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近几天的网络热议一般以315晚会的曝光通报与各路媒体记者的专题报道为起点,主题大多围绕企业方的回应整改与普通消费者的消费维权展开。就在3月15日白天,一篇《放两个月都不会烂的沃柑,果农从来不吃》的新闻报道掀起舆论争议。在该篇报道发布后,沃柑浸抑菌药后直接上市的相关信息不断发酵,15日至16日两天时间内,舆论的中心也一度从食用沃柑的安全性转到了媒体报道的恰当性与严谨性。
“泡药沃柑”网络热度形成脉络
(1)起始期:15日上午8时至下午13时左右
在引起大众关注的【#澎湃315调查#|沃柑浸抑菌药保鲜背后:被忽视的安全间隔期】暗访报道中提到,近日业内人士爆料称,在沃柑的主要产区广西南宁武鸣区,部分果商为保证沃柑品相,擅自调高抑菌农药的稀释浓度,而泡药后的安全间隔期更是被各方长期忽视。澎湃新闻于15日上午8时许发出此条报道后,食品安全这一备受关注的民生话题很快吸引了网民注意与大V账号的转发传播,并在新浪财经、中国新闻周刊转载扩散的推动下,“泡药沃柑”的热度在当日下午13时左右达到第一波舆情高峰。
(2)舆论震荡期:15日下午
在13时之后,舆论场的话语权开始由以科普类博主为代表的意见领袖主导,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 在15日下午近14时对网民分析科普了“所谓柑橘“泡药”的药,就是果蔬保鲜剂”,发表了不用过分害怕的表态,在这之后,更多的科普博主如植物学博士@植物人史军 、@松鼠云无心 等加入消解网民担忧的队伍,摆出相关文献资料进行表态,助推网络热度回弹,一时之间舆论场在担忧“泡药沃柑”与反恐慌的态度之中摇摆,此时部分网民对报道中的沃柑是否对人体有害持疑惑的态度,但此时,媒体将果农用科学保鲜处理水果变成“下毒”的舆论认知形成,网民对撰文媒体的抨击也随着分析科普的传播初见苗头,并且力度遂传播范围的扩大而持续增大。
(3)舆情爆发期:15日晚间至16日白天
15日晚间20时许,@不乖书生 转载广西柑橘类种植行业协会【普及柑橘保鲜常识,引导正确消费】声明,并直指澎湃新闻制造农产品恐慌,22时左右,南宁市武鸣区委宣传部官微发布【“武鸣沃柑”质量安全有保障】的声明博文,对网络上热传的“泡药沃柑”一说做出回应,但传播范围较为有限。至16日白天,红星新闻、中国新闻网等媒体转载官方回应,事件热度反扑,此时对媒体发布争议文章的指责态度仍有蔓延,但网民对武鸣沃柑的自发宣传也形成正面的舆论声量。
网民情绪动态分析
对“泡药沃柑”事件的发展过程中的舆论情绪倾向进行分析,主要以武鸣区相关声明流出为分界点网民情绪经历了从负面主导到正面陡增的变化。
(1)负面表态构成变化:
新闻初步发布后,舆论情绪最初表现为对食用沃柑的担忧与恐慌、对果农果商的讽刺、以及部分对各类食品安全的扫射性表态。之后伴随科普博主的澄清以及武鸣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声明发出,某些大V博主公开呛声发文媒体、舆论场对此形成较为统一的情绪观点认知,使得发文媒体转而成为舆论场的众矢之的。
一方面,泡药沃柑一文中存在的“不谈剂量谈毒性放大问题、缺少求证但对宣称涉及的危害模糊带过”等问题让网民质疑媒体的专业性;另一方面,果农本身传播能力弱势,联系之前的“香蕉癌症”等类似事件,他们对媒体这类误导性强的报道无法做出回应,或是做出回应后“辟谣无人看”,往往远不及当初报道的传达效果,最终造成水果滞销、农民承担大量损失的局面。由此,对果农处境的情感共鸣使得网民对媒体的不满情绪更甚。一时间,以澎湃新闻为代表的发表传播过“泡药沃柑果农从来不吃”新闻的媒体受到了来自公众的“垃圾媒体”、“无良媒体”、“毫无下限!造谣狗”等激烈的情绪反冲。
(2)网民声援拉升舆论场正面情绪
自15日晚间武鸣当地官方账号发布辟谣声明之后,有许多网民自发扩散声明截图,在主流媒体对此报道之前发挥了一定的传播效力。沃柑质量安全可保障这一声明得到传播后,武鸣当地政府快速响应,进行了实地抽样调查,官方通报了沃柑保鲜加工情况无问题,之后在【#记者探访武鸣沃柑保鲜加工厂#:武鸣沃柑安全有保障 果皮都可以随便吃】新闻报道与网民自发宣传为武汉沃柑正名等因素的影响下,正面情绪指数也随着这些积极的表态而拉升至最高点。除此之外,网民也发出了“非法和超标用药要监管,但很多媒体为博眼球根本不顾报道的严谨性”、“不要以正义之名,去摧毁脆弱的果农”等理性的呼吁。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