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英语都是我国各个阶段教育考试中重要科目,因此英语教育也被大众所格外重视。近些年来围绕着英语教育在我国应试教育中所占比重的讨论不断出现,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讨论层面而已。近日,浙江大学网红教授郑强一段谈论英语的演讲出现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具体的传播话题为把英语踢出高考,这一话题在全网形成火爆之势。
关于“郑强教授:把英语踢出高考”这一新闻话题最初主要是在B站、抖音这些视频类的网络平台传播开来的,其中抖音上的传播力度最强。随后出现在知乎、微博客等网络平台上进行相关话题的讨论,传播热度也随之不断升高,并在4月13日晚间传播热度达到最高。
传播特点分析:
从该新闻话题在网络上的传播来看,表现出一定的传播特点。
1.热点延迟:早前的演讲内容为何突然变成当下热点?
热点延迟是当下传播环境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即以前发生的事情却在当下突然火爆。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看,时新性作为最大的价值要素,在这种现象中表现出一定的失效性。另外,从近日传播的信息环境来看,也没有明显的事件背景作为触发因素,但是这些往日的言论却实实在在的火了。
这或许与这些信息的传播平台和传播方式有很大的关系。这些言论最初是在抖音短视频平台上火爆起来的,抖音上对高校教授郑强相关演讲进行有选择性的碎片化剪辑,贴上煽动性的标题,再加上英语教育这种话题对受众来说具有心理上的接近性,自然引发了抖音上庞大用户的关注。除此之外,抖音用户强大的二次传播的力度,也加速其传播热度的升高。而热点形成后产生的跨平台传播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由此也进一步印证了不同的媒介往往会偏好不同的传播内容,进而对受众产生影响。
2.过分解读:郑强教授到底有没有发表“把英语踢出高考”的言论?
在对郑强教授演讲中关于外语教育相关言论的传播中,大部分的传播标题和传播内容是“郑强教授:把英语踢出高考”、“郑强教授:要不要把英语踢出高考?”,而郑强教授演讲中的真正内容是:“外语耗竭了我们多少中国青年学生宝贵的时光,这20年来,我们过度的夸大了外语在中国孩子成长教育当中的分量,实际上是我们民族极其不自信的显著表现”。
从演讲的真正内容来看,里面并没有明显的“把英语踢出高考”的内容痕迹和个人倾向,由此可见这无疑是一些自媒体断章取义的过分解读,以此博大众眼球。从目前的传播数据来看,此次过分解读博眼球的传播行为确实取得一定的传播效果。
传播效果分析:
此次相关新闻的传播效果除了产生传播流量之外,更重要的是由此产生的舆论话题,这些话题的争论从某种程度上看是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的。
1.要不要把英语踢出高考的网民选择
由于大部分的传播主体对郑强教授演讲内容的传播主题定位为“要不要把英语踢出高考?”对于大部分网民来说,面对热点话题他们是很善于做选择题的,并会轻易给出答案。从舆论表现来看,学了多年的英语到最后确实没有什么实际作用,这也由此引发了广大网友的共鸣,所以他们赞成将英语踢出高考。从网民的情绪分布中也能看出,把英语踢出高考这一话题下的网民正面情绪占比最高,高达65%,由此可以看出把英语踢出高考的网络舆论支持度还是比较高的。
另外,还有不少网民借此进行娱乐性的话题带入,要不要把数学踢出高考、把物理踢出高考……
2.英语工具论和民族主义论的争议
除了对“要不要将英语踢出高考”的话题选择之外,还产生了相对深度的话题讨论:即英语工具论和民族主义论的争议。因为郑强教授在相关演讲中指出“我们过度的夸大了外语在中国孩子成长教育当中的分量,实际上是我们民族极其不自信的显著表现”,因此围绕着英语工具论和民族主义论的争议由此产生。
对于英语工具论,有75%的网友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英语其实是一种语言工具,就目前信息市场上,很大一部分的信息都是以英语为载体的,不管是为了了解更多外部的信息,还是为了有更好的学业、职业发展,学习英语还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的。
但是过度强调英语工具论也遭到了一定的驳斥,出现了一定的反对意见。其原因主要在于完全将英语作为一种工具,则会不利于英语的深度教学尤其是高校英语教学的展开,因此区分好语言工具和语言素质是非常重要。
将大规模的英语学习上升到民族自信上面是否有一定的夸张成分,这也是当下舆论讨论的重要话题。不能否认的是,某些话题一旦上升到民族主义,就会很容易带动大家情绪的,具有一定的煽动性。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也不难发现,不少网友就表现出了非常认同的态度,指出“汉语博大精深为何要学习英语、学习英语就是崇洋媚外”。另外,也有不少网友指出将学习英语上升到民族自信其实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是一种非理性的情绪表达,将英语学习和民族自信过度捆绑,本就是一种错误的认识,这既不利于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趋势,更会造成我们在国际交流中的失语状态。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