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2021年,往年的跨年夜活动都是辞旧迎新的重头戏。今年受疫情影响,多地相继发出通知:没有安排跨年活动或相关安排取消。各景区,比如南京鸡鸣寺将不举行任何跨年活动、北京戒台寺景区将取消2020年跨年敲钟祝福活动、湖南长沙橘子洲不举行烟花燃放活动等等;各单位,比如陕西、辽宁发文“各单位一律取消集体团拜、聚餐联欢等活动”,同时北京、上海发出提醒,元旦春节期间减少人员流动,非必要不要离开当地。
面对疫情反复背景之下不得不采取的“多地取消跨年活动”这一措施,大众媒介如何进行舆论宣传以及舆论反馈是否代表了公众仪式感之下期待和不满足的冲突,成为值得窥探的舆情焦点话题,从一定程度上看,它真切反应了官方和民间舆论场之间隔阂的消除和共识度的形成。
媒体舆论:疫情防控向好的宣传基调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12月24日,网络上关于“多地取消跨年活动”的相关舆情开始显现,此时正值平安夜、圣诞节期间,各地下发通知包括元旦跨年在内的活动被取消;27日、28日,讨论量到达峰值,媒体的初始爆料以及后续跟进成为该事件舆情发酵的重要因素。24日广州塔等公共场所没有组织倒数活动、25日上海提醒元旦、春节期间要合理安排行程非必要不出行、28日中央电视塔跨年灯光秀活动取消套票游客可退款等等一系列举措经由媒体传播开来。
通过“多地取消跨年活动”媒体话题分析来看,大部分媒体在传播过程中明确表示“非必要不要离开当地”,并倡导“云跨年”新的形式,从官方视角积极引导舆论认识到疫情当前的严谨,同时顾及到纾解公众舆论情绪。另外,防疫政策的宣传也是“多地取消跨年活动”报道中媒体的一大选择视角,经过2020疫情爆发和防控常态化的复工复产,媒体在防疫政策宣传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方便快捷、信息量大的传播内容影响着公众的具体行为。
媒体宣传疫情防控“取消跨年活动”过程中的新闻评论也对凝聚公众共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议程设置功能。新京报发文《多地取消跨年活动:防控好疫情才有欢乐祥和新年》首先拉近了与公众的心理距离,称“‘没有’‘取消’、‘不约’,确实会给经济带来一些不利影响,也会影响到民众的个体生活”,继而站在公众立场提出“很多以往需要流动、聚集才能做的事情,现在完全可以在网上进行,这也是多地取消跨年活动、减少人员流动的底气所在”,与公众达成一致性的理解;新华网评《同心协力守护2021年的平安喜乐》从展望未来的视角劝服公众,在“双节”将至的时刻,每一个人都要继续站好属于自己的防控岗位,不给新冠病毒任何可乘之机,不让疫情卷土重来,同心协力守护2021年的平安喜乐。
公众舆论:疫情面前安全第一的正向反馈
针对“多地取消跨年活动”一事,网络舆论给予了极大的支持和理解,持“疫情面前安全第一”观点的网民占据51%;“要求学校停课、放假”占比24%。而反对意见主要源于“计划落空感到失望”、“仪式更重要”的话语表达,两者仅占比23%。除此之外,还有担心明年还能不能开学、跟大降温关系更大、买黄牛票的废了、最好居家办公等等其他言论。综合来看,公众舆论与媒介的宣传成正反馈关系。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