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播背景
1.1 人机对话现场
2017年10月26日,在沙特首都利雅得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机器人索菲娅首次被沙特授予了公民身份,并在现场与主持人安德鲁·索尔金进行了有趣的对话:
1.2 人工智能发展历程
二、传播分析
2.1 趋势分析
从“机器人‘索菲娅’获沙特公民身份”舆情趋势图可以看出,10月26日媒体爆出索菲娅成为历史上第一个拥有公民身份的机器人,立即引发媒体及网民的关注。随着索菲娅在“未来投资计划”大会上的言论如“我的人工智能是按照人类价值观设计的,(包括)诸如智慧、善良、怜悯等。我将争取成为一个感性的机器人,我想用我的人工智能帮助人类过上更美好的生活”的传播,以及此前索菲娅在专访中曾开玩笑表示“要毁灭人类”,使得该话题迅速引发网民的讨论热潮。
2.2 平台分析
通过对传播“机器人‘索菲娅’获沙特公民身份”事件的平台进行分析可知,微博、新闻、微信公众号是活跃度排名前三的媒介。得益于微博传播的即时性、全域性以及信息发布手段多样化的特点,网民能够不受地域、客户端限制,时时关注感兴趣的话题。新闻媒体的客观中立以及权威性,使得新闻平台仍然是网民获取信息的主流渠道。调查显示,2016年中国微信公众号数量超过1200万个,60%的微信公众号坚持更新,微信文章《可怕!世界首位被授予公民身份机器人,一开口全场惊呆!》《细思极恐!机器人首次获得公民身份,采访中对答如流!》以夸张耸动的标题获得近万阅读量,在此次事件中,微信公众号成为超越论坛、博客等传统载体的信息传播形式。
三、倾向性分析
3.1 媒体报道分析
“机器人‘索菲娅’获沙特公民身份”事件中,36%的媒体报道该事件,“新华网”10月27日报道称,日前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举行的“未来投资倡议”大会上,“女性”机器人索菲娅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她也因此成为史上首个获得公民身份的机器人。27%的媒体关注索菲娅在投资大会上的公开发言,索菲娅在会上表态称:“我想利用我的人工智能来帮助人类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比如设计更加智能的家园,打造更美好的未来城市等等。我将竭尽全力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努力成为一个感性的机器人。”另外,索菲娅获得公民身份引发媒体关于人工智能的探讨,20%的媒体分析人工智能的未来前景,“央广网”分析认为,尽管人们仍在判断沙特的用意,但业内普遍认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人工智能发挥的作用将是举足轻重的。最先受到人工智能颠覆的领域,将包括制造业、零售业、医疗和金融四大方面,每一类行业里都将创造出新的优胜者和失败者。此外,12%的媒体反思机器人索菲娅的公民身份,“钱江晚报”发表评论认为,“公民”的出现让大家对人工智能未来的成就充满期待,但是公民也不是那么好当的,做一个公民,首先得有公民意识,得遵守法律、社会秩序,要不然必然会引起社会反对。不管索菲娅能否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人”,研究人形机器人的科学家和那些拥有机器人的人都得明白这个道理。
10月26日,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未来投资计划会议上,一个名叫“索菲娅”的机器人被授予沙特阿拉伯国籍后,立刻引发网民关注。34%的言论直接围绕“机器人‘索菲娅’获得公民身份”一事展开,他们对机器人“索菲娅”能对答如流感到吃惊,感叹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的进步之快;由于索菲娅曾说过希望“毁灭人类”,因此有29%的言论讨论以“索菲娅”为代表的机器人群体是否会在未来攻击人类;机器人“索菲娅”获得公民身份过程中,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受到了人们的关注,18%的言论讨论人工智能与未来生活;此外,由于机器人“索菲娅”已获得沙特公民身份,且能够与正常人类进行日常交流,部分网民关注“索菲娅”享有的权利是否与沙特一般公民相同,还是政府会特别为像“她”一样的机器人另设一套公民权利系统,此类言论占12%。
四、关注人群分析
由上图可知,在网络平台关于“机器人‘索菲娅’获沙特公民身份”的讨论中,4%的网民针对该事件发布原帖,对该事件进行传播及意见、观点、情绪的表达。专业人士认为,“女性”机器人索菲娅被授予沙特公民身份符合历史潮流,现阶段,用机器人代替人类承担工作面临很多法律壁垒,一旦机器人拥有公民身份这样的合法身份,就向扫除这些法律障碍走出了第一步。此外,机器人“索菲娅”引起了人们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关注,因此网民在网络平台发声关注、热议事件的同时,大量讨论了人工智能技术。另有96%的网民以转发的方式进行传播,增强了话题的影响效果。
由上图可以看出,北京的网民对话题的关注度最高,其次是广东和上海。北京有众多的人工智能企业,且北京高校众多,人工智能课程普及度高,关于人工智能的前沿性研究比较深入,因此以IT从业者与高校学生等群体为代表的网民关注度最高。统计数据显示,广东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已超印度,增速在全国名列前茅,故广东网民对事件关注度较高。上海经济水平相对较高,各层面人群分布丰富,网民基数较大,居民的网络交互较为频繁,故网民关注度较高。
通过对网民“环球时报”于10月27日所发布的有关“机器人‘索菲娅’获沙特公民身份”的博文进行分析可知,因传播过程中经过“然后下面就没了”“颜文字君”“我的朋友是个呆B”“M大王叫我来巡山”等大V转发,博文影响面急速扩大,事件影响力攀升,可见,在热门事件的传播过程中,网络中意见领袖的作用至关重要。
5.1 专家点评
5.2 启示
在沙特阿拉伯举行的未来投资计划(Future Investment Initiative)会议上,“女性”机器人索菲娅首开先例,被沙特阿拉伯授予“公民”身份。机器人变身成为“公民”尚属人类历史上的首次,引发舆论关于索菲娅公民身份的讨论。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以索菲娅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不再仅仅存在于科幻作品中,而是真正走进现实生活里,被广泛用于生产、研究、医疗健康、环保等各个方面,模仿人类思考和行动,将人的智能延伸和扩展到极致。可以想象,随着相关理论和技术的日益成熟,未来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扩大,智能机器人将代替人的部分甚至全部工作,与真正的“公民”所差无异。
另一方面,毕竟机器人不具备真正的思维能力,只是对人的意识和思维过程进行模拟,所以即使技术再醇熟,机器人都无法具备自主意识,更不具备人类才有的创造力、价值观和道德感。从这个意义上讲,索菲娅的公民身份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
在人的控制下,机器人的工作准确、规范、高效,甚至在某些方面会超越人类,代替人类承担一些繁杂的工作,成为人类的好帮手。但是如果对这种智能不加以约束、任其发展,也许有朝一日这种机器人会超出人的控制,成为邪恶的助推者。所以亟需建立起一套伦理准则,使人工智能的开发和使用符合伦理准则,让人工智能机器人成为符合社会规范的好“公民”。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
蚁坊软件
鹰眼舆情观察室
2017年11月1日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at]eefung.com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