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财经一档节目中进行的软件偷听测试在网络平台曝光,报道中APP技术专家做了一个软件偷听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在发送语音动作完成后,录音事实上还在继续。此外,经过对比实验,技术人员表示,在测试程序退至后台,或者在手机处于锁屏的情况下,录音依然可以持续进行一段时间,但都会自行终止,而关于一些人担心的APP“偷听”问题,技术上可以实现,但目前还没有发现哪款APP有真正意义上的“偷听”行为,由此牵涉出的隐私保护话题也备受关注。
官方媒体关注掀起讨论热潮
过去的一年里,隐私话题在舆论场的热议度一直都较高,大数据杀熟、人脸识别、隐私倒卖、浏览器隐私泄露等关联个人信息的新闻事件频频出现。近日央视对软件进行录音测试的新闻曝光,在官方媒体参与调查报道的情况下,网民对事件的注意力与参与度程度都明显提升,该类话题下积累的意见观点也被引爆。
据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鹰击早发现对话题的分析,1月31日上午@凤凰网科技 发布信息来源于央视财经的【#语音发出后录音还在继续# 技术上的”偷听“能力是否被滥用了?】博文之后,网络热度开始上升,之后多家媒体如@央视频 、@新浪科技 也进行了发文报道,使话题随即在31日午间到达热度高位,次日上午在各地法院、检察院等政法新媒体账号的接力传播后,热度小幅回升,截至2月1日相关话题#语音发出后录音还在继续#阅读量达7.8亿,#互联网时代如何保护隐私#阅读量达1.1亿。高热度下网民对报道中透露的互联网隐私问题主要呈现出以下两种观点:
1、隐私泄露现象的集中吐槽与反制
“真的绝了,我在一个APP上搜索的东西,再打开另一个全是相关的。。。”,借官方媒体对软件录音“偷听”的调查,大量网民提到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疑似“被偷听”、“被偷窥”的情况,与此相对应的也有网民在评论区支招:用说方言、用ios系统、控制软件调用权限等方式来避免信息的泄露,但陆续也有反驳意见表示禁用授权应用就闪退,个人控制存在限制,总存在某些盲点让人无可奈何。个人信息被收集进入算法推荐,甚至被短信电话骚扰等境遇的普遍性让网民讨论围绕自身经历分享和针对隐私泄露的反制措施不断展开,也发出了希望能出台相关规范禁止此类侵权行为的呼声。
2、对“被泄露”现况的自解
尽管隐私泄露这一状态是不正常的且该问题被公众广泛认同,但目前现实中针对隐私泄露能够提供的具体举措还不多,这就导致了虽然部分用户对自身权益受损有一定认知,但由于长期处于“数据裸奔”状态慢慢对隐私问题的解决持悲观表态,放弃了隐私保护。“大数据时代没有什么隐私可言。”、“反正大家的信息都是已经暴露了”,在这个基础上继续转变为对隐私泄露常态的调侃与自我安慰:“只要你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偷窥软件”,以自解的态度应对无可奈何的信息泄露现况。
互联网时代隐私保护何去何从
本次热议话题中被网民多次提到的“说了什么就推荐什么”现象大多是采用多渠道、长时间积累的个人网状数据形成了“用户画像”,实现精准捕捉个人的喜好、行为特点等功能,但在这个信息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信息使用途径的界定、是否存在过度索取权限、用户权益该如何保障等就成为需要管控的关键点。
数据经济迭代越来越快,对于信息泄露问题,法律博主@谈典看法 分享了工信部开设的针对APP过度收集信息的反映举报渠道和不良信息举报网站,呼吁大众对侵犯用户隐私的问题采取绝不容忍的态度,用合理手段维护自身权益。除了通过用户自身注意、积极维权之外,相关监管部门对软件的个人信息收集做进一步规范和细化更为关键,让相关的法律法规“长出牙齿”,严惩越界行为,从规则制定的大方向上避免类似技术滥用、钻空子行为的发生。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