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网络舆论场上一则“26岁工学女博士获聘湖南大学副教授”的消息引发普遍关注。据媒体报道,出生于1994年的工学博士李晟曼已经出任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而在该内容得以广泛传播之后,所产生的结果并非网民对于其年龄、资历、业绩等方面的“质疑”,而是这种潜在“质疑”背后的舆论反噬,即部分媒体先入为主、企图带节奏的行为遭受网民一定程度上的抨击。
1、媒体报道后触发舆情峰值
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自8月3日以来,关于“26岁工学女博士李晟曼获聘湖大副教授”的舆情热度就已经少量出现,网友“超级无敌小飞侠z”、“林不懂同学1998”、“考研直通车”等都作出了“才貌双全”、“年轻有为”、“点赞”积极正面评价。整体而言,该阶段媒体舆论表现平平,主要以自媒体以及普通网民发声为主。直至8月9日7时,澎湃新闻首发《26岁工学女博士李晟曼已获聘湖南大学副教授》报道后,头条新闻、中国之声、中国新闻网、封面新闻、成都商报、潇湘晨报等媒体开始大量跟进转发,促使舆情热度急剧飙升。众多媒体的介入传播扩大了事件的影响力,此时成为舆论焦点的不仅仅是李晟曼本人,还有媒体报道倾向性所导致的网民不满情绪的集中爆发。
2、网民话题:敬佩与抨击交织下的舆论呈现
从网民话题聚焦来看,“为李晟曼点赞”所占比例最高,为32%。大部分网民呼吁“要承认别人优秀”,受“华为天才少年张霁、姚婷”均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影响,不少人还感慨“华中科技大学出人才”、“真的牛”。其次,“纠正部分媒体的不严谨报道”占比29%。有网民指出,“副教授是职称,用‘出任’不合适”;同时媒体文章引用知乎问答“如何看待湖南大学(985)李晟曼只有26岁且没有海外经历直接拿副教授职称?”动机不纯,被抨击有“质疑”的成分。再次,“上升到性别问题”的讨论话题占比16%。一些网民讽刺道“男博士标题会不会就搞成:青年才俊!小伙仅26岁成为副教授”、“女生数理化就是好”。此外,对于“海外留学经历是否为教授的评判标准”的争议占比12%,李晟曼履历足够光鲜,她发过Nature、十篇一作SCI,而海外经历并不是必要条件,这一认知在舆论争议过程中成为网民的普遍共识。其他言论主要包括,不少90后网民与之进行对比,表示“有被冒犯到”;刚毕业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水平堪忧;人才引进不论资排辈值得推广等等。
以上部分媒体报道“26岁工学女博士李晟曼获聘湖大副教授”与网民的既有认知产生了一定的偏差。与以往年轻女性取得一定成绩网民第一反应往往是质疑不同,当今90后女性获得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成为社会常态,网民接受程度在不断地提高,而媒体仍然企图将其作为一件“大新闻”来加以突出,先入为主带偏节奏恰恰不符合网民现存期待,而这正是造成网民抨击最重要的因素。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