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最令人痛心的事件,莫过于“重庆公交坠江”了。
10月28日上午10时08分,重庆万州长江二桥一22路公交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越过中心实线,撞击对向正常行驶的小轿车后冲上路沿,撞断围栏,坠入长江。
后来,车上的黑匣子还原了事件真相:系一名女乘客坐过站后非要强行下车,并因此与司机发生争执,两个人还动起手来,司机猛打方向盘致车辆坠江。
有人说司机是被气晕了打错了方向,有人说是因为看客的冷漠和女乘客的无理取闹令司机产生了报复心理,但不管怎样,最终的结果令人心碎:1辆车,2个人争执,3秒互殴,车上15人全部遇难。自此之后,“公交车”在网络上成为一个极为敏感的词汇,多起乘客与司机争夺方向盘的事件频频曝出,舆论搭车效应得到了充分体现。
一、什么是舆论搭车?
舆论搭车现象早已有之,但最早出现的概念是“新闻搭车”,2015年5月,庆安枪击案发生后,出现十余起针对当地政府、公安、人社、教育、纪检等多个部门的举报事件,对于这种现象,喻国明教授将之称为“新闻搭车”。
此后,媒体人李劭强发文指出,“新闻搭车,其本质是舆情搭车,舆情的诉求才是搭车的初衷”,进一步演绎出了舆情搭车的概念,又称“舆论搭车”。
在新媒体环境下,社会上出现公共突发事件,网民的声音会迅速集聚,形成强大的舆论场,若事件没有及时解决,网民的知晓欲得不到满足,不满的声音会导致舆情发生转向,与该事件有关的一系列问题会得到迅速扩散,借高涨的舆情之势,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这种由一件事引发的系列蝴蝶效应,导致舆情不断升级、发生转向的现象即为“舆论搭车”。
二、重庆公交坠江事故中的“舆论搭车”
① 热度分析
通过“鹰击早发现”系统,我们对“重庆公交车坠江”做了一个热度分析。由上图可见,事件刚刚爆出时,由于事故重大、原因不明、媒体引导等多重原因,网络上的各种猜测与质疑就已达到了一个较高的声量。
但坠江原因公布后,网络上的事件声量达到峰值,远远超过之前的热度。这是由于事故起因彻底颠覆了常理,15条鲜活生命的逝去只因一名坐过站的女乘客,这超出了广大网友所能接受的底线,一时间“悲痛”“哀叹”“惋惜”“气愤”等复杂的情绪堆积到极点,大量的公众注意力在此聚焦。
② 新闻搭车
11月2日,“重庆公交坠江”事件热度最高,对当日前五个热门事件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与“公交车”有关的事件占到了四个;除“重庆公交坠江”外,多起类似事件也进入公众视角,一时间,“司机与无理乘客”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得到了媒体的频频曝光。
这些新闻的搭车将原本就已经产生影响的社会问题进一步激化,给人一种“亟待解决”的紧迫感。
③ 舆论搭车
重庆公交坠江,舆论的焦点围绕着“司机缺乏保护设施”、“看客的冷漠旁观”两个重点展开,“司机”成为一个弱势群体,加上“重庆公交坠江”给社会留下了巨大的心理阴影,越来越多的网友认识到,司机的利益牵扯着个人的利益。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相似新闻的曝光,负面舆情不断升级,舆论的搭车使得大众对于司机的同情及保护欲随之高涨,“保护司机”“不当看客”等舆论呼声也前所未有。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邮箱:zhangming[at] eefung.com负责人:张明)
更多舆情热点请关注:
新浪微博:@蚁坊软件 @蚁工厂 @鹰眼舆情观察室 @鹰眼口碑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