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量子波动速读”遭扒皮,现有“脑机接口头环”引质疑。
据悉,浙江一所小学的学生上课所带的硬件是一种脑机接口头环,其作用是可以检测脑电波,评判学生上课、写作业时是否集中了注意力,并给学生的集中注意力情况打分。分数还会实时传输到老师的电脑上,也会像考试成绩排名一样被发到家长群里。
一、黑科技进课堂引争议
科技的发展给教育带来的变革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门话题,这款背书为MIT和哈佛等知名研究机构的产品用来监控小学生是否走神,也毫无例外的惊诧世人,引爆舆论。
通过蚁坊软件舆情监测系统对事件的舆论热度趋势进行分析,10月30日15:34,@新浪科技 报道【#浙江小学生戴头环监控走神#:售价3千5的脑机接口头环,实时监测上课走神】后,事件进入网友视野,并引发@锋潮科技 等数码大V的关注。
当晚22:58,@紧急呼叫 采访该校一教师,教师称头环已使用近一年,无明显副作用。
31日6时起,有关此事的关注量骤然升高,2个小时后舆论量到达峰值,话题#浙江小学生戴头环监控走神#及#老师谈学生戴头环监测走神#相继登上热搜。
15时,研发公司回应小学生戴监测头环:系自愿使用,称头环并非用来监控学生,而是训练学生专注力。针对头环会给学生造成精神压力的质疑,该公司称,头环不需长期佩戴,每周训练戴一次即可。
二、各方关注,引爆舆论
“浙江小学生戴头环监控走神”曝光后之所以在社交网络平台上影响广泛,并迅速发酵成热点事件,其一是权威新闻媒体的介入,重点博主影响力排名榜显示,@头条新闻 @新京报 等关注并参与报道事件详情的媒体近半,其凭借自身的巨大影响力扩大了事件的传播范围;另外,舆论热度的骤升离不开网络大V的加持,@地瓜熊老六 @互联网的那点事 等紧跟社会热点的大V们针对事件陆续发表看法和评论,引发网民激烈互动讨论,推动话题持续传播,引爆舆情。
三、抵制、批判、质疑之声四起
“脑机接口头环”虽然来自MIT和哈佛等知名研究机构,一些老师学生认为该产品提升了学习的专注程度,很有效果,家长们也不置可否,并且使用近一年,无明显副作用,但是这些都依然无法阻挡网友的愤慨之情,抵制、批判、质疑之声四起。
1、反对之声一边倒
不少网友认为,孩子们的注意力一般最多能集中20分钟,走神是天性所致,是正常的,用头环压抑属于病态教学,会扼杀人性、想象力和创造力,虽然能够对学生起到一定的督促作用,但同时会让孩子们失去自由,担心他们像犯人一样时刻被监视会对心理产生影响和伤害,甚至将其比喻成孙悟空的紧箍咒,予以强烈反对。
2、质疑发明的意义
部分网友质疑通过硬件监控来培育标准化一的“机器”,这种“强权”式教育理念与“豫章书院”又有什么区别?这项科技发明的意义何在?如果高科技往这样的方向使用,那真是儿童的灾难,整个人类的灾难!不但荒唐可笑至极,发展到一定程度,能把人直接作为类智能机器人!细思极恐,联想到《1984》。
3、商业资本入侵校园
据悉,在国内网购平台上,该头环的售价近3500元,如果需要购买可以替换的电极,还需要再加几百元。这无疑让舆论怀疑这款设计是奔着商业目的,而爱心捐赠人回馈母校的行为也被疑是花样推销产品,实现商业资本入侵校园。
4、戴头环监控走神是否有用?
头环标榜的“21天提升专注力”、“考试提分学霸”也被网友屡屡质疑,一直关注老师讲课是集中,一直想不相关的事,也是注意力集中,注意力集中的判断依据是什么?并认为打着高科技的幌子,其实一点作用都没有。学习差异、注意力是否集中都是学生本身的问题,带头环并不能改变什么。反而是校方应该改善教学方法,积极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自主提高注意力,这才是长久之计。
四、媒体众说纷纭
“钱江晚报”在【不是什么黑科技都能往教室里塞】中认为:我们不妨以更为严格的目光来打量这些黑科技产品。对于教育来说,效率不是最重要的,培养人,教化人才是最重要的。切莫为了效率,丢掉了教育的初心。科学的发展是为了给人类谋福利,人类本身始终都应该是科学的主人,而不是相反。要有相应的规范,不是什么黑科技都能往教室里塞。在确保安全、科学、有效的前提的同时,各种教学监测设备,尤其是直接作用于人体的设备进课堂,应当慎之又慎。
“华商报”发表文章【头戴“金箍”是好是坏,且走且看】分析:孙悟空头上的金箍是为了约束他不听话,打怪杀妖我行我素,控制权在唐僧手里,戴上就摘不下来,是种无奈。孩子头上的“金箍”据说是为了提高专注力,控制权暂时在学校,但戴上是可以取下来的,是一种尝试。面对新科技新事物,别先忙着一棒子打死,不妨看看再说。如果不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还能在孩子走神儿时提醒一下,是不是可以看做是一种“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辅助外力?如果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很多途径都可以阻止其继续。
“狐度”在文章【谁批准把孩子当小白鼠】中道:我们既反对骗子公司以高科技为幌子、以提升教学效率为名,将骗财的盈利模式加诸学生和学校,我们也反对以真的技术为手段、以规训统一性为目标,在缺乏严厉程序审核的情况下来监控学生的一举一动。教育和学习始终要合乎人性,任何将孩子非人化、机器人化的监控活动、技术试验,都该受到最强烈的谴责。
五、微评
许多真真假假、满怀争议的黑科技产品如“AI智慧课堂”“智能校服”等不断被地方中小学校应用,然而,教育是国家和家庭的头等大事,类似“先进”辅助教育产品需要科学和伦理的双重核验,确保安全有益,方能投入使用。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