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标签:北大 校长 林建华 鸿鹄 致歉信 校庆致辞 口误
简介:2018年5月4日,林建华校长在北大120周年大会上发表题为《大学是通向未来的桥》的讲话。在讲话中因口误将“鸿鹄之志”的“鹄”读成了“hào”,事后引发舆论广泛关注。次日,林建华在北大未名BBS上发表致歉信,称自己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并强调“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这个观点又引发新一轮的争议。因其北大校长的特殊身份,林建华此次口误事件被舆论过度解读。相关舆情量在5月5日达到顶峰。
2018年5月4日,北大校长林建华在校庆致辞中将“鸿鹄”一词中的“鹄”字读音念错,在网上引发关注,舆情迅速升温。5日,林建华在北大未名BBS论坛上发文向学生致歉,引发网民争议,《北京青年报》、“新浪网”、“网易网”等媒体对“北大校长林建华发道歉信”的信息进行了传播报道,@北京人不知道的北京事儿、@刘耘博士、@知中ZHICHINA等草根博主、大V发表对于北大校长林建华道歉信的看法和信息等,推动舆情达到顶峰。6日后,随着时间的发展,该事件热度逐渐下降。
由上图可以看出,有关“北大校长口误事件引争议”的舆情信息中,传播量位居首位的平台为微博。5月5日,北大校长林建华在北大未名BBS论坛发表致歉信,官微@北大未名BBS将致歉信进行传播,同时,@北京青年报、@头条新闻、@澎湃新闻等媒体官微传播了相关新闻和信息。@王思聪、@管鑫Sam、@克里斯托夫-金等知名网络大V发表相关看法,提出了不同观点,推动了舆论的发展及分化。
其次是微信公众号,微信作为自媒体人撰写播发文章、抒发观点的重要平台,在此次事件传播中也占有重要的比例,微信公众号“刘主编”“政事堂Plus”“咋整”等发表的《北京大学的鸿浩与我的“老官”》《北大校长的0分作文》《北大校长,你的致歉信让我有点焦虑》等评论文章均获得了10W+的阅读量及上千的点赞数。
第三是新闻网站,大量新闻网站及时跟进事件发展,对相关信息作出报道,“人民网”“齐鲁壹点”发布的《人民网评: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北大校长就致辞读错字道歉:我并不是一个完美的人》成为传播的热门文章。
5月4日,北大的校庆大会上,北大校长林建华发言时念错字的读音,这一事件迅速成为互联网上新热点,同时也引发媒体关注,27%的媒体报道主要为传播北大校长为念错字发文致歉,“人民网”“中国网”“千龙网”等媒体针对“北大校长为念错字发文致歉”相继发文,引发媒体纷纷转载。
23%的媒体报道建议理性看待北大校长读错字,“四川在线”“环球网”等媒体发文指出,即使“读错一个字”,也不应该全盘否定。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何必为读错一个字,而揪着不放?建议理性看待此事,不要盲目跟风谩骂、诋毁。
18%的媒体报道点赞北大校长道歉的勇气,“人民网”分析认为,北大校长林建华在信中陈述经历,直面缺点,主动认错,不掩饰,不矫情,不诿过。道歉需要勇气,写信表明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当然值得点赞。“南方网”也发文表示,北大校长致歉书是一种“求真”精神,值得我们去品味与学习。
16%的媒体报道涉及北大校长的网络舆情应对方法,“红网”发文称,从北大校长林建华的道歉看网络舆情的应对,林校长面对复杂的网络环境,自觉选择了坦诚这一条路,这不得不说是一种强劲的担当精神。同样可能面临类似网络环境的还有各地各部门和领导干部。只有自觉强化互联网意识,善于运用互联网思维践行群众路线,对网上那些善意的批评和自觉的监督都持欢迎态度,才能化解矛盾、改进措施,奋力推进各项事业更快更好发展。
11%的媒体报道反思中国阅读文化的薄弱,《今晚报》发文分析,北大校长读错字不应该看作是个人的一次口误,这里面藏着全民阅读的大问题。如果我们静下心来想一想,自省一下,在微信风靡的今天,我们还能读多少书?我们翻过字典吗?读错字的是这位大学校长,其折射的是我们时代的阅读衰微,呼唤全民阅读势在必行。
