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第十三个“世界海洋日”,主题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央视新闻报道,去年超15亿个口罩流入海洋,一次性口罩的主要原材料为聚丙烯等,属于不可降解塑料。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的一年间,口罩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在防止病毒传播之余口罩又成了新的污染源。另外,央视新闻报道还称每年经各种途径入海的石油约600余万吨……2050年海洋塑料垃圾总重量或超鱼类。海洋无法发声,但不代表这些伤害从未发生!呼吁我们一起保护海洋的生态环境。
主流媒体聚力报道,以具象议题来引发公众关注
6月8日作为世界海洋日,零点时分央视新闻就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报道,随后有一些新闻媒体对此进行了转发。6月8日早上,伴随着央视新闻在社交媒体上进一步传播扩散,并以“去年超15亿个口罩流入海洋”、“2050年海洋塑料垃圾总重量或超鱼类”等话题吸引公众的关注度,伴随着各大新闻媒体以及地方性政务媒体的合众报道,这一话题的网络传播热度被成功带动起来,在短短两个小时之内网络传播热度便达到峰值,经过两三个小时的网络热议之后,该热度峰值逐渐消散。
从相关信息的网络传播主体来看,主要集中于主流新闻媒体,如央视新闻、中国之声、央视频、财经网等,这些媒体以其自身的传播影响力对这种事关全球环境的议题展开了积极的报道。从传播议题来看,基本上都是以世界海洋日的到来为契机,以“去年超15亿个口罩流入海洋”、“2050年海洋塑料垃圾总重量或超鱼类”为话题,通过这种数字性的量化传播形式、创造与我们个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内容为传播策略,以相对具象的形式来唤醒公众对于当下全球海洋环境所遭受严重破坏以及面临严重危险的感知。而从网络关注度这一传播效果的维度来看,总体上呈现出良好的传播效果。另外还有小部分传播者以对比性报道为策略来强化公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如新华网财经发出了为海洋“摘口罩”的倡议,指出在企鹅尸体中发现口罩,用过的口罩被随意丢弃在沙滩上,海鸟被口罩困住腿脚……我们用口罩保护自己,却忽略了海洋和海洋中的生命。
保护海洋环境成为舆论共识,意识层面的呼吁力量得以显现
在当下的信息传播环境中,环保已成为常见的传播议题。但是环保议题的传播一部分是以具体事件为传播契机,另一部分则以环境为主题的纪念日为传播契机。而环境为主题的纪念日数量较多,如国际湿地日、植树节、世界水日、世界地球日、世界海洋日等等,这些日子的设定旨在提醒全世界注意地球状况和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危害。而对于普通公众来说,这些日子需要媒体以宣传环境保护的报道来提醒。媒体每每报道传播此类议题,从舆论反馈来看,保护环境在舆论中通常会形成共识,意识层面的呼吁力量得以显现。但是,对于现实生活中的行动落实以及如何落实仍旧是大家担忧的重点。如“如何正确丢弃口罩”、“口罩原材料如何改进”等话题的生成也得到了公众的关注。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我们在强化公众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时,需要配以现实行动的积极指导,切实指导公众尽到保护环境的公民职责。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