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上海金山朱泾某防护用品公司由于工期紧张,通过松江一中介加急招聘了操作工李某。李某当晚办好手续后正式入职到岗,但两个小时李某突然晕倒在地随即不省人事。事后,家属要求公司给予一次性补偿140万元。公司则认为李某仅到岗2小时,仍在“试工阶段”,只能从人道主义角度给予适当补偿。对此事件,朱泾司法所副所长朱文表示,死者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已经形成,但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可进行工伤认定。最终在调解员的调解下,死者家属愿积极协助公司申请工伤认定,同时公司也一次性支付人道主义补偿款。此事在网络上也引起了广大网友的谈论。
多重敏感信息元素推动舆情热度一触即发
2月22日早上八点半左右,@021视频 曝光了一则“上海男子入职两小时猝死家属索赔140万: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经调解最终得到解决”的视频新闻,随后头条新闻等媒体对此新闻进行了传播扩散,并形成了“男子入职两小时猝死,家属索赔140万”的讨论话题。自此该新闻的传播热度一触即发,在网络空间内迅速引发热议,在短短时间内形成了较高的热度峰值。从网民热议的内容来看,大体集中于“入职两小时”、“年轻人猝死”、“家属索赔要求”等这些涉及劳工关系、戏剧性意外、年轻人身体健康等舆情敏感性信息元素,因而能推动传播热度瞬时高涨。另外,媒体以及部分自媒体对该事件的传播内容上主要侧重于该事件的矛盾点,即“入职两小时猝死和140万索赔款”上,而对该事件中家属与公司积极促成该事件得以解决的内容突出性较低,而以前期矛盾争议点为重点信息内容也成为舆情热度迅速攀升的因素之一。
在整个事件的传播过程中,新闻媒体表现出较高的积极性。除了媒体对该事件基本信息的报道之外,还基于此科普了劳工关系、工伤认定等法律知识信息,同时还有不少媒体将年轻人猝死也作为传播议题之一,可怕年轻人猝死身体释放的信号等,以此呼吁当下的年轻人重视身体健康。
责任归属成争议焦点,舆论立场以同情公司为主
入职俩小时猝死,家属索要140万赔偿,这一赔偿要求引发了舆论的不满,纷纷为公司喊冤。舆论为公司喊冤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因为猝死男子入职时长较短,仅仅只有两小时,并不能确定猝死原因是由于工作原因还是因为个人疾病,仅凭与公司形成短暂的劳工关系进行索赔;另一方面,猝死男子家属索赔的数目较高,有些网友表示140万或许超出正常的法律规定的赔款金额。所以,很多网友站同情公司的立场上,认为公司对其进行如此高额赔偿确实有点冤屈。
法律视角成为舆论认为公司该担责的理性依据
虽然很多网友说公司倒霉,但是也有另一部分网友表示,根据劳动法来解释,公自公司与男子签订劳动带期限的劳动合同起,无论时间长短,都是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都应该依照正常的劳工关系进行赔偿。一方面,员工死亡已成事实,若是男子的个人身体原因,那就表明公司在该男子入职之前进行体检出现疏漏,理应对此进行负责;另一方面,若不是男子自身原因,则是工作上的原因造成了员工的猝死,更应该进行必要的赔偿。所以,不少网友表示,既然双方有劳动合同,虽然上岗时间短,但在工作岗位上猝死,就应该申请工伤认定,这是劳动法规定的,必须保护职工利益。
此事件发生后,部分网友善意提醒企业对员工进行全面的入职体检的重要性,还有部分网友表示,面对当前员工猝死率的攀升,应当加强自己的身体素质,坚持健康生活。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