另外,5%的媒体报道关注北大校长林建华的个人经历、讨论北大校长的级别、建议北大校长加强人文教育等内容。
近日,北大校长口误事件引发网民热议。29%的网民观点指责北大校长对校庆致辞态度敷衍,北大校长在最重要的场合,对于要表达“自己思想”的稿子,一次都没有读过,对自己不甚确定的内容,没有任何查证就搬出来,足以看出其对校庆致辞不重视。
26%的网民观点质疑北大校长文化水平低,作为最顶级学府的教员之首,北大校长林建华对于“鸿鹄”“谆谆教诲”“乳臭未干”等初中语文词汇还能读错,文化水平令人大跌眼镜。
18%的网民观点认为北大校长的道歉没诚意。其道歉内容一是为自己开脱归咎文革环境,二是批评人民捡芝麻丢西瓜不领会其思想,三是质疑与焦虑不能创造价值,企图改变大学固有的批判性学术独立自由精神。
14%的网民观点对北大的文化底蕴感到失望,校长代表的是整个学校,顶级学府竟然聘用了初中文化水平都未达到的人作为校长,北大作为“中国最有文化底蕴的高等学府”的形象直接受到冲击。
8%的网民观点点赞北大校长林建华事后诚恳的道歉态度,认为北大校长的道歉坦诚、实在、平和,有承认错误的勇气。
此外,5%的其他网民观点主要包括吐槽北大的公关措施、建议北大校长辞职、表示读错字能理解等。
从上图可以看出,网民关于“北大校长口误事件惹争议”的情绪态度,中性舆情占比最高,约37.4%,主要是关注林建华校长写信致歉,认为演讲中发错音、念错字属于正常现象,不必较真等相关消息。正面舆情约33.2%,部分网民支持林建华校长正面回应口误事件,认为致歉书体现了北大求真务实精神,值得学习。负面舆情占比27.4%,部分网民质疑林建华校长的文化素养,为传承北大的精神与传统感到担忧等。
北大历史悠久,大师辈出,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北大校长更是群伦领袖,人文素养自不是寻常人可比。正因如此,北大校长讲话念错字,才在网络上迅速发酵成公共事件。事后,林建华校长选择公开道歉,承认自己的问题,获得了北大师生的支持。随后,网民针对道歉信中提出“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的观点进行了质疑。
正面应对舆情是处理舆情事件的最优选择。林建华校长的道歉信发出后,迅速成为未名BBS“三角地”版区发帖列表第一条,在未名BBS的微博上转发超过5000次,留言接近500条。大批北大师生、校友乃至社会人士都在称赞林建华的真实、坦诚。从5月5日的舆情分析来看,北大校长误读事件的负面影响有所下降,正面评价比例逐步提高,舆情发展得到了有效控制。可以说,林建华的回应得体,赢得尊重在情理之中。以往我们见惯了太多的公众人物在舆情危机面前不作任何回应。林建华校长以坦诚的态度,承认不足、保证改进,回应诉求,这样的担当精神也同样不能被舆论忽视。
可贵的人文精神是双一流大学建设追求的重要目标。林建华校长发表道歉信后,网民针对“焦虑与质疑并不能创造价值,反而会阻碍我们迈向未来的脚步”之说提出了质疑。焦虑能否创造价值姑且不论,质疑却是社会进步一个极为重要的推动力,科学的进步伴随着质疑,多元观点的统一,也要经历不断质疑和观点交锋的过程。一段时期以来,高校不重视人文教育,教育程式化、学术功利化多有诟病,这些问题难以让人不与校长口误联系起来。当前我们正在推进一流大学、一流学科建设,正在着力破解“钱学森之问”,百年北大依然是举国关注的焦点。人们希望今日之北大,更加注重人文精神建设,出现更多蔡元培那样引领潮流的教育家,引领中国高等教育迈入世界一流。
舆论对“北大校长口误事件”要的不只是致歉。知其不足与短板,努力加强这方面的修养,避免类似的尴尬再发生,只是一个方面,而作为校长或许还应有注重大学人文教育的责任担当,推动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促进育才与育人的全面发展,校长要身体力行,带头示范,倡导和培育大学重人文教育的氛围。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蚁坊软件
鹰眼舆情观察室
2018年5月9日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