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歌案发生近六年以来,不管是案件的进展还是江歌妈妈与刘鑫之间恩怨一直都是网络中关注的焦点,网民基于情感道德的驱使始终活跃在网络的一线,公众同情、网络暴力、舆论审判等舆论现象在这一案件及其后续的纠纷过程中展露无遗,塑造出极为复杂的舆论景观。时至今日,由江歌案所引发的一系列后续事件仍未完全落下帷幕,舆论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仍旧在网络中不断上演。近日,自媒体大V作家陈岚在网络中公开质疑江歌妈妈百万善款不公开事件在网络中不断发酵,此前因公众同情而带来的巨额善款的来源去向被公开质疑之后,江歌妈妈在网络中哭泣恳请被调查。一个是网络中风评并不好的自媒体大V,一个饱受丧女之苦接受巨额善款的悲情母亲,就善款问题在网络中进行着激烈的对峙。在这个过程中,在引发网民积极围观的同时,“网络公堂”被再次搭建,舆论交锋之下舆论转向、舆论疲劳、网络暴力等现象凸显。
网络舆情热度两方质疑与回应中起伏演化
关于作家陈岚对江歌妈妈的质疑是存在多个方面的,这次引发如此高的热度主要是围绕江歌妈妈不公开收到的百万善款展开。3月10日,江歌妈妈在网络中公开发表了一篇名为“一个痛失爱女的母亲泣血求告”,投诉陈岚长期对其进行造谣、诽谤、侮辱。随后作家陈岚在网络中给全国媒体老师写了一封信,信中就明确指出江歌妈妈存在大量不合法不合规的募捐,将网友善款拿去放高利贷,并提出了希望江歌妈妈公布善款的诉求。其间自媒体大V@曾鹏宇 也跟陈岚开战,公开控诉陈岚此前的种种恶劣行径。他们各自的爆料及诉求在当时产生一定的关注热度,随后便逐渐消散。3月12日,头条新闻报道了江歌妈妈公开投诉陈岚的新闻,使该事件的传播热度再次点燃,此时不少自媒体传播者介入传播,聚焦内容为江歌妈妈所得到的善款问题,关于对善款的质疑逐渐发酵。3月13日,作家陈岚创建了“江歌妈妈 善款”的讨论话题,再次将江歌妈妈善款来源及去向推向了热度高潮。3月13日下午,江歌妈妈在网络中声泪俱下地哭求调查自己资金的来源及去向,经过九派新闻等有影响力的传播主体报道,迅速在网络中形成关注热潮。目前来看,该事件仍未平息,善款来源及去向问题并未明晰。
网络风暴之下呈现出哪些舆论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该事件双方经过几个回合的拉锯,推动江歌妈妈善款问题进入到舆论风暴之中。在整个过程中网络舆论也呈现出不断演化的态势,在双方交锋中网络舆论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相互影响,并呈现出以下特点。
1、“网络公堂”被自觉搭建,固有情感认知影响舆论立场
基于该事件是来自于两方关于善款问题的撕扯,关于孰是孰非问题的立场表达在网络中迅速展开,“网络公堂”被自觉搭建。从网民最初的意见表达来看,更多的是站在江歌妈妈的立场上,立场表达仍旧受到此前对江歌妈妈的同情情感的驱使。与此同时,由于陈岚的不少言论及行为都惹怒过网友,对这位自媒体大V舆论印象并不好,此次陈岚的公开质疑被不少网友认为有不怀好意、蹭热度引战之嫌,因此在这场舆论审判中,反对陈岚甚至是谩骂陈岚的言论也不在少数。由此可以看出,在该事件发生之初,基于对双方此前固有的情感认知,舆论立场更多的是偏向江歌妈妈这一方。
2、舆论聚焦在争议中回归,舆论转向过程中不信任情绪逐渐释放
通过此前固有认知而不是就事论事来对该事件作出判断,是舆论失焦的一种表现。而随着该事件双方的撕扯抓紧深入,尤其是江歌妈妈在网络中哭喊着求调查的回应出现之后,舆论风向开始转变,舆论焦点逐渐回归,聚焦到该事件的核心矛盾即善款来源和去向的问题上。互联网时代,善款来源及去向大多有网络明细记录,而江歌妈妈声称资金没问题但是却没有直面提供证据,甚至哭喊着求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和反感,对江歌妈妈关于善款问题的不信任情绪逐渐释放,希望江歌妈妈摆出证据的舆论呼声越来越强。对江歌妈妈来说,舆论反作用力逐渐显现。
3、网络拉锯战持续过久,舆论疲态显现呼吁靠现实手段调查解决
江歌案发生之后,不管是案件的审判还是江歌妈妈与刘鑫的撕扯,乃至网络中对江歌妈妈的种种质疑,一直都占据着网络公共资源。多年以来持续地在网络中来回拉锯,已经逐渐透支了公众的注意力。而在此次陈岚与江歌妈妈的来回撕扯中,双方也是你来我往,但是却没有实质性有信服力的结论。因此公众对于这种撕扯开始感到厌倦,舆论疲态显现,不少网民呼吁希望在现实环境中进行相关调查,出示调查结果,来平息这场纷争。而不是一味在网络中毫无意义的争斗,浪费网络公共资源。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