的政策内容,将政策中与群众切身相关的内容重点突出,提高他们的参与感,让他们积极参与表达相关意见,以此汇聚网络民意,尊重网络民意。将舆情风险评估工作置于政策出台之前,不仅能根据网络民意来完善政策中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确保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而且还能弥合政府和群众之间的矛盾以及信任危机,从长远来看,更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2、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舆情风险以确保政策顺利实施
政策出台之前做舆情风险评估,是从源头上防范化解可能出现的舆情风险的重要举措。在当下网络传播环境中,一项政策的出台会在网络中被议论纷纷,网友们会针对此反应自己诉求,不同的传播主体也会进行不同的解读,另外网络舆论极易放大政府瑕疵、恶意解读政策目的、对政策价值持怀疑态度等在网络中较为多见,“官腔”、“新瓶装旧酒”等对政府政策的话语表达也频繁出现。因此,提前做好舆情风险评估工作,采纳合理舆论意见的同时做好政策解释,以化解网民误解以及刻板思维的认知惯性,为政策的顺利实施提供前提保障。
二、重大政策出台前舆情风险评估的政策要求
事前进行舆情风险评估多次被官方提及并给予高度重视,相关政府单位也纷纷出台了相关的政策要求,这为不同单位不同部门进行舆情风险评估提供了基本遵循,从宏观层面提供了根本指导。
对于政务政策出台前如何做好舆情风险评估,不同政府单位相关部门有不同的政策要求,但具有共同的指导思想和原则遵循。具体来看,一方面是要以正确把握和妥善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注重加强利益协调、诉求表达和权益保障等机制建设,积极防范和化解重大事项舆情风险,认真查找并解决矛盾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促进经济发展、社会事业进步和社会稳定和谐。另一方面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权责统一、民主法治等多项具体原则。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舆情风险评估,做到早发现、早化解、早处置,推进政务政策的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三、重大政策出台前如何做舆情风险评估?
明确重大政策出台前开展舆情风险评估的相关步骤是最为关键的工作,这一方面需要根据政策本身确定舆情风险评估的内容和重点,另一方面还要通过相关的工作程序来检测风险是否存在以及确定风险等级,更重要的是得出舆情风险评估结果之后,该如何进行相关的回应以及处置。只有这样,才能通过提前进行舆情风险评估来确保政策科学顺利的实施。
1、确定舆情风险评估的范围和重点
一份政务重大政策出台前应该首先确定舆情风险评估的范围和重点,这一方面需要立足于政策内容本身来确定。这份政策实施的目的解读、政策中可能涉及的利益群体、政策中涉及的公众敏感内容都是舆情风险评估的基本范围;另一方面需要立足于当下网络环境来确定,相关政策以及政策中指向内容此前在舆论中存在怎样的反应、媒体报道视角、网民关注度、民意认可度、可能存在的质疑之处更是进行舆情风险评估的重点。例如,一份中小学教育领域内的政策出台之前,做舆情风险评估,一方面要立足于政策内容与网民意愿的契合度、是否在解决现实问题方面确有成效等,另一方面还要立足于政策内容出台之后,不同传播主体会突出哪些视角进行解读、舆论会存在哪些负面反应等。总而言之,应该统筹政策本身以及网络传播环境两大方面来确定风险评估的范围及重点。
2、制定完善的舆情风险评估步骤
评估的范围及重点确定之后,就将面临着如何开展舆情风险评估的具体工作。这无疑需要建立完善的舆情风险评估步骤。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三个步骤展开:
第一,提前释放信息,收集民意。在政策出台以前,邀请新闻媒体参与决策,通过问卷调查、专家论证等形式,同时充分利用相关网站,广泛征求基层和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准确把握群众对评估事项的反应及心理动态,把握舆论反应。
第二,根据舆论反应,确定舆情风险。舆论反应主要是针对哪些方面、舆论质疑点指向何处、网络情感的态度反应、舆论表达的强弱程度等都是重要的参考内容。而对于从海量的数据信息中形成对网络舆论的全面认识,可以借助于鹰眼速读网等相关舆情分析工具,形成全面准确的舆论反馈,以此确定舆情风险。
第三,分析论证,制定预案。对于呈现的舆情风险,要根据政策本身进行分析论证,政策本身是否存在漏洞或不足之处,还是网民自身理解存在偏差,据此确定应对舆情风险的预案。包括,政策调整后及时回应、引发公众积极参与、获得主流民意的认同等。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