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回应,既是党政机关、公共部门在网络舆情处置的一项基本环节,也是加强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推进公信力建设的必然要求。但近年来,在舆情回应的实践中所暴露出的诸多问题和不足,不仅令相关主体措手不及,也给公众舆论的引导带来挑战。由于第三方专家与舆情事件本身、舆情回应主体以及广大民众并无直接利害关系,因此引入第三方专家介入舆情引导处置工作,通过提供智慧、释疑解惑、及时公开等等,以其特有的客观性和权威性来提升舆情回应效果,将有利于营造健康、规范的舆论环境。
与过去相比,官方在舆情发生后的处置方式上发生了由惧怕、无视、回避网络舆情到主动介入、缓和矛盾、尊重民意的一些变化,但仍然存在舆情回应不及时、回应方式不恰当、回应内容不集中,总体效果难以达到目标要求。基于此,舆情回应增加“第三方专家介入”环节显得尤为必要。
第三方专家介入舆情回应的内涵
第三方专家介入即在舆情回应主体内部所设置的“把关人机制”,一般而言,可分为行业专家、法律专家以及舆情专家。行业专家对舆情回应内容的合理性进行提前判断,舆情事件发生后,基本都可归属于为某一类具体的行业,如教育培训、旅游业、医疗卫生等等,通过相关行业专家的表态能够增强舆情事件回应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如新冠肺炎疫情爆发期间,专家钟南山、李文宏等等频频发声,起到了稳定民心的重要作用,防止网络舆情走向不可控的地步;再如“双减”政策落地,舆论场上的一些误读、恶意引导情况,相关教育行业专家辟谣,有利于维护教育秩序。法律专家对舆情回应内容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对舆情事件以及官方回应内容中有没有违背法律授权的处置行为或相关表述进行研判,确保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如在一些涉及社会道义事件舆情回应中,法律专家的发言能够将网络舆论讨论焦点引导至法律框架内,避免出现“舆论绑架”的严重后果;在司法舆情事件回应中,法律专家所发挥的作用更为重要,特别是有些影响力大的案件中,法院依据相关规定作出从轻判决的考量,但因为案情恶劣,舆论在弱者同情的心理推动下,并不认可法院判罚,而是呼吁法院从重从严。此时若法律专家及时发现民意里蕴含的利益诉求,提前介入相关情况通报,则可能在最大程度争取网民理解。舆情专家对舆情回应内容的合规性进行预判,对部分可能会引起争议,或者“标签化”的词汇进行“脱敏”处理,调整可能导致“二次舆情”的表达方式和措辞,同时注重舆情回应后期的效果评估,提升舆情回应能力。
第三方专家介入舆情回应的必要性
第三方专家介入舆情回应是防止因舆情回应不当造成的舆情倒灌现象的必然要求。行业专家、法律专家、舆情专家贯穿于舆情事件科学客观判断的整个过程,从大量的民意讨论中寻找脉络,并通过动态调整和不断完善回应内容,促进相关部门更加合理、有效的处理舆情。
第三方专家介入舆情回应是压实舆情回应主体责任的必然要求。在舆情回应中,有了第三方专家介入,将为舆情回应主体带来一定的工作压力,有助于其充分提高责任意识,推进舆情回应进入规制性轨道。
第三方专家介入舆情回应是提升全面把控舆情能力的必然要求。面对层出不穷的舆情事件,单一性的舆情回应难以形成长效的处置机制,第三方专家介入使“案例库”的建设成为可能。尤其是第三方专家基于某一事件或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舆论生态、行业发展等多重因素的全面把握,形成同类事件舆情回应效果的事后评估样本,有助于从源头上疏导和化解风险。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