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知名网球运动员李娜被传退出中国国籍的消息在网络上持续发酵,一纸加盖中国驻釜山总领事馆公章的领事证明迅速在网络上传播,让不少网民对李娜的行为感到疑惑不解,风起云涌之时当事人并未做过多解释,舆论情绪化表达明显。而随着官方信息的不断披露,李娜国籍事件原来是一起“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的乌龙事件...事件发展完整脉络究竟如何,自媒体传播又带来哪些启示意义?
“此李娜非彼李娜”乌龙事件网络热度
李娜陷入改国籍风波源于自媒体博主@刘文华律师 通过社交平台账号发布领事证明图片,并配文李娜退出中国国籍,由此产生一系列舆论发酵,在网民还未了解事情真相之前,已经有不少网络博主开始转载该博文,围绕李娜改国籍疑虑逐步上升至爱国主义拥护,促使热度影响力进一步扩散。随后,李娜团队对该风波进行解释,图中的李娜及其护照号并非是众多网友猜测的网球运动员李娜,舆论热度有回落之势。次日,中领馆对此事进行回应,称该申请人证件使用姓名与知名运动员相同,其已在韩国结婚定居多年,而网球运动员李娜仍然是中国国籍。
从该事件的整个传播过程来看,涉及名人舆情事件的话题关注度高,李娜改国籍风波由自媒体博主爆料,随后谣言经历了网络舆论持续发酵,多方回应澄清乌龙事件后舆情热度慢慢退却。
舆情传播特点分析
1、名人舆情娱乐博主参与度较高
李娜作为我国体育网球赛事中的标杆性人物,拥有广大的受众粉丝基础,走出赛场后的生活依然备受关注。体育明星的相关隐私在互联网空间的发酵下容易发展成公众窥探和消遣的热门事件。从事件传播的重要节点来看,李娜国籍风波事件经律师个人社交账号发布后,迅速在互联网上引发热议,其中也不乏恶意揣测、带节奏的言论。由于信息扑朔迷离以及网民获取信息的不对称性,导致了网友产生对李娜事件有确定的信息和了解的强烈需求,进而推动预期该升温。如拥有众多粉丝的自媒体博主@地瓜熊老六 发布“李娜退出中国国籍?哪个李娜?为什么在釜山提出?要加入韩国国籍吗?”
随着李娜国籍真相慢慢浮出水面,律师爆料的李娜并非是公众所熟知的体坛明星李娜,原来是重名导致的乌龙事件,这一阶段的传播主体切换成官媒账号,如澎湃新闻、环球网等发布权威信息辟谣李娜退出中国国籍,而李娜本人在辟谣后表示“没什么好说的”,似乎并未受到网络风波影响。随后众多娱乐自媒体账号如@搜狐娱乐 @圈内星探 等扩散话题影响力。
2. 改国籍风波引发非理性情绪传播
改国籍传言一波三折,舆论漩涡中心李娜并未对此做过多解释,但是网民舆论呈现出了较大的转变,由改国籍风波产生了众多针对李娜的非理性言论。比如“小粉红们”自我动员表达出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对国籍体制的捍卫,对李娜改国籍问题进行抨击,这与近几年随着社交媒体发展,基于社交网络形成了不同结构不同倾向的粉丝社群有关,其中也包括对于国家文化认同和强烈文化自觉的群体。当李娜改国籍事件出发酵后,部分网民认为改国籍背离了本土文化认同,在事件真相并不清晰的情况下抢先进行恶意情绪宣泄。与此同时,多年前李娜言论也被重新挖出曲解传播,对于李娜个人名誉带来不利影响。
3. 事件澄清后网民矛盾转移至爆料者及无良大V
通过鹰击早发现系统对事件澄清后的网民情绪进行研判,持中立态度的网民言论占比有所上升,占比达到47%。李娜团队方和中领馆对此事进行回应后,网络情绪趋向于中立。部分网友认为改国籍并不是大问题,属于个人选择,网民不应该上升至对李娜个人攻击;还有部分网友认为,李娜这个名字在全国重名率非常高,在未核实是否是体育明星李娜之前,爆料者及部分无良自媒体大V率先带节奏引发网民对网坛明星李娜的猜测,应该对此导向性传播负有部分责任。
新京报对此发文评论,这起舆情事件让“娜姐”李娜深受其扰,还造成了社会注意力资源的错置与浪费,助长了某些人道德绑架的兴致。涉事律师误导了这么多人,显然该为“占用公共资源”付出代价。就法律责任来说,的确要让法律归法律、让法律来定性,但从社会层面讲,毫无疑问,他欠娜姐跟公众一个道歉。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