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底,一种叫职业陪诊的新兴职业进入人们的视野。经媒体报道,5月27日,陕西西安,26岁的小宇当医院陪诊已经2年,每天工作就是帮客户挂号取号,陪同看病做检查、取检查结果和药品,小宇透露,这一服务主要针对老年人和对西安医院不熟悉的人,她觉得这份工作更像是医院的导游,她也希望通过这份工作帮助到病人,让病人看病时能轻松一些。对于职业陪诊陪人看病这一现象的出现,网民从市场需求、职业规范等方面展开了热议。
网络热度演变
28日上午9时许,主流社交平台,@搜狐千里眼 发布《#26岁女孩2年陪百名患者就诊#:就像医院“导游”》的视频报道。当日午间至下午,@沸点拍客 @时间视频 等自媒体资讯账号也对此事进行了报道,此阶段内关注的网民较少,总体触发的热度较为局限。
29日下午14时左右,人民网转载了@沸点拍客 的报道,《#26岁女孩当职业陪诊陪人看病#:更多客户是老年人》博文吸引大量网民关注,网民对该条博文的互动转评使网络热度稳步上升。之后陆续有娱乐自媒体账号、大V博主对报道进行扩散传播、发表看法,形成职业陪诊相关话题下各类意见的集聚表达,舆论声量于下午16时触及最高峰。爆发期过后,相关内容表现为时间上较为分散的网民一级传播与各网络平台的资讯文章推送,舆情也趋于消退。
职业陪诊通过解决就医痛点收获市场
在职业陪诊相关话题下,支持的声量不少。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对网络情绪表态的聚合整理,相关报道下表现出正面情绪的言论约占82%,中性表态占12%,负面表态占6%。多数支持的网民一般认为这种职业陪诊服务的出现是由于市场有较大需求、有一定合理性,能够解决诸如外地就医不熟悉、老年人去医院搞不懂电子化就医流程、单身独居人群生急病去医院需要陪护等等问题,还能满足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亲人看病的情感需求,解决了这部分人群的痛点。有网友评论“在医院里看病,经常看到一些上了年纪的人一个人到处乱撞,很辛苦的。”让看医生变得方便、省时、兼具温暖的情感体验成为报道中职业陪诊这一业务已开展两年的基础。
支持声背后仍存有不少疑惑
新闻当事人小宇在采访中告知:“两年陪诊了快200人,一天最多跑4、5家医院”“全程陪诊半天费用是200,全天是300”,对陪诊人数与职业陪诊收费信息的报道引发网民对这一职业的市场行情、收费是否合理的探讨,有部分观点提到这容易变成医托、滋生利益捆绑以及影响医院流程管理等问题。
对于报道中所说的职业陪诊对标的更多客户是老年人,有网民发出疑问,在大多数老年人对互联网不熟悉不上网,不会或不常用手机电脑等智能设备的情况下,老年人如何能触及到这类提供职业陪诊服务的机构,机构可靠性又如何得到保证。另有网民透露,在某二手线上交易平台,通过搜索关键词会出现许多提供陪诊、陪护服务的帖子链接,这也就引出了公众对职业陪诊相关机构的服务质量与市场鱼龙混杂会演变成线上诈骗的可能性的担忧。不少网民认为职业陪诊这种新兴职业虽然满足了不少人的需求,但背后仍存在不少疑惑与问题滋生的空间,缺少统一的行业标准,因而更需要被监管、建立相关职业规范与收费标准,不能让其野蛮生长。
(部分文字、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或处理侵权内容。电话:4006770986 邮箱:zhangming [at]eefung.com 负责人:张明)