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京沪两地法学生起诉苹果不送充电器”的消息引发舆论广泛热议。据悉,从iPhone 12系列开始,苹果手机的产品包装盒里只有手机和一根USB-C转接线,不再配备电源适配器和耳机。对此,苹果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出于环保的考量。长期以来,绝大部分网民对此虽充斥着不满情绪却受制于维权无门、缺乏代替品等各种因素而选择沉默。2021年5月,来自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的学生们组队将向苹果电子产品商贸(北京)有限公司所在的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法院提出立案申请。请求判令苹果公司交付手机充电器;承担违约责任,支付违约金100元并承担诉讼费用。此案已于今年9月一审开庭,目前,仍在补充证据和书面材料阶段。
该事件经媒体在社交网络上传播之后,网民基于不同立场展开激烈争论。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综合分析显示,网络情感整体呈现负面为主导态势,占比66%;其次为正面情感,占比22%;中立态度为12%。从舆论话题来看,学生起诉苹果可能胜诉吗、案件争议焦点是否成立、法学生起诉苹果的深层价值意义等方面。
舆情综述:法学生起诉苹果获舆论支持
通过以上舆情热度趋势分析可见,法学生起诉苹果不送充电器舆情热度共出现了两次峰值。首次峰值出现在10月25日20时左右,当天,上海法治报所报道的一篇《法学生状告苹果公司欺诈:买手机凭什么不配充电器?庭审对垒两小时…》的文章以“京沪两地法学生起诉苹果不送充电器”冲突性明显的话题在社交网络平台上传播开来,将“苹果不送充电器”这一事实再度推向风口浪尖;经网民进一步讨论之后,10月27日10时许,该事件舆情到达最高峰,这一时期,网民关注焦点集中在“可能胜诉吗”事件走向的猜想层面。由于相关进展并未被爆出,截至10月27日15时,舆情热度逐渐走向消退。可以预见的是,一旦法学生起诉苹果不送充电器取得实质性突破,将会掀起新一轮的讨论热潮。
从情感分析来看,针对法学生起诉苹果不送充电器一事,网民整体上以负面情感为主,认为“苹果不送充电器”不合理、不满苹果公司的霸王条款的声音占据绝大多数。除此之外,一些质疑法学生蹭热度、刷履历、哗众取宠的评论遭到了一些舆论抨击,。正面情感源于“栋梁”“支持维权”“加油”“干的漂亮”等偏向法学生的舆论话语表达。持中性态度的网民能够做到比较客观的评论问题,例如“苹果不赠送充电器是正义的,用户认为手机需要充电器也是正义的”“学生起诉苹果公司在公共舆论上就已经赢了,法院判决赢不赢已经不重要了”“产权人可以确定怎么卖!消费者可以选择买不买!”等等。
舆情点评:苹果丧失舆论阵地原因何在?
美国苹果自国内面世以来就凭借其自身独特的因其独特的iOS系统鹤立鸡群,取得一大批果粉的青睐。但近年来,随着苹果手机系列产品自身问题频出、华为、小米等可替代的国产手机品牌质量愈来愈可靠以及网民爱国朴素情怀在舆论场中不断发酵,苹果渐渐在丧失国内主流舆论阵地。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