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社会,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使得人们更加容易地获取和传播信息,这也使得网络舆情越来越重要。节假日是全民欢聚的时刻,同时也是网络舆情风险的高发期,以下是节假日网络舆情风险点的汇总以及相应的舆情应对预案的推荐。
一、虚假信息
网络上流传大量的虚假信息,这些信息往往在节假日时更多。这些信息可能包括虚假新闻、虚假视频、虚假图片等,如果不加以核实和辨别,就很容易误导公众,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和焦虑。
推荐预案:加强节假日网络虚假信息监测排查,一旦发现虚假信息,快速介入,防止虚假信息进一步流通。
二、诈骗问题
节假日时期,很多人出行、聚会,而网络安全也面临着一定的威胁。一些黑客和网络犯罪分子会借助网络求财。例如,一些假冒的网店、虚假的彩票、投资等诈骗信息,容易让人上当受骗。
推荐预案:加强节假日反诈骗宣传工作,提醒公众不要轻信未知的网站和信息。同时,加强网络舆情信息监测,一旦发现诈骗信息,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快速处理。
三、突发事件
在节假日时期,由于人员大规模流动,交通运输更加繁忙,容易诱发一些突发事件,例如,突发交通事故、突发食品安全、突发自然灾害、突发景区事故等问题,都有可能引发网络上的热议。
推荐预案:各基层政府单位,要提前做好交通运力评估,做好人员部署,一旦发生突发交通事故能快速采取措施救援疏通。各级地方政府单位需要做好市场监督管理工作,实时监测互联网上有关辖区内的相关交通、食品、景区、天气等方面的舆情信息,及早发现潜在事故风险,尽早介入,保障旅途群众权益。
四、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人们针对某些人或事件进行粗暴的攻击和谩骂,这种现象在节假日时期,很容易发生。有些人可能是因为情绪的原因,或者是出于维护“正义”的目的,轻易地进行网络暴力。
推荐预案:各级基层政务单位要加强假期舆情巡查工作,一旦发现网络情绪异常,及时排查辖区假期潜在风险事故,积极为群众做好排忧解难工作。同时,加强网络暴力危害宣传,倡导群众文明上网,引导群众培养尊重和宽容的网络文化,增强社会公德心和团结互助精神。
节假日期间各级政府单位,可以借助舆情监测系统,自动实时做好辖区内网络舆情监测工作。网络舆情问题是现代社会不可避免的问题,在特殊时期,如节假日时,如何防范和应对网络舆情风险,更是需要基层政府单位,做好属地舆情突发事件监测报送,积极响应群众突发舆情事件需求,做好属地舆情事件报告总结。
相关阅读推荐:政务政法领域舆情排查工作怎么做?舆情检测方案流程详解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