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外课堂、书本外学习是近期教育类舆情的热议话题之一。6月23日,陕西某小学开辟“开心农场”获大丰收,校内学生义卖400多斤蔬菜资助贫困学生和留守儿童的行为获舆论点赞。29日有媒体报道称,重庆某学校在教学楼顶种了14000株向日葵打造纯天然教学课堂,学校把美术课、劳动课、科学课都搬到了这里,再度引发关注,相关讨论下,多数网民对这种户外教学教育方式持认可态度。
热度发展概况
29日19时26分,资讯短视频自媒体@梨视频 在主流社交平台发布《#重庆一小学楼顶种14000株向日葵#,学校把美术课、劳动课、科学课都搬到这里》。同时段内,资讯账号@百姓瞭望台 发布图文报道,新闻网站也有少量报道,当日内舆情起势较为低迷。
30日上午8时许,@新浪新闻 、@梨视频 再发报道,10时至11时,@梨视频29日所发的源头博文以及历史博主@痴史 发布的向日葵生长过程科普内容转发数增速明显,传播热度达到峰值。后续科普博主积极参与话题讨论、转评热门博文,同时亦有地方政法、交通类新媒体账号对事件报道的转载,形成以向日葵相关的自然科学普及内容为主导、辅以事件报道在全网络平台的扩散态势,在该过程中网络热度也逐渐消退。
近期“户外课堂”类教育话题对比
6月23日至29日时段内,小学生义卖“开心农场”400多斤蔬菜与重庆一小学楼顶种14000株向日葵虽然都为涉及户外课堂的话题,但引起的舆情热度有所差异。根据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的整理分析来看,前者的主要传播主体为官媒人民网,传播覆盖能力较强,但由于当时恰逢今年高考成绩、高考分数线公布,因而在绝对强势话题对大众关注的抢占影响下热度不高。而后者主要传播主体为自媒体账号与多位科普博主,热度表现高于前者,但话题发展也受传播主体影响在后期偏离事件报道本身,讨论内容偏向了自然科学类科普。
整体上,该类新闻属于单一热点类话题,缺乏后续发展动力,短时间内相似话题的再次传播一定程度上也使舆论“新鲜感”不足,大众关注易产生疲惫,因而两次新闻的舆情生命周期都不算长、爆发强度也不太明显。
“向日葵课堂”收获多数点赞,部分网友关注屋顶种植安全性
由于话题后期舆论焦点转移至由关键词“向日葵”引发出的各类自然科学科普类内容,因而对于事件本身的观点主要集中于前中期热门报道的转评区。“纸上得来终觉浅”,不论是课本还是视频教学都比不上让学生自己肉眼观察、实地实践来得直接有说服力,在楼顶开设纯天然“向日葵课堂”广受舆论点赞。多数网友认为这不但能让学生亲近自然收获知识,更是一种很好的劳动实践和品德教育。此外,也有网友疑问植物根穿刺对建筑防水功能的影响、教学楼顶的承重能力等等,相关讨论过程中,重庆的“8D城市”印象、当地特色建筑风格则被频繁提及。
媒体账号@正观-黄河评论 于30日下午发布时评文章《“种下14000株向日葵”的户外课堂不妨多些》称:“……教学楼顶种下向日葵,这样的课堂太生动,不仅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长远看,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学习能力,也将有所裨益。但愿有更多学校种下“向日葵”,让学生们都能向阳而生。”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